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4岁,女性。四肢关节疼痛1年余,手足指、趾弯曲,小关节肿大,痛有定处,遇寒痛增,不可屈伸,局部烦热,纳少体怠,生活不能自理,二便欠调,全身轻度浮肿。中医诊断为虚痹。病因风寒湿犯于肌腠,中阳日虚,外邪日盛,风寒湿流注于筋脉关节,阻遏经隧。脾阳不升,运化水湿失常。面色萎黄,舌质淡,舌苔白腻,脉沉细无力。
类风湿性关节炎虚痹风寒湿邪气血运行不畅
查看详情 →
20岁男性,突发寒战高热,头身酸楚,脐周疼痛阵发性加剧,呕恶,泻稀水,近十天排暗红色血便,病程二十余天。舌质红,苔黄白而腻,脉弦数。诊断为邪居膜原,表里分传,正邪争持。腹部压痛、肌紧张及反跳痛,便潜血(++++)。
急性坏死性小肠炎邪居膜原表里分传正邪争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右胁痞胀不适。舌暗红,苔薄黄腻,脉细弦。B超提示胆囊结石、胆囊炎、胆囊壁胆固醇结晶、右肾囊肿、左肾高回声结节。中医病名胁痛,证型肝气不舒,病因病机肝气郁结。望诊舌暗红,苔薄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主诉右胁痞胀。切诊脉细弦。
右胁痞胀肝气不疏胆囊结石胆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二十余岁,体质虚弱。偶头疼,身体微热。脉人迎脉盛,他脉俱弱。饮食停滞,误汗太过,真元亏伤。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未提及。脉象微。病因病机为误汗太过,真元亏伤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真元亏伤。
饮食停滞真元亏伤误汗太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。下痢,完谷不化,噤口不食,身热烦躁,欲卧水中。目睛红赤,肛门如烙,舌苔厚起刺,舌质澹白而滑,脉洪大无力,重按则空。脐腹轻抚则热,重按则冷,上热下寒,属虚寒痢疾阳欲脱亡之候。
痢疾危证虚寒痢疾阳欲脱亡洞泄不止
查看详情 →
28岁男性,寒热、腹痛、腹泻、赤白脓冻、里急后重、肛坠不爽、胸闷、食少恶心、恶寒发热、汗少、肢体酸痛。痢疾,证属湿热积滞内阻,大肠传导失司,风寒外束。面色萎黄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大便常规见脓细胞、红细胞及吞噬细胞,大便培养见宋氏痢疾杆菌。
细菌性痢疾湿热积滞大肠传导失司风寒外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愤郁,内病忧劳,百感致疾。初发寒热,属少阳之症。脉数而大。病因七情内伤而外感乘之,伤厥阴而感少阳。治疗失误,不问经络而溷表之,三阳俱敝,邪入二阳,伤及三阴。病程未明。
愤郁少阳之症七情内伤伤厥阴
查看详情 →
女,44岁,隔日发寒热,类似疟疾,头痛口干,周身酸楚,汗出甚多,倦怠无力,病程一周。营卫不调,表里失和,时届秋日,感受风寒,素体不健,正气不足。面色苍白,舌苔薄白,脉弦细。声音低微,气味无特殊。症状描述包括寒热、头痛、口干、周身酸楚、汗多、倦怠。脉弦细。
疟疾营卫不调表里失和风寒外袭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,每月发作呕吐,先吐水后吐食,病程一年多,近半年加重,一月二至三次,发作时粒米不进。胸胁苦满,时欲呕逆,口苦,精神困乏,胃纳甚差。舌薄苔,舌质边微红,六脉弦细。辨证为足少阳胆经证,属半表半里少阳中风,枢机被郁,下克脾胃而呕吐。病前发寒热,邪并于阴阳所致。
呕吐少阳中风枢机不利
查看详情 →
女,19岁,右下肢隐痛连髋,寒热,食纳减少,身困乏力,行走不便,夜间痛甚,啼哭不止,面色憔悴,气短懒言,呻吟不止,跌跛难行,皮肤甲错,潮热盗汗,小便短赤,大便干燥,渴不欲饮,头昏心悸,食纳不佳,月经未潮,患部坚硬如石,右髋关节挛缩畸形,皮色暗青,脉细数,舌质红,苔薄白,诊断为附骨痰,证属肾阳不足,寒湿困脾,肾阳不运,脾经气滞寒凝而成。
右下肢痛肾阳不足寒湿困脾脾经气滞
查看详情 →
二十余岁,发寒热,间日一次,咳嗽,微喘,身疼,头眩晕,饮食渐减,肢体软弱,心中动悸,身困动,手足搐搦,粒米不进,心跳神惫,卧不能起。脉象搐搦无定,面色白而微黄,舌苔薄白而润有水气,体瘦,皮肤尚润。寒热均在于支阴日,逢阳日则稍安,可略进米饮。水气入经络故搐搦振颤,水气凌心故动悸头眩,时久又为药误,故阳气衰微,神疲倦怠。
水气病阳气衰微神疲倦怠水气凌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要症状为牙床肿痛、身发寒热。证型为风火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病因病机为风火之邪侵袭。
身发寒热牙床肿痛风火
查看详情 →
男,32岁,咳嗽,咳甚则喘,吐白沫无痰,病程十余日。咳嗽,病机为外受风寒,内停饮冷,寒水射肺。舌无苔而润,脉浮数,一息五至强。
风寒犯肺痰饮内停寒水射肺邪热复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主诉喉痈每春发作,今又发作。肿痈位于右厢,妨碍吞咽,头向右偏,身发寒热。脉浮滑而数。中医诊断为喉痈,病因病机为内在之痰热上升。舌苔已化,脉转平静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,切诊提示浮滑而数脉。
喉痈痰热上升肺热肝火
查看详情 →
72岁女性,寒热往来,面目、全身俱黄,腹痛,呕吐,便秘。黄疸。湿热内蕴,胆气不通,肝气横逆犯胃,胆汁外溢。面色晦暗,舌苔黄腻。声音低微,有湿热之气。脉弦数。
胰头癌黄疸湿热内蕴胆气不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体质骨小肉脆,质本素虚。冬间偶涉烦劳,不饥不寐,心无把握,夜汗耳鸣。左寸甚动,两关弦滑苔色腻黄。心肝之火内燔,胃府之气不降,阴亏固其本病。两脉上溢,左兼弦细,口渴无苔。真阴久虚,风阳上僭,冲嗽不已。
心肝火盛阴虚内热夜汗耳鸣干咳无停
查看详情 →
李氏妇,胸胁大腹作痛,谵语如狂,症状于寅、卯、辰时稍轻,午后及夜痛甚。原有痰火头疼牙疼,经行三日后头痛发寒热。情绪自悲自哭,痛时欲奔窜,剧则咬人,小水直下不固,喉哽哽吞药不下。左脉弦数,右关脉洪滑。病属血分,病因热入血室,病机为误服治疟刚燥之剂,扰动痰火,标本交作,病属少阳。
热入血室痰火扰动少阳证血分证
查看详情 →
吴,男性 感燥身痛,腹疼,恶寒 病程未明确 燥邪郁遏气机 燥邪 面色无华,舌红少津 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 症状包括感燥身痛、腹疼、恶寒,病程未明确 脉细数
感燥腹痛燥邪郁遏阴液未回寒热错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,主诉咳嗽2月。病程2月,起因于4月初受凉,出现头昏头痛、阵发寒热、咽痒咳嗽、周身酸痛。现咳嗽阵作,伴气促,痰少难咳,咳时面红多汗,口干,大便不畅。舌红,苔薄微黄,脉数。证属肺气不宣,肺胃蕴热。
咳嗽外感肺气不宣肺胃蕴热
查看详情 →
跌打金创,面目浮肿,发寒热。破伤口进风。面色晦暗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外感风邪,风寒袭表,气血壅滞,郁而化热。
破伤口进风面目浮肿寒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