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19岁,女性。主诉双乳疼痛肿块1年余,生气后疼痛加重。体征显示右乳头下及左乳外上各有包块,质中,活动度大。辨证为乳癖伴发乳核。望诊未见明显异常,舌象未提。问诊提示情绪因素影响病情。切诊未提脉象。病因病机涉及肝气郁结。
乳腺纤维瘤肝气郁结乳癖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43岁女性,月经延期,淋漓不断10年余,量多色澹质稀,头晕耳鸣,心悸气短,纳呆,视物不清,神疲倦怠。面色皖白,舌澹嫩苔薄白,脉缓无力。崩漏(子宫功能性出血),脾肾两虚型。
崩漏脾肾两虚月经延期量多色澹
查看详情 →
26岁女性 产后4个月 乳汁减少 气恼后加重 舌红苔薄 脉弦 肝郁气滞型乳汁缺少症 乳房胀满 乳头破裂 胸胁胀痛 精神抑郁 胃脘不适 食欲减退
产后缺乳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,右胁肋持续性疼痛20天,疼痛于呼吸、咳嗽、走坐转侧时加重,牵引腰背作痛。面色红润,体质丰厚,表情痛苦,体征辗转呻吟,烦躁不安,头昏晕。舌木、少苔、舌质微红,脉弦紧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。胁肋痛(肋间神经痛),病因病机与肝胆经脉失调、气机郁滞有关。
肋间神经痛肝胆气郁经脉阻滞胁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,产后第3周出现双乳房胀痛,左侧为重,乳汁分泌不畅,伴发热恶寒、头痛。舌苔薄黄,脉浮数。中医诊断为乳痈初期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,乳络不畅,乳汁积滞。舌象薄黄,脉象浮数。
乳痈初期风热外袭乳络不畅肝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。左侧乳腺肿块,月经前乳房胀痛,肿块逐渐增大,局部皮肤不变色,肿块大如覆杯,按之坚硬作痛,左手不能上抬,眠食差,月经量少,大便干结。舌质淡红苔薄白,脉弦小。乳腺肿块,病程迁延,情志抑郁,湿热内蕴,瘀血郁结。
乳癖湿热内蕴瘀血郁结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45岁,右乳头溢液3个月余,月经量少,周期紊乱,心烦失眠。舌质暗,苔略黄,脉弦。乳衄,肝郁化火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,肝气郁结,郁久化火,肝木乘脾,脾失统血,血热妄行。
乳衄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失统血
查看详情 →
男,40岁,头晕、头痛3个月。主诉头晕、头痛,病程3个月。中医病名癫证,证型心阴不足。病因病机为心神失养,心血不足。面色晦暗,舌澹,苔白,脉小数。双下肢无力,行走欠稳,视物昏花,健忘,反应迟钝,语言欠流利。既往脑囊虫病史,曾服用吡喹酮、囊虫片、丙戊酸钠治疗。
农药中毒后遗症脑囊虫病继发癫痫心阴不足头晕头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左乳房胀痛四年余,加重3个月。左乳房外上象限与内上象限各有一包块,边界尚清,质中等,与周围组织不粘连,无压痛,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。舌红,脉弦。肝气郁结,郁久气血郁滞,痰湿凝结成核,积于乳房。病位在乳房。中医诊断为乳癖,证型为肝气郁结型。
乳腺小叶增生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双乳隐隐作痛伴有肿块1个月,病程1个月。乳癖,证属气血不足。面色萎黄,舌澹,脉沉细。双乳外上象限触及片状包块,有压痛,边界清,活动可,质中等。既往有乳腺增生病史10年。
乳癖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舌质澹
查看详情 →
老妪患黄疸,病程未提及。面色晦暗,黄疸色。舌象未提及。声音未提及。气味未提及。胸胁不适,胁痛。脉象未提及。中医病名:黄疸。证型:未明确。病因病机:肝胆湿热或寒湿。四诊信息:望诊见面色晦暗,问诊见胸胁不适,切诊未提及。
黄疸肝胆湿热足阳明胃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女性,月经延期,淋漓不断10年余。伴头晕耳鸣,心悸气短,纳呆,视物不清,神疲倦怠。面色皖白,舌澹嫩苔薄白,脉缓无力。崩漏(子宫功能性出血),脾虚两虚型。基础体温偏低,雌激素水平偏低。产后失血较多,体重增加,月经量多色澹质稀。
崩漏脾虚肾虚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
24岁,初产无乳,乳房胀闷,病程未明。乳汁不出,心烦不安。脉沉弦。产中惊恐、怒气。肝郁气结,乳腺不畅。实证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述。声音正常,气味未述。症状描述包括乳房胀闷、乳汁不出、心烦不安。脉来沉弦。
产后缺乳肝气郁结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女性。主诉左侧乳房红肿疼痛3天。病程为产后半个月。中医病名乳痈,证型气滞热壅证。病因病机为乳汁淤积,气滞热壅。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乳房红肿,皮肤温度较高,可触及硬块。身热烦躁口渴,食欲不振,夜卧不安,小便黄,大便结。体温38.2℃。
乳痈气滞热壅阳明热盛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63岁女性,右肋持续性疼痛20天,疼痛特点为右侧胁肋剧痛难忍,咳嗽呼吸、走坐转侧加重,牵引腰背作痛。颜面红润,体质丰厚,痛苦表情,辗转呻吟,烦躁不安,头昏晕。右侧3~7肋有触痛,舌木少苔,舌质微红,脉象弦紧。高血压病史。脉症为右侧胁肋剧痛,脉象弦紧,舌质微红。
肝胆湿热气机不畅胁肋剧痛脉弦紧
查看详情 →
女,25岁,双乳胀痛8个月余,经前加重,双乳有块,月经延期,腹部胀痛。乳癖,肝气郁结。双乳外上象限片状肿块,触痛明显,质地中等,活动度可,表面光滑。红外线扫描示乳腺增生。
乳癖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胸胁作痛,乳根坚肿,动劳喘气,自汗盗汗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属乳癖、石疽。证型为肝气郁结,肝阴伤,肾气不摄。病因病机为郁怒伤肝,气滞血瘀,络脉阻滞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胸胁痛、动劳喘气、自汗盗汗,切诊脉弦强。
乳根坚肿郁怒伤肝气滞于络络血留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主诉经前烦躁、乳痛两年余。月经后期,40余天一行,经量少,伴有瘀块,历程3天。行经前2~3天出现乳胀、胸闷胁痛、烦躁易怒,不思饮食。舌苔薄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肝郁之象。病程每月复发,已成规律。
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。咳喘三年,冬重夏轻,痰中带血,近一年加重,伴鼻塞流涕,咳喘气急,胸闷气憋,不能平卧,痰不易咳出,体乏纳差,夜寐易醒,大便干燥,小便短赤。体瘦,面黄,舌质红,苔黄稍腻,脉沉滑。辨证为痰浊内蕴,肺失宣降。
咳喘痰浊内蕴肺肾亏虚肺失宣降
查看详情 →
刘妇,28岁,右乳房肿胀疼痛8天,伴有持续性发热。发病时间为分娩后第6天,诱因为哺乳时乳头破碎疼痛甚剧。乳房突然肿胀作痛,全身恶寒发热,骨节酸楚,纳物极差,头晕耳鸣,目不清爽。脉弦滑而右寸关较盛,左关亦较盛。左乳筋络结痈,兼有核聚。诊断为肝家热郁,湿痰气阻。
乳腺炎肝火上炎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