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1岁,男性。主诉胃痛攻冲两胁及胸部,背沉肩重,阵阵痛,痛如死状,缓时嗳气和矢气,病程10余日。面色微红,舌澹红、苔薄白微黄,脉弦细而数。诊断为气有余便是火,血瘀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血瘀,病因病机为气郁化火、血瘀阻络。望诊见面色微红、舌澹红苔薄白微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呼吸细短不得深呼吸,症状持续10余日。切诊见脉弦细而数。
胃痛血瘀肝气郁结肝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为女性,年龄未明确,初产妇,分娩时发生抽搐,神志不清,全身水肿,舌苔黄尖绛,口唇干燥,脉象细弦滑数。病因病机为心肝阳亢,风火交炽,筋脉抽搐。二诊时神志渐清,舌苔糙黄中垢,脉象左沉滑数、右细弦数。三诊时神志清醒,舌苔黄腻、中根垢,脉象细数而弱。四诊时舌苔黄垢腻,脉象细数。五诊时舌苔中垢已化、边黄腻,脉象细弦数。六诊时舌苔黄腻,脉象细弦微滑。
子痫心肝阳亢舌黄尖绛脉细弦滑数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24岁。月经停止6个月,小腹有肿块大如卵,时感掣动,腰腹牵痛。热郁经血瘀阻。脉滑大弦长,无细涩之象。舌苔白边红。血闭于阴经,营卫行之不通则热。小腹仍疠痛,脉转缓滑。火郁初解,血闭宜通。
月经停止血瘀阻滞小腹肿块腰腹牵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包括痫症、白带黄稠内阻、气味恶臭、月经紊乱、胸咽闷满、乳房胀痛、跌仆颤抽、口吐泡沫。病程三五年。中医病名痫症,证型为脾虚肠滞、气弱血湿、肺胃浊逆。病因病机包括脾虚肠滞有伏湿、肺胃受侮于浊逆之气、脾失健运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口腔溃疡、鼻炎、咽炎、经行淋沥、白带异常、月经紊乱、胸咽症状、乳房胀痛、痫抽。切诊未提及。
痫症脾虚肠滞肺胃浊逆气弱血湿
查看详情 →
71岁女性,恶心、纳差、乏力半年余。高血压病史30余年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暗,苔白腻,脉沉弦。关格、眩晕、胸痹。肾虚血瘀、浊毒内蕴。血Cr:762μmol/L, BUN:26.48mmol/L, 尿PRO:(1+), BLD:(3+), Hb:81g/L。头晕、畏寒、皮肤瘙痒、胸闷、下肢肌肉抽搐、寐欠安、夜尿多。
慢性肾衰竭高血压肾虚血瘀浊毒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6岁。主诉心慌心悸、失眠一年,加重三月。主要症状包括心慌心悸、失眠、出汗多、饮食异常、乏力、头痛、心情郁闷、纳差、恶心、口干喜饮冷水、后背冷。中医病名瘿瘤,证型为气阴两虚,气滞痰凝血瘀。舌质紫暗、舌边紫斑、有齿痕,脉三部极细、数、弱,脉率120次/分。面色略红,形体消瘦,手心热。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,痰气郁积,郁久化火,火旺阴伤。
甲减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悸
查看详情 →
67岁男性,乏力1周,糖尿病病史21年,尿蛋白10年,急性心肌梗死史,慢性肾衰竭,糖尿病肾病,2型糖尿病。乏力、腰痛、偶头痛、胸闷憋气、右侧肩背痛、纳呆、双下肢沉重感。舌质红苔黄腻,脉沉弦,血压140/90mmHg。中医诊断虚劳,证候肾虚血瘀、湿浊内蕴。
糖尿病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湿浊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经前至经期小腹疼痛拒按,经血量少,行而不畅,血色紫黯有块,块下痛减,乳房胀痛,胸闷不舒。舌质紫暗有瘀点,苔薄白,脉沉弦。辨证为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。
痛经气滞血瘀血色紫黯血块
查看详情 →
男,50岁,右侧腰髋、腿、膝关节痛3年,近1个月加重。肝肾不足,瘀血阻滞。面色无华,舌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腰髋、腿、膝关节疼痛,活动受限,疼痛加重,痛感持续,气血不充,脾肾两虚。
腰髋痛关节痛气血不充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脘腹痞胀鸣响12年,食欲不振,睡眠不佳。舌质微红,舌苔薄白,脉小弦而数。诊断为腹胀,中医病名为腹胀,证型为肝胃气滞证,病机为肝经疏泄失常,胃气不和。二诊后舌质微红,舌苔薄白,脉细弦。三诊诊断为气滞不畅,血瘀内停。四诊诊断为脾胃不和,气滞血瘀,病机复杂。五诊出现肝胃不和,心神不宁。六诊症状改善,仍见腹胀腹鸣,脉细弦。
腹胀肝胃气滞脾胃不和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。胃脘嘈杂、胸骨后不适伴烧灼感10余天。舌质稍红,苔薄黄,脉稍数。中医诊断嘈杂,证属湿热内蕴。病因病机为饮食过量,脾胃运化失常,湿邪内生,郁而化热,湿热中阻。
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湿热内蕴证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行而骤止,月事延期,色深有块,经量逐月递减,终致经闭不行。素性急躁,1年前因情志不和致争执动怒。腹痛如刺,不欲按揉,触似有块,小腹胀硬如墩。烦躁易怒,胁痛,胫肿,大便干结,小便时黄。舌质暗红,苔薄腻根部腻黄。脉沉细弦。中医诊断瘀血内阻,气机失宣,病在血分。证型为瘀血内阻,气机失宣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和,瘀血内阻,气机失宣。
月经不调瘀血内结气机失宣胁腹胀痛
查看详情 →
刘云志,女,42岁。视力模糊、沙涩异物感、畏寒低热、大便溏稀、晚上咳嗽、心忡心慌。病程40天。病毒性角结膜炎。舌质淡红、苔薄白,脉弦细。有哮咳病史。复诊见舌质澹红、苔薄白,脉弦细。三诊见胸闷气短,四肢末梢麻木冷感。属心脾阳虚。
病毒性角结膜炎心脾阳虚胸闷气短四肢麻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胃脘疼痛4年余,反复发作,痛如针刺,胀满不舒,嗳气频作,纳谷呆顿,大便稀溏,曾有便血。面色晦暗,形体消瘦,肢软乏力。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病名属胃痛,证型为中虚瘀阻,病机为中虚久病,瘀阻胃络,气机失调。
胃溃疡慢性胃炎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陈某男 52岁 胃脘胀痛反复六年余 痛甚彻背 引两胁 欲嗳气 泛酸 呕恶 食入难咽 脉濡弦 舌象未提 面色未提 声音未提 气味未提 病史有胃脘胀痛 证属胃气阻滞 病因病机为气滞湿阻 胃失和降
胃痛彻背肝气郁结胃气上逆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胃脘部胀满、烧灼感2个月,口粘、口臭,偶觉心悸,纳可,夜寐多梦,大便溏,日行4次。中医诊断痞满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,面色未提,声音气味未提,病史有高血压病、冠心病,饮酒史20年已戒,吸烟史30年已戒,饮茶史30年已戒。慢性萎缩性胃炎,心肌缺血。病因病机涉及湿热、脾胃失调。
痞满胃气虚心气虚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,主诉人工流产2次,卵巢囊肿术后经血淋漓不断,经刮宫治疗后复见大量出血有块。经量反增多,血色紫黯成块,小腹胀痛拒按,心悸气短,精神疲倦,自汗头晕,颜面虚浮,色㿠白。舌边紫黯,苔薄白,脉沉涩。中医诊断气虚血瘀,胞络瘀阻。
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虚血瘀胞络瘀阻血色紫黯
查看详情 →
女,69岁。恶心、纳少1月余。糖尿病史6年,肾功能异常3个月,血Cr升高。现症:恶心、呕吐、纳少、乏力、腰酸痛、面色白光白、形体肥胖、口干、大便秘结、尿偏少、下肢微肿。舌红苔黄厚,脉濡。中医诊断:慢性肾衰(脾肾亏虚、湿浊内蕴)。
慢性肾衰脾肾亏虚湿浊内蕴肾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。主诉尿常规异常及血肌酐升高3个月余。舌澹红胖大,苔薄微黄。血压120/80mmHg。高血压病史3年,血糖异常2个月。中医诊断肾衰病,证候肾虚血瘀,湿浊内蕴。肾功能异常,尿蛋白阳性,肾小球硬化性改变。
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湿浊内蕴夜尿增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双膝疼痛,每年冬春加重,病程近5年。中医病名属痹证,证型为寒湿痹阻,病机为寒湿之邪内侵,郁结半表半里。望诊见舌质澹红,舌苔白腻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双下肢沉重疼痛,畏寒怕冷,阴雨天加重,夏季仍感寒冷。切诊见脉沉弦而细。
顽固性痹证寒湿痹阻上热下寒双腿寒凉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