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0岁,男性。腹痛腹泻、里急后重、黏液血便反复发作3年。舌澹苔白润,脉缓无力。辨证为脾虚肝郁。病属慢性溃疡性结肠炎,符合中医“痢疾”休息痢范畴。症见精神不振、倦怠消瘦、纳呆腹胀、腹痛腹泻、脘闷胁痛。
休息痢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气弱肝郁气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男性,主诉腹痛、腹泻、腹部坠胀、大便脓血黏液半年。中医诊断休息痢,证型为湿热积滞大肠,气血阻滞,传导失职。舌苔黄腻质红,脉弦数。大便每日5次,便后肛门灼热,脐腹右侧压痛。
休息痢阿米巴痢疾湿热积滞气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46岁,主诉大便溏薄,挟黏垢或紫黯血便,腹痛肛门坠胀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属“休息痢”,证型为湿热郁阻、脾虚失运。舌苔薄腻澹黄,脉弦细。病因病机为湿热郁阻肠中,久而脾虚失运。
休息痢湿热郁阻脾虚失运
查看详情 →
8岁男性,腹部阵痛,大便稀7天。湿热内壅,脾失健运,水湿内停。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细。精神软,面色白,体瘦。病程较长,脓血便后余邪未尽,脾虚失运,水湿内停,脾胃气机失调。
泄泻湿热内壅脾虚失运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齿未详,主要症状为痢疾、腹痛后重、大便下积、口澹而和。诊断为休息痢,证型为正虚邪恋。望诊未见描述,闻诊未见描述,问诊提及腹痛、大便异常及口澹,切诊未见描述。
休息痢正虚邪恋固涩下元痢疾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慢性结肠炎病史,大便次数增多,黏冻血痢,腹痛隐隐,里急后重,形神俱衰,神疲乏力,消瘦,食谷不馨。舌苔微腻,脉细软。辨证为肝脾失和,脾虚胃弱。舌苔薄腻,脉弦滑,脉弦。病机为寒热交错,虚实夹杂。
慢性结肠炎脾虚胃弱风邪入肠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慢性肠炎病程4-5年,反复发作,形体消瘦。主要症状为腹痛、肛坠、大便夹红白黏胨。舌苔薄黄,脉沉弦或沉细。中医诊断为慢性肠炎,辨证为肝脾两伤、肠腑湿热、中虚气滞、肝胃不和、感受外寒、脾虚夹湿、脾肾两伤、肠胃积蕴未尽。病机涉及湿热、气滞、寒邪、脾虚、肾虚。
慢性肠炎肝脾两伤脾虚气滞肠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女性,慢性腹泻伴左下腹隐痛两年多。主要症状为腹泻每日5~7次,大便溏,后加重为每日8~10次,夹黏液脓血,里急后重,左下腹痛。辨证为脾胃虚弱,病位在脾胃与大肠,病机为脾肾阳虚、寒热错杂。舌质澹、苔白、脉濡滑。面色萎黄,肢倦乏力,肠鸣腹泻,不思饮食,食后脘腹不舒。左下腹轻压痛。
慢性腹泻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男,47岁。腹痛、腹泻、坠胀、大便脓血黏液,每日5次,便后肛门灼热。舌苔黄腻、质红,脉弦数。湿热积滞大肠,气血阻滞,传导失职。腹痛、坠胀、大便脓血黏液,便后肛门灼热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
阿米巴痢湿热痢湿热积滞寒热错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红痢一月,里急后重,舌苔滑白。中医病名:红痢,证型:暑湿蕴结,病因病机:受暑湿,服鸦片烟灰致暑热蕴蓄。望诊:舌苔滑白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红痢一月,里急后重。切诊:脉象沉迟。
休息痢红痢暑湿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左下腹疼痛,解粘液状脓血便6年。面色黧暗,胸闷胁胀,嗳气太息,纳呆,溲黄,左下腹常痛,沥沥有声,解粘液状脓血便,血色紫晦,日3~4次,有轻度里急后重感。舌黯满布瘀点,苔腻微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(类似中医的休息痢),病机为食湿相搏,日久化热,灼络酿脓。
休息痢慢性结肠炎肝气郁结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痢疾,病程四年,腹痛,脉弦,舌苔黄。病因病机为大肠湿热疫毒邪气未除。舌象黄,脉象弦。
痢疾虚痢腹痛脉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男性。主诉腹泻伴痢疾,泻下黑色稀便夹脓液及泡沫,阵发性腹痛,里急后重,食纳差,消瘦乏力。病程自1954年8月起,持续数年。面色萎黄,脐周及下腹部压痛。辨证为休息痢,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,湿热内蕴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休息痢阿米巴痢疾脾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少腹胀满,肛门重坠,欲解不解,时下脓血。病程半年。少腹按之愈痛,所下白脓或带污血。脉举按皆滑,沉候微数。面色正常,神色不衰。
休息痢肠痈湿热下注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腹泻经年不已,苔白腻,脉沉细。病名休息痢。病因病机为中寒湿盛,痢后湿邪未清。望诊见苔白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腹泻经年,时见赤白。切诊见脉沉细。中医证型属中焦虚寒,虚实夹杂。
休息痢脾胃亏损湿邪未清中焦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,主诉腹痛、大便黏液伴下坠感,病程一年。中医诊断为休息痢。证属中虚湿滞,寒热夹杂。舌澹苔薄黄,脉弦缓。矢气频作,倦怠乏力,食少。
休息痢中虚湿滞寒热夹杂倦怠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女性,主诉下利脓血,日7~8次,伴里急后重及腹痛,病程自1962年8月起,反复发作,近2月大便3~5次,夹粘液,有后重,纳差,胃胀,嗳气,性情急躁,小便少而黄,尿道有刺激感,睡眠不佳。中医诊断为痢疾(二),辨证为脾胃不调,肝胆热郁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两关弦细。
慢性痢疾脾胃不调肝胆热郁胃胀
查看详情 →
七十三岁,久痢,一昼夜十余行,面目浮肿,肌肤晦黑,脉沉数有力。阳邪陷入于阴。面色浮肿,舌象未详,声音低微,气味未闻,问诊见久痢不愈,病程长。脉沉数有力。
休息痢阳邪陷入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女性。主诉腹痛腹泻,大便带血,持续2年。中医病名休息痢,证型血水互结下焦。病因病机为形禀厥阴,木旺土衰,血水互结于下焦,腹中气机不利。望诊舌胖大紫暗,苔白腻。闻诊语音高亢。问诊情绪烦躁,诉苦喋喋不休。切诊脉细滑。形体偏瘦。
休息痢血水互结里急后重腹中窜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近八旬,头昏、口干、耳鸣、心悸,体素阴虚。病程自秋初患痢疾,转为休息痢,延续至次年春季,每日排便十余次至七八次,腹痛、后重,粪便带鲜红血,间有白垢。脉象如平时。诊断为休息痢,病根在大肠曲折之处,湿热蕴积,血瘀气滞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包含阴虚体质及痢疾反复。
休息痢久痢脾肾虚弱湿热蕴积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