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某,43岁,男性。间断腹痛7年余。左少腹坠胀,大便稀,无便血。面色萎黄,脉弦,舌质红,苔黄。中脘及左天枢压痛。结肠多发息肉。中医病名属结肠息肉。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,痰瘀互结,气血运行不畅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质红,苔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示腹痛、怕冷、乏力、口臭。切诊脉弦。
结肠息肉脾胃虚弱痰瘀互结气滞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39岁。右手指疼痛,活动欠灵活,右半身及右侧头部麻木,出汗少,头晕,步履无力,性急心烦。肝肾不足,痰湿阻络型痿证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。声音正常,气味未提。症状描述包括右半身及右侧头部麻木,出汗少,头晕,步履无力。脉象未提。
痿证肝肾不足痰湿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男性。主诉四肢瘫痿一年。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四肢瘫痿。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颈6压缩性骨折,影响脊髓功能。望诊面色黄白,舌质澹,苔薄白。闻诊语言正常。问诊提示四肢活动障碍,二便失禁。切诊脉沉细。
四肢瘫痿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臂痛肢挛,遇寒则剧,病程未提。中医病名:臂痛。证型:肝气虚,风寒侵袭。病因病机:风寒中肝,流于血脉经络,搏于筋脉,筋不荣则干急而痛。脉紧细。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、病史未提。
臂痛肢挛风寒侵袭筋不荣肝气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60岁,睡眠差5月余,多梦、睡眠浅、易醒。工作压力大,脾气急躁、易怒。腰部酸痛史10余年,偶有左下肢麻木刺痛。怕冷,胃肠较差,大便稀烂,2~3次/d。舌淡暗,苔黄腻,脉弦滑。诊断为不寐、郁证、痹证。腰椎退行性病变,L3/4椎间盘突出。SCL-90评分提示强迫、抑郁、焦虑症状。
失眠郁证痹证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胀痛,喜按,饭后加重,胸胁胀满,呃逆,食纳少,疲倦无力,睡眠不安,夜寐多梦。舌苔薄白,舌质澹,脉沉弦。辨证为肝郁气滞,肝脾不和。
肝郁气滞肝脾不和胃脘胀痛胸胁胀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4岁,男性。主诉四肢末端皮肤苍白、青紫、麻木,病程两年。中医病名雷诺氏病,证型脾肾阳虚,寒邪客于经络。体征见四肢末端色苍肤白,形瘦畏寒,纳不振,胃欠舒,大便时溏,神萎面黄,舌澹,脉软。
雷诺氏病脾肾阳虚寒邪客络四肢苍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女性。右眼睑和右足部肿胀5个月,下午加重,伴大便带血,色鲜红,每日1次,月经量少,色暗。上腹部正中有一条索状物,脐上有圆形阳性反应物,触痛明显。脉沉弦,舌质红,苔白。局限性水肿,胃炎,便血。舌质暗红,苔白,脉沉弱。脉弦,舌质红,苔白。
局限性水肿脾虚肾虚肺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25岁,胃脘不适,时时作痛,呕清水3年,加剧1周。面色少华,舌澹,苔白滑,脉弦而无力。胃脘痛,寒饮气滞型。寒饮之邪阻滞于胃,气机受阻,痛于冬季加剧。
胃脘痛寒饮气滞胃下垂
查看详情 →
6岁男童,厌食2年余,近半月拒食。消瘦,神倦乏力,毛发枯而不荣,舌澹苔白,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脾虚食积之厌食症。病因病机为饮食积滞,致脾胃受损。舌澹苔白,脉细无力。
厌食症脾虚食积消瘦神倦乏力
查看详情 →
女,16岁,突发左目向外眦处偏斜,视物不清,两目微涩,头晕耳鸣,唇爪无华,头痛鼻塞。舌淡,苔白而润,脉浮紧。中医诊断为风寒入络。病因病机为风寒外袭,阻滞经络。望诊见舌淡,闻诊未提,问诊见视物不清、头晕耳鸣、头痛鼻塞,切诊见脉浮紧。
左目偏斜肝血不足风邪入络风寒中络
查看详情 →
81岁男性,憋气5天,加重4小时,慢性支气管炎40年,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年,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衰10余年。深昏迷状态,颜面、眼睑浮肿,双瞳孔缩小,颜面及四肢发绀,双肺呼吸音粗,双下肺湿啰音,心率119次/分,右上肢、双下肢可凹性浮肿,四肢腱反射减弱。舌澹暗,舌干有裂纹,苔薄少而干,脉沉数。
肺性脑病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高钾血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女性。主诉每晨必泻年余。症状包括晨泻、中脘堵闷、两胁胀痛、心烦急躁、夜寐梦多。舌象苔白厚腻,脉弦滑且数。中医病名为泄泻,证型为肝胆郁热,木郁克土。病因病机为肝经郁热,乘土位致脾胃升降失司。望诊见舌苔白厚腻,闻诊未提,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,切诊脉弦滑且数。
五更泻肝经郁热脾胃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中脘痞痛,上泛清涎、酸水,病程未明。胃阳式微,浊阴不化。面色萎黄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胸痞便结,纳谷不运,常泛清涎、浊水。中焦停饮已化,便溏泄,病势转和。
中脘痞痛胃阳式微浊阴不化胸痞便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41岁,左下腹晨疼痛半年多。降结肠、乙状结肠炎,肠痉挛。腹痛加剧,食欲减退,夜晚失眠。面色苍白,消瘦,舌质紫有瘀斑,舌苔薄白,脉沉缓。腹部中脘、下脘穴压痛,左天枢至大巨穴可扪及4cm×2cm肿块,质地稍硬,压痛明显,肠鸣音亢进。
结肠炎肠痉挛胃肠瘀积腑气不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1岁。主诉腹痛、吐泻5小时。病程短,发病于入院前一天下午,诱因食用甜瓜、桃子、凉面后。腹痛呈上腹部及围脐绞痛,伴恶心呕吐、肠鸣腹泻,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及绿色苦水,泻出物为黄色水样稀便,无脓血,伴有头昏、全身酸困乏力、口渴但饮水即吐。体征示体温37.5℃,舌黄,脉数,左上腹及脐周压痛,肠鸣音亢进。中医辨证为饮食不洁,邪犯胃肠。
急性胃肠炎饮食不洁邪犯胃肠清热利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男性。主诉胃痛3年余,痛势较轻,喜按喜热,得食痛减,常吐清水,四肢冷,倦怠神疲,便溏。舌澹苔白,脉沉迟。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胃痛。病机为脾阳不足,中焦虚寒,运化失常。
脾胃虚寒胃痛四肢冷便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。主诉心累心跳,关节疼痛,活动后加重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气血不足、水湿内停。病因病机为高山病后耗伤气血,复感湿邪。望诊见舌苔微黄而滑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食欲欠佳,睡眠不好。切诊见脉象细数,后诊脉象较前有力,渐趋正常。
心悸喘咳关节疼痛气血不足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包括经事少而不调、先期腹痛、中脘不舒、腰痛、白带损及奇经。病程长短未提及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肝脾不足、血虚气滞、血海虚寒。病因病机包括肝脾不足、血虚气滞、血海虚寒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经事少而不调、先期腹痛、中脘不舒、腰痛、白带损及奇经。切诊脉象为弦涩。
中脘不舒肝脾不足血虚气滞经事少而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1岁。左下腹部疼痛半年。面色苍白,消瘦,舌质紫有瘀斑,舌苔薄白,脉沉缓。腹痛加剧,食欲减退,夜晚失眠。腹部中脘、下脘及左天枢至大巨穴处压痛,可扪及硬块。胃肠瘀积,腑气不通。降、乙状结肠呈条状改变,结肠带消失,肠痉挛。
结肠炎肠痉挛胃肠瘀积腑气不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