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27岁,泄泻半年余。大便稀溏,无臭味,腹胀腹痛即泻,腹部发凉,饮食及睡眠尚可。舌淡苔白,脉弱。泄泻,证属脾虚泄泻。
大便稀溏泄泻脾虚泄泻腹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3岁,男性。主诉左腿软弱、左侧肢体麻木、灼痛。病程自1974年发现高血压,1976年4月出现语言蹇涩,5月20日起出现左侧肢体症状。中医诊断脑血栓形成,证型中络之证,病机为脉络阻滞,血行不畅。望诊见伸舌偏向左侧,舌象未提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示夜寐不佳,血压升高,眼底动脉硬化,白细胞升高,胆固醇升高,肝界稍大。切诊未提脉象。
大便稀溏高血压脑血栓脉络阻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49岁,腹泻1年余,大便稀溏,完谷不化,腹痛即泻,泻后痛缓,下腹坠胀,面色不华,畏寒肢冷,食少纳呆,头晕目眩,腰膝酸软,受凉、饮食失宜、劳累加重。泄泻,脾阳不足,命门火衰。面色不华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腹部压痛,结肠充血水肿,乙状结肠散在小出血点。
大便稀溏泄泻脾阳不足命门火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女性,主诉常流脓涕、双鼻呼吸不畅伴流脓性涕反复发作不愈8年余。中医病名慢鼻渊,证型脾肾阳虚,痰湿瘀阻,息肉窒窍证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不能温化水湿,痰湿瘀血内生,结聚窦窍,日久变生息肉。望诊舌淡而胖嫩,边有齿痕,边尖散在瘀点,苔白较厚偏腻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体倦易乏,肢凉腰酸,口澹乏味,食纳较差,头昏耳鸣,时觉前额胀痛,夜寐不安,夜尿较多,时有大便稀溏。切诊关脉滑,尺脉沉细弱,以右尺细弱尤为明显。
大便稀溏慢性鼻鼻窦炎脾肾阳虚痰湿瘀阻
查看详情 →
11岁男性,咳嗽3天,哮喘10余日。咳嗽痰白而黏,胸闷,气促,哮鸣,形寒神倦,食少不思饮,面浮呈满月状。脉浮紧,舌晦暗而青,苔白腻。肺寒饮盛之寒哮。脉沉滑而细,舌淡夹青,苔白滑。阳虚阴盛,饮邪未尽。
大便稀溏支气管哮喘肺寒饮盛阳虚阴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胃脘痛,病程较长。主诉胃脘胀痛,痰嗽纳差。诊脉两寸濡弱,两关滑,两尺洪大。中医病名胃脘痛,证属痰热互结于中焦,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,郁火乘胃,肝胃蕴热,炼液为痰,上犯于肺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有劳倦、寒气、误治史。
大便稀溏胃脘痛痰热互结肝郁化火
查看详情 →
男,75岁,发现肾功能不全20余日。腰部酸痛,下肢抽筋,口干喜饮,小便量多,大便偏干。舌澹红苔白微黄,脉弦。辨证为肝肾不足,湿热内蕴,气血运行失畅。舌黯红苔黄腻,脉小弦。辨证为肝肾两虚,浊毒内蕴。舌偏澹苔薄微黄,脉细。辨证为脾肾两虚,湿浊瘀阻肾络。舌澹苔薄黄,脉细。辨证为脾肾两虚,精微下泄。中医病名肾劳,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。
大便稀溏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肾不足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女,30岁,白带色白,质如清涕,连绵不断,面色白,纳少疲乏,大便稀溏,两足跗肿。脾气虚弱,脾虚生湿,形成带下。面色白,舌质澹红、苔白,脉象弱缓。
大便稀溏白带不愈脾气虚弱脾虚生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个月3天,反复咳嗽2月,加重伴喘促1周。主症为咳嗽、痰多、喘息、喉间痰鸣、食纳减少、大便稀溏。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,辨证为风寒闭肺。望诊见舌质澹、苔白、指纹浮红于风关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提示病程较长,精神尚可。切诊见脉搏120次/分,呼吸36次/分,双肺满布干湿啰音。
大便稀溏肺炎喘嗽风寒闭肺痰饮闭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4岁,女性。主诉为自幼体重超标,青春期后加重。现病史示身高160cm,体重78kg,腹围110cm,伴有头晕乏力、心慌胸闷、腰膝沉重、食欲不振、脘腹胀满、大便稀溏。舌质淡,边有齿痕,苔白腻。脉濡滑。中医诊断为脾湿中阻,痰浊内生。
大便稀溏单纯性肥胖脾湿中阻痰浊内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。腰部酸痛持续多年。形体消瘦,面无华色,腰椎L3_3有明显压痛点,腰部活动受限。受寒劳累则腰痛加重,得温、休息则减。夜尿频繁,尿清,大便稀溏,少腹时痛。脉细弱,舌澹、苔白。辨为肾虚腰痛。
大便稀溏肾虚腰痛夜尿频繁舌澹苔白
查看详情 →
7岁男性患者,主诉大便稀溏反复半年。大便稀溏,夹不消化食物,日行2~3次,饮食不当而加重,纳食减少,疲乏无力。舌质淡,苔白厚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脾虚湿盛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,脾胃虚弱,运化失职,水湿内生,故大便溏,纳食减少,疲乏无力,舌淡苔白厚,脉细弱为脾虚湿盛之征。
大便稀溏脾虚湿盛纳食减少疲乏无力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成年,腹部胀痛,大便稀溏,解便不通畅,肛门下重,小便黄,睡眠差,脉微浮数,舌上水黄苔,肠胃湿热气滞
大便稀溏肠胃湿热气滞腹部胀痛肛门下重
查看详情 →
68岁男性,右侧胁肋下痞块,疼痛引背,入夜更甚,脘腹胀满,纳呆,大便稀溏,倦怠乏力,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,脉弦涩。中医病名为胁下症积,证型为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,肝气郁结,气机不利,气滞血瘀,正气不足,肝脉阻塞。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,脉弦涩。
大便稀溏肝癌气滞血瘀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37岁女性,疲劳倦怠半年余。面色黧黑,神倦,眼睑浮肿,形寒肢冷,腰膝酸软,下肢浮肿,纳呆,大便稀溏,小便频多。脾肾阳虚。面色黧黑,舌质淡红苔白,脉细。
大便稀溏虚劳脾肾阳虚形寒肢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,主诉胸闷、胸痛持续半个月。胸闷、胸痛活动及餐后明显,休息后缓解,伴有浑身乏力、头晕昏沉、肩背沉困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弦滑。辨病为冠心病,不稳定性心绞痛,辨证为胸痹(痰瘀阻滞)。心电图示部分导联T波倒置。四诊见舌象暗红,脉弦滑。
大便稀溏不稳定性心绞痛痰瘀阻滞心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,主诉腹胀、乏力、双下肢浮肿伴纳差,病程月余。中医诊断积聚并发臌胀证。舌质红,苔薄腻略黄,舌边有齿痕,脉右手弦,左手细弱。主症包括头昏乏力、口苦咽干、胸闷气短、咳嗽吐痰、腹胀纳差、四肢无力、手心发热、心烦失眠、腰膝酸软、大便煳状、尿少色黄。腹水征阳性,双下肢浮肿,脾肋下3厘米,质中。
大便稀溏积聚臌胀证肝气郁结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4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胃脘痞闷17年。中医病名胃痞,证型脾虚不运,气滞湿阻。舌质黯,苔薄白腻,脉弦。症状包括胃脘痞闷,进食生冷后加重,偶有嗳气,大便稀溏,畏冷,精神萎靡,面色少华。
大便稀溏胃痞脾虚不运气滞湿阻
查看详情 →
58岁男性,主诉鼻咽癌放化疗后声音嘶哑4月余。口咽干燥,饮食易呛咳,食物易从鼻孔流出,间断性干咳,上牙床牙龈红肿疼痛,颈后部间断性疼痛,乏力,欲寐,午时全身发热,大便稀溏,夜尿频数。舌质绛红瘦小,少苔,边有瘀斑,舌下静脉迂曲,脉沉缓无力。中医辨证热毒、阴虚热瘀,少阴病肾阳虚、阴盛戴阳。
大便稀溏鼻咽癌阴虚热瘀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。主诉咽食困难,如物梗塞,食后时吐,吃辛辣之物尤重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噎膈、反胃。证型脾胃阳虚,气机上逆。病因病机脾胃阳虚,寒邪中阻,升降失调。舌淡苔薄白。脉沉细无力。
大便稀溏噎膈脾胃阳虚气机上逆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