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54岁,男性。上腹隐痛,黑便。病程自1982年8月起。胃癌,胃腺癌。术后病理诊断明确。术后出现疲乏无力,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减少。治疗过程中出现大便通调,食纳转佳,面目虚肿渐退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胃癌胃气虚脾虚肾虚
查看详情 →
27岁女性,原发闭经,不孕,月经未至,人工周期来潮后仍不能自行来潮,下腹胀痛,腰痛,白带时下,舌苔薄白稍腻,脉左弦右软,病属肝气郁结,疏泄失常,气滞血凝,舌苔薄白,脉细软,脉沉细,月经量少色暗红,下腹隐痛,经行腹痛,腰痛,带多,便秘,舌淡黄,脉沉细。
原发闭经肝气郁结肝肾亏虚冲任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8岁。主诉胃痛2个月余。胃痛于饥饿时加重,饮食后减轻,胃脘堵塞感,纳差,头晕,头痛,大便排出不通畅,2~3次/日。舌质暗红,舌体大,苔白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胃痞、胃痛。证型肝胃气滞。病程2个月余。
胃痛胃痞肝胃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,主诉阵发性头昏、胸闷、胸痛3年,加重1个月。高血压病史,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、心房纤颤病史3年。症状包括胸闷胸痛、针刺样疼痛、心慌气短、头昏头晕、动则加剧、胁脘胀满、喜善太息、纳食减少。面色晦滞,舌澹,苔薄白,脉沉缓。辨证为水亏火胜,心肾不交,肝旺脾虚,郁而不达。
高血压心肾不交肝旺脾虚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主诉痞满2年余,近半月胃脘胀满加重,泛酸,嗳气,头晕目眩,身重困倦,呕恶纳呆,口澹不渴,小便频数,夜尿2~3次,大便正常,眠可。舌澹,苔白厚腻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为痞满,证型为痰湿内停,气机阻滞。病因病机为痰湿内停,气机阻滞,痰气交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痞满痰湿内停气机阻滞头晕目眩
查看详情 →
14岁女性,月经先期量多4月余,舌尖红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月经失调,证型阴虚血热,冲任不固。病因病机阴虚有热,肾水不足。望诊舌尖红,闻诊未提及,问诊月经先期量多,切诊脉弦滑。
月经先期阴虚血热冲任不固肾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主诉“功血症”五年,月经过频,经行7~9天,血停3~5天又见量多,由崩转漏,经常出血1~3个月不止,合并不孕症七年。症见心烦急躁,生气或劳累后不规则出血,身倦多梦,腹胀痛,口干不欲饮,乳房胀,泌乳,脱发,白带多,尿频黄。面色晦暗,舌苔黄、尖有瘀斑,脉象弦滑。中医诊断为肝郁血热,血不循经。病机为肝郁气滞,郁久化火,热盛迫血妄行,瘀血停留,阻碍血行,血不循经。
功血症肝郁血热血不循经瘀血不去
查看详情 →
71岁女性,主诉口服来苏尔溶液后深昏迷,面色苍白,口唇紫绀,大汗淋漓,瞳孔缩小,对光反射消失,两肺湿性啰音,心率60次/分,呼吸40次/分,血压90/60毫米汞柱,下颌及颈部皮肤腐蚀创面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西医诊断为来苏尔中毒,中医诊断为邪毒伤及胃肠,灼伤血络,耗伤阴液,大肠传导不利,小肠泌别清浊异常,肾之气化失司,邪热扰乱神明。
来苏尔中毒邪毒伤及胃肠灼伤血络耗伤阴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右眼红、痛、流热泪,畏光,生翳5月余。右眼白睛血丝满布,色泽深红,黑睛中央溃陷,黄膜上冲,脓色黄。舌质微红,苔黄,脉洪微数。中医诊断少阳厥阴目病,肝胆实热。病因病机为肝胆火邪炽甚,风邪内传入里化热,燔灼肝胆。
单纯性角膜溃疡肝胆实热肝风内动风热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4岁。主诉头昏乏力、全身皮肤出血点、发热、汗多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为肺肾亏损证。病因病机为肺肾亏损,虚火内生。望诊见舌质澹紫,边有齿印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发热、咳痰、腹胀、易汗、月经淋漓。切诊见脉细数。二诊见舌质澹紫有瘀点,苔薄黄,脉细滑。三诊见舌质澹紫嫩,边有齿痕,有瘀点,血疱,脉细滑。四诊见舌质澹紫,边有齿印,苔薄,脉细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肺肾亏损虚火内生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,月经紊乱16年,经期延长,淋漓不断,量多少不定。伴有小腹胀痛、腰部冷痛、心悸、气短、乏力、口干,阴道有黄赤带。舌质澹,边有瘀斑,苔薄白,脉沉细,右关兼弦。中医诊断为脾肾亏损,血瘀气滞,冲任不畅。病机为脾肾虚弱,气血瘀阻,冲任失调。
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亏损血瘀气滞冲任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主诉胃痛多年,伴有嘈杂不适,餐后胃胀,恶心,时有便意,大便量少。舌质红,舌苔薄黄腻,脉细。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,Hp(++)。中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。辨证为肝胃不和,热郁气滞。望诊见舌质红,舌苔薄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胃痛、嘈杂、胃胀、便意、大便量少。切诊见脉细。
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胃热气滞气滞
查看详情 →
刘某某,女,61岁。噫气、嗳气频作,心下烧心、恶心,病程二三个月,四肢酸软无力。噫气、嗳气、心下烧心、恶心、四肢酸软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纳呆,矢气稍轻。
噫气烧心胃气上逆脾虚湿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产后恶露淋漓未净月余。恶露色淡红,偶挟小血块,质稀薄,无臭味。小腹略有疼痛,腰酸乏力,情绪低落,夜间盗汗,双目干涩疼痛,面色苍白。舌淡红少苔,边有裂痕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,肝郁气滞,冲任失调。
产后恶露不绝气阴两虚肝郁气滞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
65岁女性,胃脘痛20余年,加重3天。胃脘痛,脾胃阳虚,寒滞阻于中焦。舌澹有齿印,苔薄白,脉沉细。喜热饮,得暖则舒,反酸嗳气,纳减便溏,身倦乏力。
胃痛脾胃阳虚寒滞中焦喜热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男性。主诉为手腕后方及龟头冠状沟处出现紫色血疤和紫疱,病程三个月。现病史见患处溃疡,色淡红,有白色粘液分泌物,伴口苦、食欲不佳、小便黄赤。舌边红,苔薄黄微腻,脉稍弦数。中医诊断为肝经湿热下注。
感冒咽痛肝经湿热下注口苦食欲不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。上腹部疼痛7年,饥饿、饮食不当、生冷食物、劳累、气候变化时加重,可向背部放射。饮食差,时有吐酸、腹胀、矢气多,大便正常,尿黄。体质瘦弱,面色黯黄,舌质红,苔白微厚,脉沉细。咽红,咽干而痛,诊为慢性咽炎。辨证为肝气郁滞,脾胃失和,少阴虚火上炎。
胃痛肝气郁滞脾胃失和少阴虚火
查看详情 →
31岁女性,胃脘脐周胀痛,反酸、烧心、呃逆,进食后胃堵闷感,大便量多,色正常,月经正常。脾虚,气滞,湿阻。面色萎黄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
慢性胰腺炎脾虚湿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。主诉舌尖痛、头晕、胃脘偏左痛、心慌气短半年余。中医病名萎缩性胃炎、高血压。证型脾湿肝郁,胆胃上逆,肺不降敛。病因病机脾湿肝郁,胆胃上逆,肺不降敛。舌苔白腻,脉细濡滞,关寸大。
萎缩性胃炎高血压脾湿肝郁胆胃上逆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24岁。经水漏下不止,持续月余,经色澹而质薄。面色皖白,唇色澹,神疲气短懒言,纳呆便溏。舌澹苔薄白,边有齿痕,脉沉细弱。辨证属脾虚气陷,统摄无权,血不循经。
月经过多脾虚气陷气血不足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