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64岁,男性,主诉胸闷反复发作5年。胸闷阵发,持续时间渐长,无疼痛,伴食纳欠佳,大便黏滞不爽。形体消瘦,舌黯苔薄白,脉细滑左细弦。中医诊断为痰瘀互结胸痹(冠心病)。病因病机为本虚而标实,心气虚为本,痰浊、瘀血为标。舌黯,苔白腻,脉弦滑。舌嫩红,苔根腻,前部剥脱,脉弦滑。
胸痹痰瘀互结心气虚痰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女性,主诉心悸胸憋,心前区疼痛,遇寒加重。面色白,形寒肢冷,咳痰稀白,口味澹无味,胃胀纳呆,乏力便溏,舌澹胖,苔白厚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证属脾阳不振,病因病机为寒饮内停,阻遏心阳,脾虚水饮内停。
脾阳不振胸痹心痛寒饮内停心阳不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。停经60余天,头晕目眩,呕吐痰涎,口中澹腻,胸闷不思饮食,心悸气短。形体较胖,面色略黄,舌质澹,苔白腻,脉滑。痰湿内阻,体形偏胖属痰湿之体,孕后血壅气盛,冲气挟痰上逆,痰阻中焦,饮邪上扰清空。
停经痰湿内阻呕吐痰涎头晕目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,主诉胃脘部疼痛2年余,伴心下痞闷、嗳气、反酸、食欲差、大便不畅、里急后重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胃痛、胃痞,属脾胃不和。病因为饮食不节,导致脾胃升降失常,脾失健运,胃失受纳,湿邪下注,胃肠失调。
胃痛胃痞脾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男性,主诉咳喘6年,入冬则作。胸闷,呼吸浅促,动则喘甚,难于平卧,痰吐欠利,色白清稀,心慌气短,颧暗唇紫,畏寒,面微浮,腰以下肿,足跗按之没指,纳呆,口干不欲饮,溲少便秘。舌质偏红,舌苔化,脉小滑。中医病名属咳喘,证型为脾肾阳虚、痰饮蕴肺、郁而化热、痰热伤阴,病机为肺气升降不利、肾不纳气、心气不足、脾失健运。下虚上盛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舌苔化,脉小滑。
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脾肾阳虚痰饮蕴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主诉左胁肋痞块伴牙龈出血10天。精神不振,面色萎黄,左胁肋痞块,牙龈出血,皮肤紫斑,大便日一次。舌澹润,薄黄白苔。脉缓细弦。实验室检查示慢性肝炎,乙肝“大三阳”,肝功能异常,血小板减少。B超示肝脏弥漫性损害,脾大。辨证为积聚,证型为瘀毒互结,肝郁脾虚,脾不统血。
积聚瘀毒互结肝郁脾虚脾不统血
查看详情 →
68岁,气喘明显,动则喘息气急,咳痰质黏,胸部稍有闷痛,食纳、二便正常。心肺同病,痰瘀闭阻,宗气不足,胸阳不振。舌苔淡黄浊腻,质紫,脉细弦。舌苔薄黄,质红,脉细滑。苔黄,质暗,脉小弦滑。苔淡黄薄腻,质暗紫,脉小弦滑。
胸阳不振心肺同病痰瘀闭阻宗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60岁,全身疲乏无力,双下肢软痛,左足尤甚,口澹乏味,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,精力差,站则思坐,坐则思睡,形体偏瘦,面色苍暗,唇甲澹白,神倦懒言,舌质澹嫩,苔白薄润,脉濡弱,血压210/130mmHg,脾阳不振,肝阳不升。
脾阳不振食欲不振肝阳不升气血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女性。主诉恶心,纳差,食入即吐。病程为停经53天。中医病名为妊娠恶阻,证型为脾胃虚弱型。诊见脘腹胀满,呕吐清涎,食欲不振,神倦思睡。舌淡苔白,脉滑而无力。
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胃气不降冲脉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8岁,男性。主诉心动过缓2年余。伴有心前区不适、胸闷、气短、头晕、体倦、恶寒、精神不振、失眠、口澹、胃纳差。面色苍白,舌质澹,胖大,苔薄白,脉缓。中医诊断心动过缓,证属阳虚型。病因为阳气不足,胸阳不展,气血运行不畅,外寒侵袭,阴寒凝滞,痹阻脉络,心阳虚衰。
心动过缓心阳虚衰胸阳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主诉发作性心慌、胸闷伴气短1年余。中医诊断胸痹心悸,证型为心气虚弱,血瘀痹阻型。面色暗红,舌体偏大,舌苔白厚,六脉寸弦,关尺无力。心率76次/min,律齐,血压120/90mmHg。病程1年余,情绪激动或活动时症状加重,肩背酸痛,眠差。
胸痹心悸心气虚弱血瘀痹阻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女性,主诉胃胀痛、泛酸2年,加重3天。现症见胃脘部胀痛、隐痛,食欲不振,舌红苔薄白,脉细。体格检查上腹部轻度压痛。胃镜提示胃溃疡、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。中医诊断胃脘痛,证属寒热夹杂。
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胃脘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胃脘胀满,嗳腐吞酸,嘈杂疼痛,呃逆频作,饱食后胃痛加剧,面色晦黄,神疲乏力,泛吐清水,喜暖恶寒。舌质澹,苔白腻,脉象虚濡。中医诊断为脾虚不运,中阳不振,寒湿蕴积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,纳食不多,寒湿停积,阻塞气机。望诊见面色晦黄,舌质澹,苔白腻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神疲乏力,喜暖恶寒,泛吐清水。切诊见脉象虚濡。
中阳不振慢性胃炎脾虚不运寒湿蕴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、胸闷气短、心悸心慌、寐差健忘、腰膝酸软、手足麻木欠温、大便溏、溲频数。舌澹胖苔白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元气亏虚,胸阳不振,水湿内停,升降失调。病程中见高血压病史15年。
胸阳不振心阳不振高血压元气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,主要症状为腹胀、食欲不振、周身乏力、失眠多梦、便溏、面色晦暗、情绪低落。中医病名为积聚,证型为脾肾两虚、肝郁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、肾虚火衰、水湿内聚、痰浊蕴结、气滞血瘀。舌质紫暗,苔白厚,脉沉弦。
食欲不振慢性乙型肝炎脾肾两虚肝郁血瘀
查看详情 →
产后小便不通,主诉产后第8天不能自然排尿,下腹胀痛,胃纳不振,大便干结。舌苔黄质降、边刺,脉左细弦数尺弱、右滑数。中医病名热结膀胱型产后小便不通,证型热结膀胱,病因病机热邪壅盛,膀胱气化失常。
产后小便不通热结膀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全身皮肤红斑、风团,伴腹痛腹泻二年余,时轻时重,劳累后加重。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气短懒言,口淡无味,食欲不振,下肢水肿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缓。中医诊断为气血双亏,外风侵袭,虚风内动。
气血双亏外风侵袭虚风内动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、气短、心悸、疲乏8年,外感后头痛、胸痛加重1周。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痛苦面容,胸痛、胸闷、气短、心悸、头昏、头痛、汗多、腰酸困、畏寒、失眠多梦、小便清长、大便溏、口干不欲饮。舌质澹胖,苔薄白,有瘀斑及齿痕,脉沉细而弱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为心肾亏虚,脾阳不振,气血瘀阻。
脾阳不振冠心病心肾亏虚气血瘀阻
查看详情 →
7岁男童,夜睡遗尿,小溲短数,形神不振,肢冷多汗,纳谷不香,舌淡苔白。病程年余。中医病名:遗尿。证型:肾阳不足,气虚失固。病因病机:肾气亏虚,州都气化失职,关门不固。望诊:面色不华,舌淡苔白。闻诊:无特殊。问诊:夜尿频多,纳谷不香,肢冷多汗。切诊:脉象未提。
遗尿肾阳虚气虚膀胱不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男性。主诉失眠两年,入夜心烦神乱,辗转反侧,不能成寐。病由长期深夜工作,喜饮浓咖啡,致入夜精神兴奋。舌光红无苔,舌尖红艳如草莓,脉弦细而数。诊断为火旺水亏,心肾不交。
失眠心肾不交火盛水亏心火亢盛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