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5岁,男性,乙肝病史。右上腹疼痛,B超、CT发现右肝占位,AFP升高。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,瘀毒内结。症状包括纳呆、乏力、自汗、盗汗、夜寐欠安。舌质黯,苔薄黄,脉弦。病程较长,术后复发,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。
气滞血瘀肝癌肝郁脾虚瘀毒内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男性,胃脘疼痛6年余。胃脘疼痛,每于饥饿或劳累时发作,痛处不移,得食稍缓。舌质暗,舌苔白根厚,脉沉弦细,按之沉滞不起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属气郁日久,痛久入络。病机为气郁及血,瘀血内阻。
气滞血瘀胃脘痛肝郁化热瘀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62岁,右腕关节肿胀、疼痛、活动受限4天。右腕部肿胀,桡骨远端压痛,骨擦音,纵向挤压痛,右腕关节呈餐叉样畸形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右桡骨远端骨折肿胀疼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男性,主症为腰痛,病程1年,1月前加重。舌质澹,舌苔黄白厚腻,脉滑数。证属邪留肌肤,湿热蕴蒸,血脉失养。病因病机为湿热蕴蒸,经络痹阻。
气滞血瘀腰痛湿热蕴蒸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女,42岁。双下肢浮肿10余年,近旬加重,下肢重滞,腰酸手胀,晨起面浮,尿少,大便日行2~3次,伴尿路感染。舌澹黄薄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肾虚湿热,气血失调。病机为肾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,兼有湿热内蕴,气血运行不畅。
气滞血瘀特发性水肿肾虚湿热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男性。主诉乙型肝炎五年,近半年因劳累出现心烦易怒、食欲不振、形体消瘦、两胁隐痛、腹中胀满。中医诊断鼓胀。辨证为久患肝病,怒伤肝,肝气失于疏泄,气滞血瘀,水湿停聚。脉弦细,舌暗红,苔薄黄。面色灰黄,两颧黧黑色,双下肢轻度浮肿,颈部蜘蛛痣,肝掌。
气滞血瘀乙型肝炎肝硬化鼓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男性,主诉发现肝癌1年余,加重1月。腹胀,时有恶心,后背痛,纳呆,大便2日未行,小便少,神清精神弱,双眼球结膜略黄染,腹膨隆,移动性浊音(+),肝区叩痛(+),舌红少苔,脉弦细。临床表现包括腹水、肝弥漫性病变、肝囊肿、腹水、左侧胸腔积液。病程较长,有肝癌病史,行肝切除术及化疗,现存在肝功能异常及脾虚湿困表现。
气滞血瘀肝癌肝脾不和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2岁,男性。腹胀,腹部膨隆,恶寒身冷,不欲饮食,胸胁胀闷微痛,尿少,大便稀溏,失眠多梦。病程1周。中医病名属肝硬化腹水。证型为脾肾阳虚,寒湿内阻,气滞血瘀。面色枯黄而黯,巩膜轻度黄染,口唇焦黑,面部及手背有蜘蛛痣,舌质紫红,苔白少津,脉沉细而弱。
气滞血瘀肝硬化合并腹水脾肾阳虚寒湿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5岁,女性。主诉孕7月余,双下肢浮肿,伴头晕半月余。主要症状包括双下肢浮肿、皮色发暗、按之疼痛、头晕头重、气短懒言、口淡纳差、乏困无力、胸胁胀满、小便短少色白、大便溏薄。中医诊断为子肿、子晕,病机为脾虚肝旺,水停瘀阻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淡胖有齿痕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提示症状广泛,涉及气、血、水三者失调。切诊脉象未明确描述。
气滞血瘀子肿子晕脾虚肝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近古稀,主诉大便干结,三、五日一行,病程五年余。舌质暗红,苔白根部微腻,脉虚细而涩。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,气滞血瘀,肠道失于温润。舌苔白而少津,脉细缓。病机属脾肾两虚,气阴未复。
气滞血瘀便秘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32岁,结婚8年未孕,月经紊乱,经期下腹胀痛有血块,块出痛减,腰酸乏力。舌黯红,边有瘀点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:全不产,证型:肾虚血瘀。病因病机:肾虚兼血瘀。望诊:舌黯红,边有瘀点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月经紊乱,经期腹痛有血块,腰酸乏力。切诊:脉弦细。
原发性不孕症肾虚血瘀月经紊乱经期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3岁。上腹部胀满不适5年余,近1月加重,伴上腹部隐痛,饥饿时明显,有时半夜痛醒。舌质澹,苔白而润,舌边有瘀点,脉沉细。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,胃气上逆。体征显示上腹部柔软,剑突下无压痛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缓。病程较长,症状持续多年,伴有胃部不适及瘀象表现。
气滞血瘀胃气郁滞胃痛胸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8岁。主诉两胁胀满痛、口苦、反酸、胸闷憋气、心烦、易怒、周身气窜、疲乏、腹胀、月经不调。舌淡红,苔白厚腻,脉弦细略数。病程6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考虑肝郁气滞,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胃气上逆。舌象淡红,苔白厚腻,脉弦细。
气滞血瘀糖尿病肝郁气滞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腹部膨隆、尿少伴发热2月余。腹部膨隆,腹壁青筋显露,面色灰黯而滞,舌边紫,苔黄腻,脉弦数。证属鼓胀,肝脾俱病,气滞血瘀,水浊停聚,蕴结化热。中医病名鼓胀,证型肝脾血瘀,湿热蕴结。
气滞血瘀鼓胀肝脾血瘀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49岁。胃痛频发,上腹部痛如针刺,食后胀痛益甚,痛时拒按,食少,大便2日1次,形体消瘦,神疲乏力。舌苔薄白,舌质紫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:中阳不振,气滞血瘀,胃失冲和。舌苔白腻,舌质暗,脉弦。舌苔白腻,舌质紫气消失,脉细弦。诊断:中阳不振,脾失健运。
气滞血瘀胃痛中阳不振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男性,反复水肿伴泡沫样尿1年,加重2个月。神疲乏力,全身水肿,腰酸腿软,双下肢尤甚,小便有泡沫,纳呆,大便溏薄,寐差。舌澹红、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水肿,证型脾肾两虚,气虚水泛。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,气化失司,水湿内停。
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气虚水泛
查看详情 →
男,62岁,大便不利,腹部胀满,排便困难,大便羊屎状,脘腹胀满,排气少,夜间腹中胀痛,伴恶心。便秘,腹中燥结、气滞血瘀证。舌红,苔黄略腻,脉弦。
气滞血瘀便秘腹中燥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、全身无力、腹胀、肝区不适、轻微作痛、大便稀、失眠、烦躁、嗳气、口苦、体重下降。病程自三月份开始,持续数月。中医病名为传染性肝炎,证型为肝肾不足、气滞血痰、心脾虚弱。望诊见舌质绛红,苔白微厚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肝区不适、腹胀、失眠、烦躁、嗳气、口苦、体重下降。切诊见脉沉细而弦。
气滞血瘀肝肾不足心脾虚弱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男性,主诉腹胀,双下肢浮肿反复发作2年余,加重20天。面色萎黄,舌淡黯而胖,苔薄白而滑润,腹胀如鼓、拒按,呈蛙状腹,双下肢高度水肿,按之如泥,畏寒神疲,四肢不温,口渴但不欲饮,纳呆,溺清白而少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臌胀、水肿,证型为脾肾两虚,气滞血瘀,夹痰夹湿。病因病机为真阳衰极,土不制水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象异常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包括腹胀、水肿、畏寒、纳呆、尿少等。切诊脉象沉细无力。
气滞血瘀肝硬化腹水脾肾两虚水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8岁。主诉小腹结痛,带下增多,色黄,病程30天。中医诊断为湿热互结,气血凝滞。面色萎黄,瘀色晦暗,舌质紫绛,腹部有12cm×14cm肿块,按压疼痛明显。妇科检查示附件右侧有肿块。病机为湿热互结,气血凝滞。
气滞血瘀附件囊肿湿热互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