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5岁,女性,月经周期32~37天,经量少,经色暗,有血块,腰酸腹胀坠,经期加重,手足冷,舌象正常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继发不孕,不良生育史,抗精子抗体及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,基础体温上升幅度低。辨证属肾虚血瘀,胞脉凝滞。病机为肾虚致冲任失调,血海失司,经调失常,气虚血瘀致精子难通。
继发不孕肾虚血瘀胞脉凝滞黄体不足
查看详情 →
42岁男性,跌仆晕倒4小时,连续打嗝,呼吸增快,口唇及手指紫绀,舌质澹,苔白腻,脉细数。急性胃扩张。脾胃失和,气机逆乱,脾不升,胃不降,胃失传导转输功能。慢性病容,舌质澹,苔白腻,脉细数。
急性胃扩张脾胃失和气机逆乱脾不升
查看详情 →
25岁女性,经行腹痛3年,经量中等,色黯有血块,血块排出或得温则疼痛减轻,伴有胸闷、面色苍白、大汗淋漓、畏寒肢冷,经期纳寐欠佳。舌紫暗,苔薄白,边有瘀点,脉沉紧。诊断为寒凝血瘀型痛经。
痛经寒凝血瘀胸闷面色苍白
查看详情 →
23岁女性,月经期腹部剧痛反复发作5年,月经初潮15岁,周期28~32天,经期约5天,痛经自上大学以来逐渐加重,经期洗冷水浴后症状加重,疼痛放射至会阴及大腿内侧,需服止痛药缓解,月经第一天量少色暗红,第二日排出膜样物后缓解,白带量多色黄。体格检查示左附件有结节状增厚,压痛,舌苔白,脉细涩。辨证为寒凝瘀滞型,病位在胞宫。
痛经寒凝瘀滞胞宫
查看详情 →
28岁女性,经期或经前两日少腹剧烈疼痛,经血色紫夹血块。脉象沉涩。诊断为痛经。病因属行经受寒饮冷,病机为血寒凝滞,瘀血停滞胞中,经行受阻,不通则痛。
痛经血瘀寒凝少腹痛
查看详情 →
32岁女性,主诉结婚10年未生育。月经周期紊乱,经量少,色紫暗,挟血块,左小腹疼痛,尤以经前、经期为甚。面色无华,舌质暗有瘀点,脉象沉涩。中医诊断为不孕证,证型为气滞血瘀型。病因为寒凝气滞血瘀,经络阻滞,气血运行不畅,冲任失养。
不孕证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闭止6个月。病程6个月。中医病名经闭,证型血瘀气滞型。面色微青,舌质紫黯,边有瘀点,苔薄白,脉沉涩。精神忧郁,胸胁胀满,少腹胀痛,嗳气太息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,饮食生冷,导致气滞血瘀,经脉阻滞。
经闭情志抑郁血瘀气滞寒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量多多年,此次行经20余日不止,量多有血块。症见头晕、乏力、小腹痛、大便溏,1日1~2次。舌澹,苔白。脉滑数。病在太阴经,经络诊察见太阴经、厥阴经异常。中医病名急性崩漏,证型以脾虚为主。病因病机涉及脾虚失运,气血不固。
崩漏脾虚便溏舌质澹
查看详情 →
男,70岁,腹泻伴进行性消瘦6月余。形体消瘦,精神倦怠,语音低微。舌体胖大,舌质暗,有舌缨线,苔薄黄。脉弦滑。地机穴凸起明显,按之坚硬,满布瘀络。嗜酒、吸烟史。中医诊断伏梁,肝郁脾虚并气滞血瘀型。
胰腺癌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消瘦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全身红色风团,瘙痒剧烈,病程1年。瘾疹,脾胃湿热证。舌暗红,舌体胖边有齿痕,苔黄腻,脉滑数。口黏,口中异味,腹胀,纳差,寐欠安,大便稍溏。
瘾疹脾胃湿热舌苔黄腻脉滑数
查看详情 →
25岁女性,7个月未来月经,初潮12岁,冬季偶尔停经,无其他症状。全身酸困、盗汗、疲乏无力。两颧红,舌净无苔舌尖红,唇干,爪甲枯,脉沉细无力。妇科检查示子宫发育不良,后倾。中医辨证为先天不足,饮食失调,脾肾两虚,血海空虚。
闭经脾肾两虚血海空虚
查看详情 →
70岁男性,右侧面肌抽搐3年。脉弦滑,舌苔白腻。证属高年肾虚,肝失滋荣,厥阴风木之气横逆窜扰阳明颊筋,乘侮脾土,脾胃失和,中土不运,气火上冲。既往有高血压史,大便溏薄。
右面肌痉挛肾虚肝失滋荣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35岁,女性。腰腹冷痛多年,孕后流产2月。月经量少,40天一行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腰腹冷,乳胀。子宫后倾,宫颈糜烂(中度)。手少阴经、手太阳经、足太阴经、足太阳经异常。太阴经、少阴经为主要病经,累及奇经八脉。足太阴经、冲脉、任脉异常。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
自然流产冲任亏虚肾阳气虚子宫后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3岁,男性。双足红肿疼痛半月,行走不利。湿热痹阻。双足红肿,肤温升高,足背按之凹陷。舌淡,边有齿痕,苔薄白腻,脉濡。太溪脉滑,趺阳脉弦洪。左脉濡,左脉弱。
痛风湿热痹阻足肿痛舌淡苔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1岁,女性。左膝关节痛3个月,伸腿困难,患侧膝较凉。舌苔薄白,少津,脉弦。足厥阴经、足太阴经异常,病在足厥阴、足太阴经筋。体胖身重为诱因。足太阴之筋、足厥阴之筋病候表现为足大指支、内踝痛、膝内辅骨痛、阴股引髀而痛、内踝之前痛、内辅痛等。
膝关节痛经筋异常肝肾亏虚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女性。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年。右侧颞叶、枕叶及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塞。左侧上肢手指及腕关节屈曲,肘关节屈曲并旋前,肩关节内收,膝关节痉挛性伸直,足内翻下垂,脚趾屈曲。舌象未见描述,脉象未见描述。
脑梗塞后遗症肝阳上亢风痰阻络筋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闵某,27岁,痛经2年,加重3个月。小腹胀痛,阵发性如刀割,经量少,血色紫黑有块,胸胁作胀。形体消瘦,舌紫暗,脉沉弦而涩。诊断为痛经,辨证为气滞血瘀。
痛经气滞血瘀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0岁。发热、腹痛、泄泻2天。精神困倦,口干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病程短,饮食不慎致痢疾,出现发热、腹痛、里急后重,每日下红痢20多次。诊断为细菌性痢疾。病因属湿热内蕴,病机为湿热下注,壅滞肠腑。
痢疾湿热里急后重腹痛
查看详情 →
18岁女性,行经时腹痛3年余。月经行经腹痛,每次月经前腹痛,经行不畅,红暗紫成块,经行后缓解。面色黄白,形体消瘦,舌淡苔薄白,脉沉涩。痛经(月经不调),虚寒型。病因病机为寒邪入络,客于胞宫,经血寒湿所凝,运行不畅。
痛经虚寒型寒凝血瘀胞宫受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带下10余年,近1年加重。带下黄白或赤白相兼,小腹坠胀疼痛,按之痛处固定不移,脐正下方偏左可触及坚硬包块,腰骶酸痛,月经愆期,经前腹痛。中医诊断瘕,证属气滞血瘀,冲任不通,带脉失约,聚而成积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卵巢囊肿气滞血瘀冲任不通带脉失约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