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元+气血两虚

28岁男性,便血吐血,腹痛不能进食,病程半月,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声音低微,疲乏倦怠,四肢紫斑,舌质澹红、苔厚,脉虚芤而数,大量便血色漆黑,吐血头晕目眩。中医诊断便血,证型气血两虚,脾不统血。四诊见面色萎黄,舌澹红苔厚,脉虚芤而数,便血色黑,吐血,紫斑,声音低微,疲乏。
气血两虚便血脾不统血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。主诉婚后8年未育。腰膝痠软,心悸少寐,头晕目眩,面色皖白,健忘,食欲不振。神志清楚,面色无华,舌质澹嫩,脉象沉细。诊断为男性不育症,肾阳衰微、精液耗竭型。
气血两虚无精子症肾阳衰微精液耗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推迟伴量少2个月余。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月经不调,证型气血两虚。舌澹,苔少,脉细弱。月经推迟20天,量少深褐色,断续持续3天,无血块,夹黑色絮状物质,腹部坠痛,腰骶部酸胀,乏力,四肢指尖发冷,偶有失眠,形寒肢冷,纳差欠佳。子宫肌瘤病史4年,宫颈囊肿病史1年,2个月前行人工流产术。
气血两虚月经不调形寒肢冷腰骶酸痛
查看详情 →
5岁女性患者,主诉发烧14天伴抽风、昏迷。面色苍白,双目凝视无神,双瞳孔散大失明,项强硬,体位僵卧,病理反射阳性。中医诊断为昏迷,证型为热病后气血两伤,脑气未复,窍闭不通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气血两虚热病后气血两伤脑气未复窍闭不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主诉产后大出血及昏迷,继发腹泻、无乳、消瘦。病程6年。中医诊断为虚劳。病因病机为气血暴损,五脏俱虚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皮肤枯藁,毛发脱落。闻诊见声低懒言。问诊见畏寒发热,腹泻如水,月经不潮,乳房萎缩,腋毛、阴毛、眉毛脱落,神志迷惘,表情澹漠,二便自遗。舌澹红,苔前半光剥,后半黄腐。脉细弱。
气血两虚产后大出血虚劳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偏瘫、失语1月余。面色灰黯无华,夜眠不宁,易惊醒,乏力明显,纳差明显。舌质澹,苔薄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中风(中脏腑),证型为气血两虚,经络失荣型。
气血两虚中风经络失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,主诉腹痛、便血、吐血、不能进食。病程近半月,逐渐加重,三天前突发便血吐血,色黑量多,伴四肢紫斑。面色萎黄,舌质淡红,苔厚,脉虚芤而数。头晕目眩,疲乏倦怠。中医诊断便血,辨证气血两虚,脾不统血。
气血两虚便血脾不统血脾虚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夜间遗尿七余年,饮食不慎则胃脘隐痛,胃纳减少,腹胀,形体消瘦,精神倦怠,四肢无力,手足发凉,夜寐梦多,大便溏薄。舌淡苔白,脉细弦,尺部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,膀胱失约。病机为脾肾阳虚,下元不固,膀胱失约。
遗尿脾肾阳虚下元不固膀胱失约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28岁。月经量少,伴小腹坠痛3个月余。月经量少,色黯红,夹血块,白带多如水样,少腹坠胀,精神欠佳,纳差。舌澹,苔少,脉细弱。子宫肌瘤病史2年。中医诊断月经不调(气血两虚)。子宫附件彩超示左侧附件区液状暗区。
气血两虚月经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,主诉阳痿半年。症见勃起时间短、早泄、脾气暴躁、阴囊潮湿、下肢酸重、小便黄赤、余沥不尽、口干欲凉饮、大便不爽、睡眠差。舌红、苔黄腻、脉滑稍数。中医诊断阳痿,证型湿热下注型。病位在膀胱、肝。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,宗筋弛纵。
阳痿湿热下注肝气郁结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失眠2周,头痛1周余。现病史提示工作压力大,出现失眠、头痛、疲乏困倦、急躁易怒。舌边尖红,苔黄腻略干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,证型为肝阳上亢。病机与情志失调、肝阳上扰有关。
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阳上亢失眠头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28岁,产后二日小便不通,伴小腹胀痛、头晕眼花、精神倦怠、食纳不多、夜寐不安、大便三日未解、少腹胀满拒按。体瘦,面黄无华,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辨证为产后气血两虚,膀胱气化不利。
气血两虚产后小便不通膀胱气化不利小腹胀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23岁,月经来潮伴头痛1天。月经来潮异常,经色鲜,胸闷,气短,恶心,腹痛,泄泻。崩漏(功能性子宫出血)。脾虚,统摄无权,冲任不固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缓。唇舌淡红,苔少干少泽而黄,脉细缓。
气血两虚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虚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
女,80岁,外阴部疼痛2月余,伴丘疱疹。外阴部皮肤色素沉着,散在丘疹,疼痛间作。精神少气懒言,纳差,二便调。面色淡白,舌淡苔薄白,脉缓。中医诊断蛇串疮愈后痛,证属气血两虚。
气血两虚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外阴疼痛色素沉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1岁,男性。主诉腹痛15年。病史显示曾患十二指肠溃疡,伴纳呆食减、疲乏无力,腹痛腹胀腹泻,夜间加剧。面色暗黄,精神萎靡,语言无力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而紧。压痛反应涉及中脘、关元、合谷、足三里、内庭、地机、阳陵泉、公孙。诊断为腹痛(十二指肠溃疡)。病因病机为久病气血两虚,中阳不振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郁阻中焦。
气血两虚十二指肠溃疡中阳不振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崩中,病程十日。面色白,声音低,呼吸微,脉象微细,大汗淋漓。病因情志不遂复加暴病,致气血逆乱,阴阳失衡,血不宿经而逸出。血失过多,血脱气耗。
气血两虚崩中气血逆乱阴阳失衡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44岁。头晕,月经周期延长,月经量不一,头痛,失眠,心悸,气短,神志虚怯,触事则心神不宁,脘阻,头晕目眩,稍劳则眩晕欲呕,口苦胸闷,乳房发胀,左胁部有蚁行感。脉弦滑,舌质红苔白。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。中医病名为更年期综合征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见舌质红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晕、月经异常、头痛、失眠、心悸、气短、神志虚怯、脘阻、眩晕、口苦、乳房发胀、左胁蚁行感。切诊脉弦滑。
气血两虚更年期综合征心气不足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女性,主诉疲乏无力、失眠、食欲不佳、胃痛、呕吐、头晕、头痛,病程约4年。面色黄灰,舌红无苔,脉沉缓无力。皮肤可见针尖样瘀点。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。
气血两虚血小板减少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。主诉便秘20余年,大便干燥难解,用力便血,周身酸软,倦怠无力,头晕目眩,心悸乏力。面色白无华,舌质澹,脉细弱。辨为气血两虚型便秘。
气血两虚便秘头晕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主诉为神志迷惘、表情澹漠、形体消瘦、腹泻不止、二便自遗、毛发脱落。病程6年。中医诊断为虚劳。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暴脱,复感外邪,重虚其体。望诊见面色萎黄、皮肤枯藁、毛发脱落。舌象澹红,苔前半光剥,后半黄腐。脉象细弱。问诊见形寒肢冷、无乳、月经不潮、乳房萎缩。切诊见脉细弱,心音低钝,血压偏低。
气血两虚虚劳脾肾阳虚心悸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