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 疹后气喘腹痛 口渴唇焦 不得大便 小便短少 舌苔中黄 目不能开 白珠澹红 咽喉大痛 头汗淋漓 脉极紧细 右尺更弱 外感疹毒 阳气衰微 虚阳浮越 中气虚寒 肺气伤津 精气亏虚
中气虚疹后气虚真阴大伤虚阳浮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女性。主诉便血,每日2~3次,每次量约1~2茶碗,病程20余日。伴随症状包括少腹隐痛、头晕心慌、气短自汗、脸肿、失眠及关节疼痛,月经停经2年。脉沉数,舌微淡无苔。中医诊断为便血,病机为阴气内结,血渗肠间。病因病机属阴气内结,血无所禀。舌象为微淡无苔,脉象沉数。
中气虚便血脾肾虚气阴两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男性。主诉胃疾,屡治未愈。形体消瘦,面晦无华,纳呆脘胀而痛,如针刺,攀及胸膺。病史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、胃窦部萎缩性胃炎、十二指肠球部炎症、食道炎。中医诊断为慢性胃炎,辨证为中虚已久,瘀阻胃络,气机不利。舌紫黯,苔薄白,脉细弦。舌有紫气,脉细。
中气虚慢性胃炎瘀阻胃络气机不利
查看详情 →
男,65岁,间断排血便9天,头晕,乏力。面色苍白,痛苦面容,形体适中,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便血,中气渐虚,脾失健运,胃气失和,中焦气机不利,气血郁闭,郁久化热,热迫血妄行。
中气虚便血脾失健运胃气失和
查看详情 →
88岁男性,胃脘痞胀反复3年,伴隐痛、纳食减少、下坠感、四肢倦怠、形体消瘦、大便干结、嗳气吞酸。舌苔薄,脉弦细。证属中气不足,升降失调。
中气虚胃下垂气滞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,主诉胃脘部反复疼痛9余年,天气寒冷时易发,下午及午夜尤甚,伴脘腹饱胀、呕吐食物残渣及酸水。中医病名属反胃,证型为中气虚、肾阳虚、痰饮瘀血互结。病因病机为久病伤气,由气及血,脾胃阳气受损,痰饮瘀血留于胃口,致幽门痹闭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胃脘疼痛、饱胀、呕吐,切诊未提及。
中气虚胃痛幽门梗阻脾胃阳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主诉说话吐字不清,口歪斜,左侧肢体麻木不灵活,眩晕,欲倒。中医诊断中风,证属中气久虚,烦劳心脾,气机紊乱,清窍受阻,四末失养。舌体不正,吐字不清,流涎,面部左侧鼻唇沟变浅,左侧肢体深反射亢进,浅反射迟钝,血压140/100mmHg,表情澹漠,语言障碍轻度。
中气虚中风气机紊乱清窍受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,反复胃痛20年,加重1个月。胃痛晨起及空腹明显,喜按,进食缓解。乏力、消瘦,大便日1~2行,色黄成形。舌澹红,苔白滑,脉细滑、微弦。中医诊断胃痛,辨证中气虚,痰瘀互结。胃镜示胃角溃疡、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窦糜烂。舌象澹红,苔白滑,脉细滑。
中气虚胃角溃疡慢性胃炎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,主诉痛经。经来量多如崩,颜皖少华,带下,心慌,懒怠,纳呆便溏,腹痛绵绵。脉迟,舌胖嫩,苔薄腻。中气本虚,脾湿留恋。形体素丰,恣啖厚味,中气本虚,脾湿留恋,入冬必作咳嗽,动则气短。气血不足,冲任不固,血海空虚,胞脉失养,经行涩滞不畅。脾虚气弱,统摄无权,致经来如崩,更损气血。
中气虚痛经脾湿血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范某,女,38岁。双眼睑下垂、目珠突出2年。痿证类风。中气虚清阳不升、肝经风气乘虚上动。脉散濡细,舌苔薄白。精神尚可,纳食欠香。
中气虚痿证类风肝经风动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60岁,素体虚弱多病。突发吐血不止,日约数10口。六脉沉细,四肢厥逆。证属阳虚,正气不能摄血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沉细。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病程数日。
中气虚吐血不止阳虚证气随血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寒热,遍体红疹满布。脉极细而微,重按至骨,微见数象。舌绛无津,不渴。皮肤干燥,无汗。言语轻微,躁不能寐,红斑密布。神识清。病因病机为外风袭表,暑热逼蒸,夜气脉皆虚,热邪乘虚内伏。诊断为正虚邪陷之阴斑。
中气虚阴斑正虚邪陷外风袭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体丰,患暑湿下痢,病程急骤。主症为腹痛下痢,便如墨汁,次数无度,神昏肢冷,汗缀如珠。舌中苔灰,边白垢,呼吸细微。脘部拒按,脉细。病因暑湿夹滞,误用峻下,致痰湿气滞胶固,中虚不支。病机为暑湿内蕴,痰滞不化,误下伤正,气机阻滞。
中气虚暑湿下痢痰湿气滞神昏肢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8岁。主诉上腹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,加重月余。症状包括饭前疼痛、饭后呕逆、呕吐黄绿色苦水、冷热食物均感不适。舌象杨梅舌,苔薄黄微腻。脉沉弦。胃镜检查提示胃腔内储留液中量,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,幽门口可见胆汁内流。胆囊B超提示慢性胆囊炎。中医病名胃脘痛,证型中气虚,病因病机中气虚导致脾失运化,胃内压力低,胆汁反流。
中气虚胃脘痛胆汁反流
查看详情 →
杨左阴虚冒暑,气伤于脾。恶寒身热,头昏胸闷,口渴溲赤。阴虚体质,外感暑湿,脾失健运。面色晦暗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声音低微,口气秽浊。病程未明确。
中气虚阴虚冒暑气伤于spleen恶寒身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包括不能饮食、右上腹部及胁肋不适、大便干燥难解。病程较长,有糖尿病、血脂略高、心脏不适及长期鼻炎等病史。中医诊断为中气已虚,运化无力,饮食减少、大便不解(胃瘫)。望诊见消瘦苍老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示消化功能障碍。切诊未提脉象。上消化道造影示胃下垂。
中气虚糖尿病胃下垂胃瘫
查看详情 →
51岁男性,长期发热,体温37.7℃~38.0℃,头汗出,恶寒肢冷,怕风,腹胀、头晕,纳差。舌质暗,苔白根花剥,左脉弦大有力,右脉细缓。内伤发热,内有虚寒,外受风邪。
中气虚内伤发热阳虚发热卫阳不固
查看详情 →
尹某,男,49岁。眩晕3个月余,头晕而时昏瞀,凝视稍久则感物体浮动,晨起为著,上午10点后渐减,至黄昏后又加重,两目干涩,时耳鸣,稍劳则前症加重。心烦不宁,时自汗出,面色不华,眼圈发青。血压忽高忽低,波动在140~150/90~100mmHg之间,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略偏高。肾阴中气两虚证。面色不华,舌淡,脉细弱。
中气虚原发性高血压肾阴虚眩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右臂浮肿,麻木或疼痛,行走困难。偏枯症。中气久虚,痰喘溃汗,六部沉微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沉微。病程未明。
中气虚偏枯症痰喘昏迷
查看详情 →
51岁男,胃痛3年余,饥饿时隐痛,进食缓解,大便不尽,曾有黑便,小便黄,易疲劳。舌苔薄白,脉虚。胃下垂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。中气虚少,气虚夹瘀。中焦不足,胃气衰少,气虚无力运行血液,气不化则小便黄,脉虚。
中气虚胃痛血瘀便黑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