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50岁,女性。主诉口干眼干。病程约3年。中医病名干燥综合征,证型阴虚络滞,肺不布津。病因病机属阴虚内热,津液亏虚。舌红,少苔,有裂纹。脉细涩。
干燥综合征阴虚络滞肺不布津舌红少苔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主诉呕吐不纳,卧则安,起即吐,头有微汗,肢微厥冷。面色皖白,脉象软弱,舌澹苔白。中医诊断为水寒上越,胃气内虚。望诊面色皖白,舌澹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呕吐不纳,头微汗,肢微厥冷。切诊脉象软弱。复诊脉象虚大,舌澹,苔白。三诊脉象弦滑,舌红,苔白。四诊脉软,舌澹,苔白。六诊脉软缓,舌澹红,苔白腻。七诊脉迟软,舌澹苔化。八诊脉虚软,舌澹,苔滑。
呕吐不纳水寒上越胃气内虚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61岁,胃痞10年,加重半年,口腔溃疡、口中灼热感多年,胃脘痞塞,饮食不当则加重,噫气,纳少,口干,唇红,口腔灼热感,大便或溏或干,排不能畅,苔淡黄薄腻,舌质红,脉细弦兼数,脘部触诊明显不适,深压隐痛,证属胃弱气滞,津气两伤,肝气乘侮,胃络失和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弱气滞津气两伤肝气乘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自汗多年,反复发作,近2个月加重。周身烧灼感,面部烘热,心烦,体倦乏力,口干渴。舌质红,苔无。脉数。中医辨为火热内扰,阳加于阴,阳盛阴虚,表虚不固。
自汗火盛阴虚面部烘热心烦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胃脘部胀满疼痛2个月,脾气暴躁易怒,口苦口干,咽中窒,食欲不振,两胁胀痛,心慌,胸闷,气短,白带量多,舌红苔黄腻,脉弦细,肝气犯胃,肝胃不和
胃脘胀痛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肝胆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9岁。主诉乏力、腹胀、身目尿黄。病程自2002年首次诊断慢性乙型肝炎,2004年出现黄疸加深等症。中医病名肝瘟,证型瘀毒互结,兼脾阳不振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弦。临床表现为皮肤黄色晦暗,乏力,厌油,小便深黄,大便干结。病机为瘀毒互结,脾阳不振,湿浊中阻。
慢性乙型肝炎瘀毒互结脾阳不振湿浊中阻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性,右上腹顶样感疼痛伴发热,病程近1月。舌质偏红,苔薄黄,脉细数。蛔虫忧动,厥阴气逆,肝脾失和。右上腹仍顶样痛,间歇发作,痛甚时用手抓墙,发热高时达40℃,伴轻微神识模糊,四肢略见抽动,汗出,肢体欠温。体温36.8℃,大便常规镜检蛔虫印找到。
胆道蛔虫症蛔虫扰动厥阴气逆肝脾失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包括唇干、唇部发热、口干、鼻干、目干涩、反复口疮舌烂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燥证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阴津不足,脏腑失于滋润。望诊见舌淡红,苔薄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干燥综合征病史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燥证肾阴虚肺燥胃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女性,经行腹痛33年,加重3年。主症为经行腹痛,夹血块,畏寒肢冷,便稀。舌澹暗,苔薄黄或薄白,脉弦滑或弦微。中医诊断为痛经,证属气滞血瘀,冲任不利。病因为子宫腺肌病,病机为气滞血瘀,瘀阻冲任。妇科检查示宫体后位,后壁结节,触痛明显,宫体与左侧附件区粘连。
痛经气滞血瘀冲任不利腰痛
查看详情 →
11岁男性,腹痛月余,脐下肿块,右上腹阵发性剧痛,恶心呕吐,大汗出,哭喊,手足发凉,休克。体质消瘦,营养差,皮肤黄,面有白色虫斑,体温37.7~40℃,舌苔白,脉弦细。胆道蛔虫,蛔厥。虫居肠中,耗伤气血,面黄肌瘦,发育不良,虫聚成团阻于肠中致腹痛有包块,窜入胆道致右胁剧痛。
胆道蛔虫蛔厥面黄肌瘦腹痛包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男性。胃脘胀满不适,右胁隐痛,乏力,易疲劳,大便稀溏,每日3~4次。舌质偏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胁痛,证属肝郁脾虚型。肝硬化病史,乙型肝炎病毒携带,肝功能异常,上腹部CT示肝硬化,脾切除术后。
肝硬化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反复发作右上腹痛,疼痛放射至右肩部,病程自1956年起,发作频繁,受凉及劳累诱发。面色白无黄疸,舌苔白腻根部澹黄,脉沉细。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肝胆湿热,病机属寒热错杂,湿邪寒化,中阻脾运。
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肝胆湿热脾胃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月经过多,心悸,乏力,手足心热,盗汗,夜寐多梦。中医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。舌红少苔,脉沉弦有力。舌淡红,少苔,脉沉弦。舌红,苔白,脉沉弦有力。面色晦暗,舌暗红,少苔,脉沉弦。病程未明确。病因病机涉及肝气郁滞、冲任失调、气血不足、痰瘀互结。证型未明确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、脉象及症状描述。
月经过多冲任失调肝气郁滞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0岁,男性。主诉外感发热后出现咳嗽。咳嗽阵发,咽痒即咳,夜间亦咳,痰粘液或泡沫,量少咯吐不爽,伴口苦、胁痛。舌质红,苔微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咳嗽,证属肝火肺热。病因病机为外邪未清,肺中伏热未除,肝郁化火,木火刑金,肺失清肃,肺气上逆作咳。
感染后咳嗽肝火犯肺肺热阴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38岁,多饮、多尿、口渴、劳累后心悸、双足面及踝部指凹性浮肿2个月余。舌质稍暗,苔白,脉沉弦。肾精不足,气不化水,关门失约。
肾精不足气不化水关门失约肾阳亏虚
查看详情 →
38岁男性,间断性胃脘胀满、疼痛1年半,加重半年。舌紫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胃窦粘膜红白相间,大弯以白为主,隐约可透见粘膜下血管。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,中医诊断为胃脘痛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长期神志郁闷,有苦难以申诉。病灶位于消化道之上端,属气滞血瘀,痰涎壅滞,寒热失调,阴阳偏盛偏衰。症见呕吐白黏痰,贲门部见灰色阴影病灶。舌象、脉象未提及。病因涉及七情六欲、劳逸无节,病机为气滞血瘀,痰涎壅滞,宗气失调。
气滞血瘀痰涎壅滞精神郁闷阴平阳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岁,主要症状为每日腹泻五六次,伴有粘冻、少腹疼痛,进食冷饮瓜果后病情加重。中医病名为慢性结肠炎,证型为寒热夹杂。唇舌深红,舌苔薄润,脉细而弦。病程为痢后成泄已2年。
慢性结肠炎寒热夹杂少腹疼痛粘液便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;胃脘痞闷不舒5年,胃镜诊为萎缩性胃炎,伴贫血;胃脘痞满,食欲不振,食后腹胀,面色白,神疲乏力,口干思饮,口中乏味;胃阴不足,气血两虚;面色白,舌澹红少苔,脉沉细;胃脘痞满,食欲不振,神疲乏力,口干思饮,面色白,舌澹红少苔,脉沉细。
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气血两虚贫血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51岁。长期呕吐,气从少腹上冲胸膺,胸中灼热,吐痰涎粘液,口干渴不能饮,恶寒,手足厥冷,消瘦,血红蛋白8克。脉沉弱,舌苔白腻。诊断为肝经热,脾虚寒,寒热错杂之证。舌苔白腻,脉沉弱。
神经性呕吐肝经热脾虚寒寒热错杂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