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某,女,44岁。低热乏力,食纳减退,轻咳稀薄白痰,胸闷气促,全身不适,手足发凉,关节肿痛,面、胸、背水肿性斑块。体温38.1℃,舌澹体胖,苔薄白,脉细。硬皮病。肺脾两虚,气血凝滞。脾肾不足,气血两虚,经络阻隔,血脉瘀滞。面色晦暗,舌澹体胖,苔薄白,脉细。
硬皮病肺脾两虚气血凝滞脾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有痔瘘有脓,脘胀腹痛,头痛,咳嗽,喉梗,下肢酸痛,脉细滑,舌质红、苔白。二诊见痔瘘脓减,头痛已减,脘胀酸痛已止,腿痛已减,下肢无力,微咳,脉细,舌质红、苔浮黄。三诊痔漏脓止,腿痛已止,力增,仍有咳嗽,脉细,舌质红,苔浮黄。中医病名属痔瘘,证型为湿痰下注、阴虚火旺,病因病机为湿热火毒乘虚侵犯,蕴结下焦,气血壅滞,湿碍中焦,运化失司,湿痰化热,阻于气道。望诊见舌质红、苔白或浮黄,切诊见脉细滑或细。
痔瘘湿热火毒阴虚火旺脉细
查看详情 →
女,45岁,颈部瘰疬,胸闷,发热,脸部发红,身体疲倦,头部沉重,腿部疼痛,脉象细,舌质红,苔浮黄而干。中医病名瘰疬,证型气痰滞络。病因病机气痰滞络。望诊舌质红,苔浮黄而干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胸闷、发热、疲倦、头部沉重、腿部疼痛。切诊脉象细。
瘰疬气痰滞络舌红苔黄脉象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女性,主要症状为多发性子宫肌瘤,月经量多,经期延长,面色萎黄,血色素低。中医病名多发性子宫肌瘤,证型肝胆郁热,血分瘀滞,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热,血分瘀滞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红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月经量多,经期延长,血色素低。切诊脉濡滑且数。患者33岁,女性,主要症状为颈下结喉部肿物,推之可移,按之有弹性,无压痛,心烦急躁,夜寐梦多。中医病名瘿,证型气机失畅,血络瘀滞,病因病机为气机失畅,血络瘀滞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颈下肿物,心烦急躁,夜寐梦多。切诊脉沉滑,弦滑。
子宫肌瘤肝胆郁热血分瘀滞络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9岁,男性。主诉咳嗽痰中带血丝反复3个月,咳则胸痛,活动后易汗出。中医病名为痰热伤阴证,证型为痰热伤阴证。舌质红,苔薄,脉细。病机为痰热伤阴,肺络受损。
咳嗽带血痰热伤阴舌质红苔薄
查看详情 →
女,62岁,偏右头痛,3年有余,发时目赤如火,痛不能食。阳明之湿蒙蔽清阳,少阳之火上炎,病久阴分受损,阳明之热不能透发,阴不能涵阳,肝阳上逆。面色未提及,舌象苔中剥,两旁白腻成条,脉濡细无力,后转为左寸关独弦。
偏头痛肝阳上逆阳明湿热少阳火炎
查看详情 →
男,41岁,右侧胸肋疼痛甚剧,不敢咳嗽,深呼吸受限,病程二旬。中医辨证为风湿入络,气滞瘀阻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无发热及外伤,X光胸透无异常。
肋间神经痛风湿入络气滞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,主要症状包括全身乏力、腹胀、食欲减退、厌油、黄疸、腹水、肋胀、呕吐腹泻、牙龈出血、咯血、鼻血、精神衰惫、脘腹胀闷、纳差、便溏不爽。舌质红,无苔少津,脉左弦细,右沉缓无力。动则气短,夜寐不安,多梦易惊。舌质光红,舌苔中后部黄腻。病程中出现尿量增加、腹胀减轻、大便成形、纳食增加、精神恢复。中医诊断为土虚木败,气郁水结。病因病机涉及脾虚、肝郁、水湿内停。
亚急性肝坏死土虚木败气郁水结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2岁。主诉反复乳房胀痛不适2个月,行经前后加剧,伴心烦易怒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弦涩。双乳房可扪及大小不等肿块,质软。诊断为乳癖,辨证为肝气郁结证。病机为肝气郁结,气结津凝成痰核。
乳癖肝气郁结脉弦舌淡苔白
查看详情 →
男,30岁,咳痰、胸痛、午后颧红、手足心热、咽喉口舌干燥、肌肉消瘦,病程久。肺结核病,证型为肺阴虚,病因病机为肺脏阴阳失调。舌红,脉细数。
肺结核阴虚火旺痰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男性,间歇性跛行2年,右足大趾溃疡2个月。双足发凉怕冷麻木,跛距约300米,右足大趾溃疡疮面澹白,挟有白色脓腐,触痛明显,疮周皮色瘀暗僵滞,双足静息痛,肤温降低,夜寐欠安,足背动脉搏动减弱。舌质澹暗胖,边有齿痕,苔根白腻,脉弦细数。中医诊断脱疽,证属气虚血瘀兼有湿毒。
脱疽气虚血瘀湿毒足凉麻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身热不清,流注溃脓不敛,病程较长。局部溃脓五处,手肘内脓未熟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黄腻。脉数。中医病名为流注,证型属湿热毒盛,病因病机为暑湿热毒蕴结。
流注暑湿热毒身热不清
查看详情 →
35岁男性,长期头晕乏力,失眠多愁,精神刺激后失眠一周伴低热,血检异常,骨穿确诊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。高热不退,面白如纸,气短息微,咳嗽胸痛,吐铁锈色痰,恶心厌食,唇舌淡白,脉虚数无力。一派气虚已极之象。
白血病气虚高热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。主诉婚后5载未育,经前乳胀,月经稍延期。中医诊断为肝郁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示经前乳胀,月经延期,病程5年。切诊示脉弦劲。舌象未提及。
不孕症肝郁肾虚乳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诉双下肢网状青斑10月,颊部红斑伴双下肢麻木、双足下垂5月余。中医诊断痹证,属气虚寒凝,痰瘀互阻。主症包括双下肢网状青斑、双下肢麻木、双足下垂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双下肢麻木、双足下垂、双足冰凉、皮肤温度异常。切诊未提及。
痹证气虚寒凝痰瘀互阻胃热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女性,主诉腰际酸痛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为腰痛,证型为阴虚湿乘。舌苔白而质绛,脉象弦滑。
腰痛肾虚湿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65岁。右下肢肿胀,中度浮肿,凹陷性,口干,排便不畅。舌质暗,有瘀斑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股肿,证型气虚血瘀,水湿阻络。外伤后腘静脉血栓形成,病程数月。既往高血压病史。
股肿气虚血瘀水湿阻络口干
查看详情 →
冯风湿上行头面,患成游风毒,淫痒不堪。舌苔薄白,脉浮数。面色晦暗,舌质淡红,舌苔白腻。外感风湿之邪,郁而化热,风湿热邪上犯头面,郁于肌肤,故见游风毒、淫痒症状。
游风毒风湿上行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左侧半身疼痛4年,右胸背疱疹剧痛1周,头晕,失眠,大便正常,小便黄,舌苔白,脉弦紧,证型为肝郁气结,痰湿不化,上火下寒,辨证属肝胆经病变,脉弦紧,舌苔白,病程较长,症状包括疼痛、疱疹、头晕、失眠。
带状疱疹肝郁气结痰湿不化火郁内生
查看详情 →
72岁男性,主诉眩晕、舌硬、右手及下肢发麻,病程2天。高血压病史20年。面色面红唇赤,舌质暗红,苔薄黄,脉弦。中医诊断中风先兆,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,风阳上扰,瘀血阻滞。
中风先兆肝阳上亢瘀血阻滞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