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65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中脘胀痛、嘈杂反复2年。中医病名胃痛,证型心脾两虚,气阴不足,胃阴不足。病因病机包括阴虚内热、脾失健运。舌象苔少质淡红,脉细滑。症状包括口干口苦、心悸、自汗盗汗、夜寐欠安、胃纳欠佳、大便溏薄。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,HP(-),病理提示萎缩、肠化生、不典型增生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心脾两虚气阴不足胃脘胀痛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5岁,主诉为情绪激动后出现躁动、言语混乱、失眠、行为异常。症状包括双目直视、骂人、屎尿不避、昼夜不眠、面红目赤。舌苔黄燥,脉洪大。证型为五志过极,火郁痰凝,蒙闭心窍。
癫狂情志所伤痰气上逆心窍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1岁,男性。主诉突然昏倒,伴头重剧痛、肢体痠困重痛、身热恶寒、微汗、胸闷腹胀、恶心想吐吐不出。舌苔厚腻,脉滑。中医诊断暑湿伤表,肺气不得宣降。病因病机为暑湿伤表,肺气失宣。望诊见舌苔厚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症状描述详尽,切诊脉滑。
中暑暑湿伤表肺气不降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47岁,男性。左侧头部酸痛,伴焦虑症5个月。左侧颞部酸痛,精神压力大,食欲不振,晨起吐痰多,痰稀。舌苔白,舌淡有齿痕,脉沉滑。病在足太阳经、足少阳经,病因在厥阴经、足太阴经。左悬颅有压痛感,舌象异常,脉象沉滑。
头痛焦虑症痰饮经络紊乱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男性,30岁。持续性呃逆11天。呃声连连,响亮有力,气短而促,昼夜不停,伴脘腹痞闷,反酸醋心,头身胸胁抽掣作痛,倦怠乏力。舌苔薄白,脉象弦滑。呃逆(膈肌痉挛)。病因多由饮食不节,伤及中土,胃失和降,气机逆乱,直冲清道而成。
呃逆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气机逆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女性,主诉胃痛呕吐反复发作30余年。病程自14岁起,秋季及天冷时加重,嗳气吞酸,胃痛腹胀,呃逆呕吐,口渴喜热饮,水入即吐,腰背酸痛,全身无力,发冷无汗,大便灰白色。舌质澹,舌苔薄白,脉沉迟。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、中气下陷。体征见全腹部压痛,右季肋部僵硬明显。
胃痛呕吐脾胃虚寒中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胃脘痛十余年,精神倦怠,呼吸短气,动辄喘息,脘痛引脐,喜按喜暖,得食可缓,嗳气频作,小腹胀满坠痛,卧则减轻,小便清长,大便溏而不爽,面色萎黄,舌淡少华,苔薄,脉细弱无力。中医诊断胃下垂、胃气虚陷。病机为饮食失节,劳倦损伤脾胃,浊阴阻格,阳气受抑,气迫下陷致胃脘驰缓。
胃下垂胃气虚陷脾虚湿盛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腹痛泄泻,自汗神疲,病程短。中医病名伤暑,证型气虚烦渴,病因病机暑热伤津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自汗、神疲、溺短、气促,切诊脉虚。
伤暑阳虚脉绝水气上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嘈杂而痛,呼吸痛,动则加剧,病程4天。主要症状包括口苦、纳呆。舌红、苔白腻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型为气滞肝郁。病因病机为愤怒伤肝,肝郁气滞,横克脾胃,挟食停积中脘。胁痛,呼吸痛甚。
胃痛气滞肝郁肝郁气滞胁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白瘖透而未彻,咳嗽气促,痰吐浊腻,腋下阳明脉络有形胀痛。左濡右数脉,舌苔干黄。邪湿蕴成痰浊,热势薰蒸肺络,肺气失于宣通。神识已清,喘咳较平,疹痦随汗透露,卫阳已虚,中脘仍为痰湿所阻。病势已得转机,疹痦渐见回象,两脉已和,惟尺部弦露,苔干黄已转白滑,咳嗽痰稀,中脘仍痞。大势已退,又冒风邪,汗出过多,卫阳已虚,风邪传入于肺,脉形滑大鼓指,痰热复萌,气促神迷,咳痰不畅,肺气未得宣肃。
白瘖痰浊肺络肺气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右侧肢体偏瘫,舌謇语涩,右半身汗出如洗,左半身无汗,大便不通,小便点滴。脉沉紧而实,舌暗红,苔灰浊板滞,中脘痞硬拒按。湿热内壅,风寒外搏,三焦阻遏。中医病名中风,证型为湿热内壅,风寒外搏,病机为三焦阻遏。舌象暗红,苔灰浊板滞,脉沉紧而实,腹部中脘痞硬拒按。
中风湿热内壅风寒外搏气机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9岁,主要症状为时常呕吐、腹痛胸闷、低热,病程3年,胃口不开,面色萎黄,舌苔薄腻,二便尚通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肝热阳郁,病因病机为内有风湿,气上撞心,心中疼热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苔薄腻;闻诊未提及;问诊含呕吐、腹痛、低热、纳呆;切诊未提及脉象。
肝热阳郁上热下寒湿阻
查看详情 →
38岁,主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,吞之不下,吐之不出,伴呃逆、恶心、胸脘作胀,吞食不顺,打呃则舒。月经周期提前,量多色红,经行10余天。性躁,口干口苦,头昏耳鸣,心慌,入睡多梦,腰酸。舌质偏红,苔薄,脉细。中医诊断气郁痰阻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,气郁痰阻,肝旺乘脾,脾失健运,聚湿生痰。
痰阻中脘梅核气气郁痰阻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反复鼻塞、喷嚏、流涕2月,过敏性鼻炎病史5年。鼻塞,晨起喷嚏不断,流涕明显,恶风,周身乏力,大便不成形,日1~2次。舌淡暗胖大、苔白,脉沉。诊断为鼻鼽,证属脾肾不足,卫表不固。
鼻鼽脾肾不足卫表不固恶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,胃脘疼痛间作10余年,痛无定时,昼夜不安,饮食少,大便少而干。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细。上腹轻度压痛,肝脾不肿大。纤维胃镜检查示幽门管溃疡,慢性浅表性胃炎,伴肠上皮化生。病机属气滞血瘀,痛而兼胀,脾胃之气不足,脾虚摄血无权,出血后血瘀不散,脉道不通,故痛。
幽门管溃疡胃脘痛气滞血瘀脾虚摄血
查看详情 →
6岁男童,泻水样便1天,腹痛泄泻日8~10次,未见粘冻物,形寒脘冷,肠鸣漉漉,不思饮食。舌偏溉,脉沉无力。证属小儿泄泻,病因为寒邪直中,脾阳被遏,运化失司。
小儿泄泻寒邪直中脾阳被遏运化失司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右上腹部剧痛2天,疼痛放散至右胁部,伴有呕吐。面色痛苦,舌红苔黄,腹肌紧张,压痛拒按,脉数。中医诊断为蛔厥(胆道蛔虫症)。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洁,误食虫卵,湿郁化热,脾胃不和,蛔虫上窜胆络,肝胆气机阻滞。
胆道蛔虫症肝胆气滞湿热内蕴脾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呃逆频繁发作2个月,精神疲倦。素有神经官能症,经常失眠2年。舌质红,舌苔黄,脉弦细。呃逆呃声响亮,膈俞穴压痛。肝郁不疏,胃气上逆。
呃逆肝郁不疏胃气上逆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5岁,女性,主诉上腹痞胀隐痛间作3年余,再发半年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,病程较长。舌苔薄黄,质微红,脉细弦小数。中医诊断为肝胃气滞郁热证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日久化热,犯胃致气机不畅。望诊见舌质微红,苔薄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上腹痞胀隐痛,口干欲饮,昼轻夜重,疼痛以后半夜为主。切诊见脉细弦小数。
萎缩性胃炎肝胃气滞郁热口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女性,神疲乏力,不欲饮食,消瘦,低热。气阴两虚证。面色萎黄,舌红少苔,脉细弱。脾胃阴虚证。神疲乏力,食欲不振,消瘦,低热,白细胞减少。舌红少苔,脉细弱。
肺癌放化疗后气阴两虚脾胃阴虚白细胞减少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