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岁,月经前头昏、眩晕、胸闷、恶心欲呕,病程4个月。眩晕,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寒热错杂中焦,脾胃升降失常,病因病机为脾胃失运,水谷不化,聚湿生痰,内阻中焦。舌淡红,苔薄黄,脉沉滑略数。
月经不调脾胃虚弱痰热内阻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主诉呕吐不纳,卧则安,起即吐,头有微汗,肢微厥冷。面色皖白,脉象软弱,舌澹苔白。中医诊断为水寒上越,胃气内虚。望诊面色皖白,舌澹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呕吐不纳,头微汗,肢微厥冷。切诊脉象软弱。复诊脉象虚大,舌澹,苔白。三诊脉象弦滑,舌红,苔白。四诊脉软,舌澹,苔白。六诊脉软缓,舌澹红,苔白腻。七诊脉迟软,舌澹苔化。八诊脉虚软,舌澹,苔滑。
呕吐不纳水寒上越胃气内虚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男性。主诉食入即吐,持续2年多,近两个月加重,日吐三次,进食很少,并伴有胃脘痛,吐涎沫。舌深红,脉弦。初诊时症状包括呕吐、胃脘痛、吐涎沫。二诊时胃痛减轻,舌深红、苔白。三诊时舌红、苔黄。四诊时舌深红,苔白少。五诊时胃痛已去八九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
胃痛呕吐胃炎溃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三焦蓄水,肝家气逆,上犯胃脘,发则痛楚,左胁水声漉漉,气机阻胀。舌苔白腻,两关脉弦滑而大。诊断为三焦蓄水,肝家气逆。病情变化中见气机湿阻,舌苔白厚而腻,脉弦滑,两关稍平。三诊时脉弦多滑少,诊断为肝家气逆、阳邪仍炽。
三焦蓄水肝家气逆气机阻胀湿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6岁,男性,主诉胸胁背疼痛,胸闷,胸胁部拘急紧迫感,伴口苦、自汗、头晕、耳鸣、欲呕。病程14天。中医病名胸痹,证型痰热胸痹,肝风拘急。望诊舌苔黄腻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纳差,大便结,欲呕,口干,多痰,耳鸣,头晕,病史有胸胁部拘急感。切诊脉弦滑数,后转滑而细。
胸痹痰热肝风内动舌苔黄腻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32岁,周身乏困,夜寝不安,舌苔薄腻,脉弦而有力。主诉包括周身困乏、内热炽盛、口臭、失眠、神不健、易忘、腹部胀满、小腹重、腰部酸痛、小溲不净、肢疲、腿痛、耳痒、心烦、眠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肝气郁结,病因病机涉及肝气郁结、内热炽盛、痰湿内蕴。望诊见舌红苔薄或白腻,舌质黯或偏黯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变化。切诊脉象弦而数、弦大数、弦细等。
肝气郁结内热炽盛舌红苔薄脉弦而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男性,主诉尿中潜血、蛋白12年。面色暗澹,疲乏无力,腰腿酸痛,口干咽痛,心烦易怒,脘腹胀满,纳食差,时有恶心或呕吐,双下肢中度凹性水肿,怕冷,睡眠尚可,大便干,小便量少、泡沫多,夜尿3~4次。舌暗红、苔黄腻,脉沉弦细。中医病名属肾病,辨证为气血亏虚,中焦阻滞,风毒伤肾,经脉不畅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,气机瘀滞,风毒伤肾。四诊信息包括舌暗红、苔黄腻,脉沉弦细,尿常规BLD(+++), PRO(+++),血色素91g/L。
lgA肾病气血亏虚气机瘀滞风毒伤肾
查看详情 →
女,71岁,失眠4年,入睡难,夜眠4~5小时,多梦。胃中空感,喜冷食,头汗多,喜叹息,心烦,口渴,小便不利,大便干。舌红,苔白腻少津,脉弦滑。辨证为少阳郁热,诊断为失眠。
失眠少阳郁热阴虚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,主诉发作性四肢抽搐、神志不清2年,加重半个月。病程进行性加重,多在月经期前后发病。面色青黄,精神不振,食欲不佳,消瘦无力,多梦易惊醒。舌淡红、苔白,脉细涩。中医诊断痫病,辨证气虚胆怯,气滞血瘀证。月经色黯,夹瘀血块,经行腹痛。情绪低落、烦躁易怒善悲。
痫病气滞血瘀心胆虚怯脾虚
查看详情 →
袁某,53岁,男性。主诉烧心、反酸、吞咽时胸骨后、剑突部灼烧感。病程持续加重。中医诊断肝郁化火,肝火犯胃。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,肝火犯胃。舌质澹红,苔黄白面大。脉沉弦。大便干结,2日一行。复查胃镜示食管黏膜正常。
反流性食管炎肝郁化火肝火犯胃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25岁女性,产后失血过多,精神异常,整日不语,自言自语,哭笑、唱歌,两目无神,失眠,不思饮食,恶心。产后血虚,忧思损及心脾,气机不利,津聚为痰,痰气上逆,扰乱神明。面色皖白,舌质澹,苔白厚腻,脉细滑。精神痴呆,神清少语,恶心呕吐,二便正常。血色素低,血钠偏低,甲状腺功能减退。
产后血虚心脾气血不足痰气上逆津聚为痰
查看详情 →
58岁男性,眩晕、四肢麻木、震颤3天,形体素胖,性情急躁,有烟酒嗜好,血压增高,舌红少苔,脉弦有力,中医诊断中风先兆,辨证肝阳上亢,眩晕伴口苦咽干,便秘溲赤,血压20/13.33kPa
中风先兆肝阳上亢眩晕震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,主诉胸闷咳嗽伴咯血,病程三天。中医诊断为肺肾阴亏,心肝火旺,迫血妄行。面色面红,心烦,夜寐不安,咽喉干燥,精神萎靡,脉虚数。
支气管扩张肺肾阴亏心肝火旺咯血不止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女,57岁。胃脘疼痛2年余,食后饱闷,口苦,泛酸烧心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。脉弦。胆汁反流性胃炎。肝胃不和,胆汁上逆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弦。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胃脘疼痛,持续性胃脘嘈杂不适,食少纳差,腹胀,身倦怠乏力,病程八年。胃病,中焦气虚,胃失和降。舌质淡,苔白薄,脉细弱无力。
胃病中焦气虚胃失和降胆汁返流
查看详情 →
张某某,男,78岁。哮喘20余年,每年冬天加重,今年喘重1个多月,喘促气急,呼吸时停,大汗出,张口抬肩,面色苍黄,昏不知人,二便失禁,四肢、口唇发紫发凉,脉结代数。喘止不出汗,口干有痰,心悸,舌苔少。哮喘病史20余年,喘促气急,呼吸时停,大汗出,张口抬肩,面色苍黄,昏不知人,二便失禁,四肢、口唇发紫发凉,脉结代数。
哮喘肺气虚心阳虚痰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男性。主诉为咽痛、喉干、纳食不佳、胸胁胀满、烦躁、睡眠不安。病程两个月。中医病名为肝热,证型为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为肝热阳亢上炎。舌象为舌苔黄垢,脉象为六脉弦,左关独盛。
肝热阳气上炎烦躁睡眠不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。头晕痛数年,失眠,精神不振,心烦怕吵,血压190/120mmHg,伴恶心、汗出、月经量少。脉弦上溢鱼际,尺弱。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,气虚血少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包括长期头晕痛及高血压。
肝阳上亢气虚血少失眠头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2岁,主诉反复中脘疼痛半年。苔薄黄腻质淡红,脉细滑。中医病名胃痛,证型脾胃虚弱,湿热中阻。病程半年,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,湿热内生,胃失和降。患者饮食不节,工作紧张,伴有泛酸、嗳气,大便溏薄。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,胃窦溃疡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,病理示萎缩、肠化生、不典型增生。
胃痛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59岁女性,主诉失眠10年,时轻时重,难以入睡,易醒,醒后难再睡,梦多,心烦易怒,头胀头晕,面部烘热,耳鸣,心悸胸闷,善太息,精神萎靡。舌质红嫩,舌苔薄黄,花剥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不寐,证属肝阳偏亢,心神失养。病机为肝阳上亢,上扰心神,横逆犯土,肝胃失和,气阴不足,心神失养。
失眠肝阳上亢心神失养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