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0岁,晨起腹痛泄泻,病程20余年,天气阴寒或饮食不节时加重,发作于平明,腹痛少腹急,粪便夹黄色粘冻,后重肛坠,面目肿,四肢麻,关节酸痛,头昏失眠,胃纳不香,脉濡,苔薄,证属脾虚气陷,湿积逗留,虚中夹实,舌质正红,苔薄,微呈气营交伤之象。
脾虚气陷湿积逗留清阳下陷脾虚湿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9岁,男性。主诉阳痿近6年。症状包括阳痿、滑精、精液清冷稀薄、形体消瘦、面色发白、目眩耳鸣、失眠多梦、腰酸肢冷、两胫酸重、少腹冷、小便频数清长。舌体瘦薄、舌质澹红、苔薄白。脉沉细尺部无力。诊断为肾精亏损,肾阳不足。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,肾阳亏虚,命门火衰。
阳痿肾阳虚精液清冷形体消瘦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50岁。大便带脓带血3年,大便质稀,夹带脓血,每日10余次,肛门灼热,里急后重,腹痛则便,便后痛缓,纳呆食少,尿黄尿频。舌红,苔白厚,脉沉弱。诊断为肠澼,证属脾虚湿热证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日久,湿浊积滞,郁而化热,败血腐肉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脾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6岁,男性。主诉排尿不畅、右腰部疼痛、排尿滴沥不爽、少腹胀满、面浮肢肿、便溏不实。舌淡,苔薄白,脉细缓。诊断为肾阳虚惫,膀胱气化不利。
前列腺肥大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腰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3岁。主诉为崩漏、头痛、浮肿、纳呆、踡卧、失寐惊悸、气短神疲、肢软腹冷、恶寒身痛。病程较长,自1971年起反复发作。面色苍白,形容憔悴。舌质淡,苔白滑,根部微腻。脉沉而微细。中医病名为崩漏,证型为太阴少阴证。病因病机为脾肾虚寒,阳气不振,血失统摄,阴寒内盛。
功能性子宫出血失血性贫血太阴虚寒少阴阳衰
查看详情 →
女,阴户痛连关元,痛时面青昏厥,形如尸,病程初起一日夜,厥二三次,渐至日夜十数次。中医病名:阴痛,证型:肝肾亏损证,病因病机:肝肾亏虚,阴寒乘虚而入,病位在肝肾督脉。望诊:面青,舌象未提。闻诊:未提。问诊:昏厥时牵被检衣,下体畏寒。切诊:脉象未提。
命门火衰阴户痛关元痛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结婚3年未育,精液乳白色,每毫升精子数少于0.4亿,伴头晕畏寒、腰酸乏力、食欲不振。证属脾阳不运,肾元亏损,命门火衰。望诊面黄消瘦,舌质澹少苔,脉细缓无力。
命门火衰无精子症脾阳不运肾元亏损
查看详情 →
女,6个月,发烧,泄泻乳食不化之稀水粪,日十余行,目陷声低,腹痛转筋,夜啼不休,额汗出,面白唇青,神极怠,肢凉,脉细无力,舌淡苔白,指纹淡。泄泻伤阳,真寒假热,命门火衰。面色面白,舌淡苔白,脉细无力。声音低,肢凉,神极怠,额汗出,目陷,腹痛转筋,夜啼不休。脉细无力。
命门火衰泄泻伤阳真寒假热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女性,反复经间期出血半年。主症为经间期出血,出血量少色淡质稀,伴神疲体倦、气短懒言、食少腹胀、大便溏、腰痛腰冷、夜尿频、面部生斑。舌淡苔薄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经间期出血症,证型为脾肾阳虚症。病位在脾肾,病机为脾肾阳虚,气虚血弱,冲任不固。
经间期出血脾肾阳虚舌淡苔薄脉沉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主诉舌尖部溃疡疼痛,呈烧灼样剧痛,病程长达10年,症状反复发作。形寒肢冷,食纳欠佳,口干口苦,胃脘部不适,腰酸痛,失眠多梦。舌质红,苔薄黄,边有齿痕,脉细无力。舌尖部可见直径约1.5cm溃疡,表面黄白色,周边鲜红,肿胀明显。证属脾胃伏热,肾阳不足。
脾胃伏热肾阳不足舌尖溃疡口干口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尿频数已10年,病程较长。脉沉细迟,舌苔薄白质澹。中医诊断为消渴,病机为肺肾肝阴虚,脾肺阳弱,命门真火衰微。证型属肝肾阴虚,脾肺阳弱,命门火衰。舌澹苔白,脉沉细迟。
命门火衰消渴肝肾阴虚脾肺阳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个月,腹泻10余日,水样便,日10余次,伴发热、呕吐、精神差,舌红苔中部白腻,脉滑,胃肠积滞。
虚劳证脾肾两虚脾阴不足肝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女性,反复腹泻2年余,加重6月,消瘦,面色无华,水样便日十余次,眼冒金花,怕冷,纳差,胃痛,心慌,手抖,夜尿频,睡眠差。舌暗澹,脉虚弦。中医诊断腹泻,证属脾肾阳虚,湿困中焦。
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肾阳虚湿困中焦心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主诉甲状腺功能减退3年,眼睑浮肿,下肢浮肿,腰痛,神疲,头晕,纳食不馨,大便秘结,小溲不多。舌淡红,苔薄黄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肾亏虚,气血不足,水湿不化,气阳虚亏。病机为脾肾阳气虚衰,气化失司,水湿留滞。
甲状腺功能减退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水湿不化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腹泻一年余,黎明前少腹胀满隐痛,便后坠胀缓解,大便稀溏,伴无力、纳呆,情志不舒加重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证属肝气盛,脾气虚。
五更泄肝气盛脾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儿1岁,腹胀腹泻3个月,大便清彻溏薄,完谷不化,肠鸣腹痛,1日8~9次,食少纳呆,尿利色白,日渐消瘦,精神不振。舌苔白黄而腐,指纹浅红隐隐。证属脾肾阳虚。
脾肾虚腹泻食少纳呆完谷不化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70岁。小溲艰涩,滴沥不畅,夜间较甚,遇寒加重。面色无华,神疲乏力,腰困腿酸,四肢欠温,畏寒怕冷,头昏耳鸣。舌体胖,苔白滑润。脉沉迟细弱。中医诊断:命火衰微,气血不足。
前列腺肥大命火衰微气血不足腰困腿酸
查看详情 →
男,35岁。阳事举而不坚,坚而不久,乍交即泄,精液清稀,形瘦肌削,耳鸣如蝉,发稀齿摇,阴股潮湿,五更腰酸,尿频失控,精神疲困。舌淡,苔润,脉细沉。中医诊断为肾精亏虚,元阳不足,阴阳俱损。病机为命门火衰,宗筋失养。
阳痿不举肾精亏虚宗筋失养元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恶风畏寒5年余,病程自1995年起。主要症状包括恶风畏寒、寒从内出、受风后头痛汗多、精神倦怠、动则汗出、纳差腹胀、口干喜热饮、寐差、小便量少、大便秘结。月经量多色淡,十余天方净。舌淡嫩、边有齿痕、苔薄白,脉沉无力。中医诊断为中土亏虚,后天累及先天。病因病机为长期饮用寒凉绿豆汤,致中阳挫损,阳虚寒自内生,形成恶性循环。
中土亏虚卫阳失固中阳不足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腹痛时胀,得食身重,时愈时发,渐次而甚,足跗浮气,通身浮肿,腹皮胀满,腹中鸣响,上气喘急,胸前塞紧,食饮不运,左肾睾丸吊痛。中医病名属单腹胀,证型为阳气衰微,病因病机为阴气盛,阳气失司,土被浸润泥滑,肾阳为阴所迫,无根之气上奔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腹痛、胀满、喘急、食饮不运、睾丸吊痛,切诊见脉有和缓之意。
命门火衰腹胀证肾阳虚土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