女,50岁。绝经2年,阴道流血未断,量时多时少,血色紫暗,腰痛,潮热盗汗,倦怠乏力,食欲不振,心慌气短。崩漏,脾肾两虚证。面色浮黄,舌体瘦,有裂纹,少苔,脉细数。
崩漏脾肾两虚肾阴不足腰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9岁。恶寒发热,神困肢软,食欲不振,欲呕不出,厌恶油腻,面目肌肤黄染,尿黄便结。黄疸,湿热内蕴,肝胆失疏。面色晦暗,舌苔黄腻。脉弦数。肝大,压痛。黄疸指数升高,谷丙转氨酶升高,凡登白试验双相。
黄疸型肝炎湿热蕴结肝胆郁热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女,75岁,周身乏力,精神不振,情绪低落,食欲不振,右胁痛,脘腹胀满,腰以下水肿,尿少,大便不成形,心慌气短,怕冷。面色无华,腹水征明显,腹壁静脉曲张,腰以下按之如泥,苔白厚腻,脉细滑。证属脾肾阳虚,肝血瘀阻,水湿停滞。
脾肾阳虚肝血瘀阻水湿停滞右胁痛
查看详情 →
73岁男性,小便淋漓不尽、刺痛、坠胀,夜间尿频,纳差,厌油腻,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精神萎靡。舌质红、少苔,脉细数。湿热蕴结下焦,肾阴不足,脾虚。
前列腺癌肾阴不足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
查看详情 →
男,59岁,脘闷不舒,泛恶呕吐,病程半月,面色晄白,舌质淡,脉濡微弦,证属阳虚中寒,肝郁乘脾,痰饮上逆,胸闷呕逆,饮多则脘闷,便溏倦怠,口干不欲饮。
脾阳不振中阳不振呕吐肝郁乘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。午后恶寒发热,体温40.5℃,汗出热不退,面色晦暗,恶心呕吐,尿频尿痛尿黄,纳呆,精神不振。舌薄黄,脉弦数。
高热湿热内蕴肝胆湿热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左侧颈部淋巴结结核5年,颈部结核数个,大小不一,按之圆转可移,皮色不红,时有低热,食欲不振,大便发干,两日一行。舌红,苔白,脉弦滑。肝胆气郁化火,炼津为痰,痰火郁结于颈部少阳之经,而成瘰疬。
淋巴结结核肝胆气郁痰热交结少阳经脉
查看详情 →
女,24岁,面色萎黄,头晕心悸,神倦乏力,食欲不振,大便不实,白带多,舌澹,苔白薄,脉细软,月经失调,经期推迟,经量偏少,血海空竭,气血亏虚
食欲不振月经失调气血亏虚面色萎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34岁
主症:腹痛,下脓血,赤白相杂,里急后重,日七八次,不欲饮食
舌质红,舌苔腻微黄
脉滑数
证属:湿热痢疾
病因病机:湿热壅滞肠中,气机不畅,传导失常,湿热熏灼肠道,脉络受伤,气血瘀滞,化为脓血
湿热痢疾气血俱伤脾虚气滞
查看详情 →
38岁女性 颜面白 神疲怯寒 胸闷不畅 头晕脑胀 周身肿胀 头面四肢较重 午后尤甚 四肢沉重 动则气喘 脾肾阳虚 舌质淡 脉沉弱无力 小便短少 大便不利 食欲欠佳 月经量少日短 月经两个月始至1次
脾肾阳虚周身肿胀神疲怯寒胸闷不畅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睡眠欠佳半年,头晕、心悸、多梦易醒,精神不振,面色少华,神疲乏力,四肢倦怠,食少便溏,经血量少色淡,周期不规律,舌淡白,苔薄黄,脉弦细,不寐,心脾两虚证,思虑劳倦损伤心脾。
不寐心脾两虚头晕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。主诉咳嗽,痰带血丝,疲劳短气,动则自汗,夜间盗汗,连续发热数月。形瘦神疲,食欲不振,恶寒便秘。舌嫩红,苔薄白无津,脉弦细数。辨证为气阴两虚,瘀热壅肺。病史提示厚壁空洞型肺结核。
肺结核气阴两虚瘀热壅肺脉弦细数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心悸、失眠1年余,心悸时自觉心中悸动不安,心搏异常,不能自主,胸闷气短,夜不能寐,睡眠常只有两三个小时,心阳不振,肝肾阴虚,面色苍白,形寒肢冷,夜不能寐,舌淡苔白,脉沉结代无力,舌淡苔腻,脉结代无力,舌淡苔白,脉缓无力,律不齐。
心阳不振心悸失眠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岁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面部及下肢水肿、呕恶、小便短涩而痛、精神萎靡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阳水,证型为脾阳为湿所困,兼触风邪,蕴而化热,肺失通调水道。望诊见面色黄暗、舌苔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发热、水肿、呕恶、小便异常,切诊见脉浮数、脉沉数、脉沉细无力。
肾病综合征脾阳虚衰脾肾两虚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。主诉双眼夜盲,昼间视力逐渐减退,胃纳欠佳,吞酸,便润。中医病名高风内障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,脾阳不振,肝血亏损,玄府郁闭,脉络失畅,精气不得上承于目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视力减退、胃纳欠佳、吞酸、便润。切诊脉象弦细。眼底检查示视盘退色,网膜变薄,呈澹黄白色,血管变细,豹纹状眼底,黄斑部中心凹存在,骨细胞样色素沉着。
脾阳不振夜盲视力减退肝血亏损
查看详情 →
女,62岁,夜寐差3年余。主症为入睡困难、易醒,睡眠时间3~4小时不等。伴口干稍苦,大便偏稀,消瘦,四肢、前胸畏寒。舌黯、苔白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不寐,辨证为脾肾虚寒证。病机为脾肾阳虚,运化失常,清浊不分,胃不和则卧不安。
失眠脾肾阳虚舌黯苔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6岁,女性。主诉舌烂病三年余,饮食、说话时舌体疼痛,月经来潮时溃烂加重,伴心烦不寐、心悸多梦、饮食不振、大便头干硬、小便黄。舌体左侧溃烂,表面不光滑,形似石榴籽样,低处有点状白膜,舌质红,少苔。中医诊断为心脾阴虚舌烂。辨证为心脾阴虚,蕴热上蒸,壅结于舌,热腐肌肉。脉细数。
心脾阴虚舌烂虚热内生心烦不寐
查看详情 →
12岁男性,皮肤青紫斑点,鼻衄、齿衄持续1年,咽干咽痛,食欲不振,夜寐欠安。舌红,苔薄黄,脉缓。中医诊断为血证、紫斑,脾不统血兼感热毒之邪。
血证紫斑脾不统血热毒之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女性,主诉发作性心慌、胸闷气短伴乏力2年余。刻下症见心慌、胸闷、气短、倦怠乏力、畏寒肢冷、胃脘胀痛、泛酸、嗳气、睡眠差。面色晦黄,神志倦怠,舌质澹暗,舌体适中,舌苔薄白,脉象沉细迟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心脾阳虚,血瘀内阻型。病因病机为脏气衰弱,思虑劳累,损伤心脾,肾阳不足,脾肾阳虚,血行迟滞,心失所养。
心脾阳虚血瘀内阻胸痹心悸心率减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夏月突然呕吐腹泻,吐泻物如米泔,持续两天。伴随症状包括面色苍白,眼眶凹陷,手足不温,头面汗出,腿筋拘挛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,时疫霍乱。证型为脾肾阳虚,病因病机为阳气虚弱,外感疫气,中阳不振,清浊不分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示病程两天,症状包括呕吐腹泻、汗出、四肢不温。切诊未明确脉象。
食欲不振霍乱脾肾阳虚呕吐腹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