嗳气+气滞+血瘀+肝郁气滞+气滞血瘀

患者49岁,女性。主诉发作性心慌10余年,加重1年。心慌、乏力、胸闷、气短、纳差、嗳气。面色晦暗,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心气不足、肝脾不和。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、情志不遂、喜食咸味,导致心脾虚弱,气血亏虚,气滞血瘀,心脉不畅,肝脾不和。
气滞血瘀心气不足肝脾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主诉脘腹胀满、倦怠乏力、形体消瘦、厌食油腻、恶心、食欲不振、小便黄、轻微腹泻。舌质暗红,舌边有齿痕及瘀点,苔白厚,脉弦细。精神萎靡,面色晦暗,腹部微隆起,右肋下叩击痛,胸部蜘蛛痣,手掌潮红。乙肝家族史。肝功异常,乙肝血清五项阳性,腹部超声提示慢性肝病、门脉高压、脾稍大。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,气滞血瘀,湿热痰聚,络脉受阻。
气滞血瘀慢性肝病肝郁脾虚湿热痰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女性,颜面、眼睑、四肢反复水肿5年,加重5天。主症为水肿,伴心烦急躁,口渴欲饮,双乳头疼痛,嗳气不畅,小便黄。舌淡边尖红,苔薄白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水肿,证型为肝郁气滞,水湿内停。病机为肝郁气滞,水湿内停。
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特发性水肿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7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胀痛2年,加重1个月。现症见胃脘胀痛,餐后加重,嗳气,体乏无力,夜间入睡困难,易醒。面色萎黄,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胃痞(气虚血瘀证)。病机为脾胃虚弱,气血郁阻。病程2年,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,病理提示胃窦部黏膜腺体萎缩,轻度肠上皮化生。
气虚血瘀胃痞舌质暗红苔薄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女性。左侧胸胁部隐痛1月余,加重10天。情志激动时痛剧,胸闷,善太息,纳呆,脘腹胀满,口干欲饮,大便干。舌红苔薄黄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胁痛,证型为肝阴不足。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、肝气郁结、肝阴耗伤、脉络失养。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薄黄、脉细弦,症状包括左侧胸胁部灼痛、痛点固定、遇劳尤甚、情志激动时痛剧、胸闷、善太息、纳呆、脘腹胀满、口干欲饮、大便干。
气滞血瘀胁痛肝阴不足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35岁,胃脘胀痛10余年,胃脘胀痛以胀为甚,食后易痛,嗳气频频。胃脘痛,肝郁气滞,瘀阻胃络证;胃溃疡。舌黯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
肝郁气滞胃溃疡瘀阻胃络胃脘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。主诉胃痛十余年,遇寒凉或恼怒诱发,连及左胁及背部,伴气上逆、呼吸困难、四肢厥逆、纳呆。面色萎黄,舌澹红、苔薄白,脉左小弦、右关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属肝郁气滞,肝失条达,克土致纳呆,气滞血瘀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澹红、苔薄白。闻诊嗳声不止。问诊有胃痛、纳呆、四肢厥逆、气上逆、呼吸困难。切诊脉左小弦、右关无力。
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胃痛中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,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3年,加重10天。刻下症见心前区剧烈疼痛,每日发作3次,伴心慌、胸闷、气短、乏力、烦躁失眠、两胁胀满、纳差嗳气。面色晦黄,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证属气虚血瘀,寒凝血脉,胃失和降。
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寒凝血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男性。主诉脘腹痛已4年,痛时攻冲不定,向上则呕恶不能食,向下则后重欲便,得热稍可缓减。舌红,舌边青紫,脉沉细弦,有结涩之象。中医病名胃痛,证型气郁血瘀,病因病机为怒必伤肝,气郁血瘀,生冷害胃,肝木乘侮,肠胃气机逆乱。望诊舌红,舌边青紫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脘腹痛、呕恶、不能食、后重欲便、大便涩滞、小便利。切诊脉沉细弦,有结涩之象。
气滞血瘀胃痛肝气郁结脾胃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朱某,男,47岁。胸腹壁条纹状物,刺痛、胀痛,持续一年余,痛势加重,伴有发热感,胸闷、嗳气。舌苔薄黄,脉弦。证属恶脉,病机为肝郁气滞,气血不畅,瘀血停积。面色正常,舌象薄黄,脉象弦。症状描述包括固定痛、发热感、胸闷、嗳气。脉象弦。
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血栓性静脉炎脉络瘀阻
查看详情 →
赵某,27岁,女性,主诉月经不调,量少有血块,色黑,烦躁,腹下坠,睡眠不适,纳食不香,病程2年。舌红少苔,脉弦数。证型为肝郁气滞。
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肝气郁结烦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,主诉心前区闷胀时痛2年,加重2个月。左胸憋闷,时有刺痛,气短,乏力,头晕,大便干结3日一行,胃脘胀满,嗳气,心悸。舌质澹红,苔黄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为气滞血瘀,腑气不通。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,气滞血瘀,肝胆气郁化热,横逆乘土,腑气不通,纳化失常。
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胸痹腑气不通
查看详情 →
23岁 女性 经素不调 腹痛 胸膺腰胁胀痛 病程两年 肝失调达 气滞失畅 脉弦而涩 舌质红 薄苔
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嗳气呕恶月经不调
查看详情 →
吴某,23岁,女性。主诉经素不调,或前或后,经行少腹胀痛,连及胸膺、腰胁。脉弦而涩,舌质红,薄苔。情怀忧郁,脘闷纳少,嗳气呕恶。中医诊断为肝失调达,气滞失畅。病机为肝失疏泄,血海失司,气滞血瘀,冲任脉络不利。
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肝气郁结脾胃失调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慢性胆囊炎3年多,脘胁疼痛牵及肩背,嗳气不舒,有时呕吐不食。弦滑脉,薄白舌苔。肝郁气滞,胆气不利。脘胁疼痛,气滞久不愈,邪入络。
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慢性胆囊炎胆气不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阴门痒痛,黄白带多,病程一年,形寒怯冷,下部尤甚,头眩目花,面浮肢肿,腰酸膝痛,性情急躁,五心烦热,心悸寐少,胸闷太息,嗳气泛恶,小溲黄热而不畅,面色苍黄,目下灰暗。中医诊断为肝经郁火证。病因病机为肝失条达,气滞血瘀,郁久化热,湿热下注,灼伤阴液。望诊见面色苍黄,目下灰暗。舌象未提及。闻诊见声音无异常。问诊见症状广泛,涉及情志、体征、排泄等。切诊见脉滑数。
气滞血瘀嗳气泛恶肝经郁火证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主诉带下3年,伴少腹胀痛、泛恶纳呆。病程较长,形体丰厚,神倦嗜卧,面白痰多,带下粘秽量多,食少脘闷,嗳气不爽,小腹坠痛,大便不实。妇科检查示舌质胖澹,苔白滑腻,脉沉滑。诊断为带下病,证属肝郁脾虚,痰湿下注胞宫。
气滞血瘀带下病肝郁脾虚痰湿下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0岁。主诉婚后4年未孕。带下3年,伴少腹胀痛、泛恶纳呆、神倦嗜卧、面白痰多、形体丰厚、带下黏秽量多、食少脘闷、嗳气不爽、小腹坠痛、大便不实。妇科检查提示子宫正常,两侧附件增厚压痛,诊为“附件炎”,月经量少色深夹血块。中医诊断为不孕症、盆腔炎。辨证为肝郁脾虚,痰湿下注。望诊见面白、舌苔白腻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带下黏秽、痰多、纳呆、神倦、腹痛。切诊见脉沉滑。
气滞血瘀不孕症盆腔炎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高某,女,68岁。主诉脐部上下疼痛,尤以子夜后多发。按脐上痛处嗳气多,按脐下痛处矢气多,胃纳一般,纳多则呕吐。苔少,舌质稍暗滞。脉率正常。诊断瘕聚。望诊见舌质稍暗滞,苔少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提示胃纳一般,纳多则呕吐。切诊脉率正常。
胃气滞肝郁气滞血瘀瘕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2岁。双侧乳房肿块2年伴疼痛,纳差、烦躁、胸闷嗳气、口干、小腹坠痛、月经量少色暗有块。舌澹苔白,脉细数。乳房肿块位于外上限及乳头周围,最大3×3cm,按之疼痛,表面光滑,可移动。诊断为肝郁气滞,气滞血瘀,积于乳房。
肝郁气滞气滞血瘀乳腺增生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