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鹤草+气血两虚

患者35岁女性,精神疲惫,头晕心悸,面色萎黄,形寒便溏。脉象濡细,舌淡。证属气血两虚,脾肾阳虚,精髓失充。血象示Hb 2.8g/L,WBC 1.15×10^9/L,BPC 20×10^9/L。
气血两虚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精髓失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主诉自然流产1年后未能受孕,月经紊乱,淋漓难净。症状包括月经周期不一,淋漓难净,腰腹酸痛,按之则舒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。诊断为肝、脾、肾亏损,气不摄血。病机为肝肾亏损,冲任不固,脾虚血弱,气血生化不足。
气血两虚自然流产月经紊乱肾虚不固
查看详情 →
57岁女性,小腹坚满痛,宫癌扩坠出于阴道口,漏下赤白沃,污水淫淫下,咳逆上气,虚赢不足,大便不实。子宫癌,湿热下注,气血亏虚。面色晦暗,舌象未提,声音低微,气味未提,问诊见小腹痛、漏下、咳逆、虚赢、大便不实。脉象未提。
气血两虚子宫癌脾虚湿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浮肿,尿频尿痛,头晕目眩,肢倦乏力。病程两年。中医病名为水肿,证型为肾精内伐,水湿内泛。病位在肾膀胱。望诊见舌黯红,苔薄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浮肿、尿频尿痛、头晕目眩、肢倦乏力。切诊见脉细数。
膜性肾病肾阳不足肾气不化证阴阳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女性,主诉神疲懒言,口干,心慌,头昏乏力,手抖,口唇麻木,双下肢畏寒,面部烘热。舌质澹紫,苔黑,脉细滑。证属上热下寒,气精两损。舌质澹紫,苔澹黄腻,脉细。病程中出现出血症状,舌体血疱,疼痛,伴胃脘嘈杂,吞酸,大便溏稀,夜寐欠佳。病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,中医辨证属虚劳、髓劳、血证。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,邪毒入络,瘀毒交结,阴阳失调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上热下寒气精两损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27岁女性,主诉习惯性流产,病程5年,3次流产均在2个月左右。头晕眼花、心慌心悸、失眠、食欲不振、自汗乏力、腰酸耳鸣、下腹阵痛。面色皓白,神情疲倦,舌质澹、舌边有红刺,舌苔白薄,脉细沉。中医诊断习惯性流产,辨证为产后血晕、冲任损伤、气血两虚。
气血两虚习惯性流产冲任损伤肾气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直肠肿块二月余,形体瘦削,呈重病容。诊脉沉弦而缓,舌质红苔白厚。湿热之邪与燥气邪毒相搏,郁遏于下焦,壅结于直肠上端。中医诊断为肠覃。舌质红,苔白厚,脉沉弦而缓。
直肠癌肠覃湿热燥气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女性,主诉四肢乏力、头晕、全身骨痛、畏风肢凉,近二十天病情加重,伴鼻衄、齿衄、皮下出血点、咳嗽、咯血丝痰、低热、心烦不眠、咽喉疼痛。中医病名属阴阳两虚,证型为阴虚内热,迫血妄行。体征见贫血面容,扁桃体I度肿大,上腭及四肢散在出血点,心率增快,肝大,束臂试验阳性,血常规示红细胞、血红蛋白、白细胞、血小板均减少,网织红细胞低,骨髓增生偏低,淋巴细胞比例高,红细胞系统增生不良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气血两虚再生障碍性贫血阴虚内热精血亏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女性,月经停闭7个月,因人工流产及情绪不畅诱发。精神疲乏,胸痞心悸,食欲差,腹痛拒按,面目虚浮,带下腥臭。舌质澹,苔薄,脉弦数。证属气血两虚夹瘀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平缓。病程7个月。
气血两虚闭经夹瘀盆腔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阴道出血、气短乏力半月余。面色无华,气短懒言,神疲乏力,头昏目眩,动则加剧,小腹隐痛,阴道出血色澹,夹微量小瘀块,淋漓不断。舌质澹,边有齿痕,苔薄白。脉细弱无力。中医诊断崩漏,证属脾气亏虚、冲任不固。
气血两虚崩漏脾气亏虚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为肢体皮下瘀斑、鼻衄齿衄、头晕乏力、月经量多挟瘀块。病程三年余。中医病名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证属脾虚气弱,兼有血瘀。面色萎黄,舌淡紫,脉细涩。血象示血小板减少。既往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,月经量多,伴有瘀血表现。
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气弱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。主诉牙龈出血,伴头晕、神疲、乏力,稍劳即心慌气短。病程半年。舌质澹,苔薄黄,脉沉细无力。血小板计数5.2万/mm³。辨证属气血两虚,脾肾亏损。
气血两虚血小板减少牙龈出血脾肾亏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全身乏力,手足麻木,腰酸,出汗多,心情烦躁,睡眠差。病程较长。舌澹红嫩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疲劳综合征。证型气阴两虚,热扰心神;阴血不足,血不养神,脉络失养,营卫不和;气血两虚,血不养脑;血虚生风,经脉失养,清阳不升;气血两虚,经脉失养,清阳不升。舌象澹红嫩或澹红,脉象沉细或沉细缓。
气血两虚疲劳综合征血不养神经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淋漓不止,病程10日。主要症状为点滴出血,血量少,色淡,伴头晕、疲倦、腰痛。舌苔白淡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,经行淋漓。病机属气血两虚,胞脉失养。
气血两虚月经不调肾气虚血余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男性。主诉咳喘30余年。病程较长。中医诊断肺胀,证型气血两虚,痰浊内阻证。咳、喘、痰严重,倚息不得平卧,咳痰量多,时有鲜血,纳呆,大便干结,动则大汗淋漓气喘,怕冷,冬季尤甚。面色晦暗,舌质淡,苔白腻。脉沉细无力。
气血两虚肺胀痰浊内阻肺肾阴阳俱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,主诉月经淋漓不断,病程半年,反复发作。月经色黑有凝块,伴头晕、神疲力乏、气短、腰痛、睡眠差、小便夜多、大便干、口干喜热饮、怕冷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为月经淋漓不断,证属脾肾阳虚、气血不足,病因病机为脾虚失摄、肾虚失藏,气随血耗,瘀血内阻。
月经淋漓不断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瘀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46岁,阴道出血,疼痛剧烈,消瘦,乏力,阴道分泌增多,大便时肛门疼痛,饮食减少,流质维持,面色苍白浮肿,气息微弱,形瘦骨立,呻吟,舌光嫩有齿印,脉沉细无力,疼痛持续,病程较长,气血俱虚,疼痛难忍,精神萎靡,形体消瘦,面色苍白,舌象异常,脉象虚弱,病程进展缓慢,症状持续存在,病情危重。
气血两虚宫颈癌肾虚肝郁
查看详情 →
刘妇,33岁。神疲乏力,食纳不佳,食入腹胀,大便溏泻,泛酸嗳气。舌质澹,苔薄黄,脉沉细。面晦暗,形体消瘦。胃反,脾失健运,胃失和降证。病位脾胃肾。证属脾胃失和,升降失司。舌质澹,苔薄黄,脉沉细。
气血两虚胃反脾肾不足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9岁,女性,主诉皮肤反复出现暗红色紫癜4年余。面色无华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滑。血小板减少,诊断为肌衄(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)。辨证为气血两虚兼血瘀证。望诊见面色无华,舌质淡,苔薄白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见头晕乏力,易疲劳,饮食尚可,二便调。切诊见脉细滑。
气血两虚血瘀证头晕乏力面色无华
查看详情 →
男,58岁。无明显症状。原发性肝癌。气血不足,肝脉瘀阻。面色少华,舌质偏澹,舌脉偏黯。脉象未详。肝区右半下方实质占位病变,符合肝癌肝硬化。肝右叶实质占位,第二肝门区实质占位,腹水大量。肝光点增粗密集,分布均匀,血管显示清晰。肠络瘀阻。气血两虚,气不摄血。
气血两虚肝癌肝硬化气血不足肝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