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32岁,低血压症,病程3年。主诉眩晕、耳鸣耳聋、精神不振、头重如倾、畏寒肢冷、面色胱白不华、带下清稀量多、腰酸乏力。舌质淡胖,舌苔薄白,脉沉细。辨证肾阳不足、升腾乏力下陷。
头重如倾低血压症肾阳不足阳陷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、身重、倦怠自汗,病程10年,近3日突发眩晕,如乘舟车,天旋地转,动则尤甚。素体肥胖而弱,性喜偏食肥厚味,嗜烟酒。舌淡胖嫩、苔黄腻,脉滑数。中医诊断痰浊化热上壅,蒙蔽清阳。病因病机为痰浊化热上壅,蒙蔽清阳。
眩晕痰浊化热清阳被蒙苔黄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耳鸣1年,加重10天。病程1年,因劳累及失眠诱发或加重,伴眩晕、精神昏愦、左上肢麻木无力。望诊见气短懒言,舌质淡红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上气不足,不能助血上升灌注于脑。
头晕耳鸣上气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风先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头重痛,身壮热,腹痛作泄,少气懒言,起则眩晕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里重于表,病因病机为真阳素虚,本实先拨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头重痛、身壮热、腹痛作泄、少气懒言、起则眩晕,切诊未提。
头重痛起则眩晕身壮热腹痛泄
查看详情 →
女,63岁,眩晕、头昏沉、头重脚轻、站立不稳、失眠、多梦易醒、乏力、气短、胃胀、下肢肿胀。眩晕,不寐。肝肾亏虚,肝阳偏亢,肝风上扰。舌质暗红,舌尖红,苔白,舌根黄腻,脉沉弦。
眩晕不寐肝肾亏虚肝阳偏亢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患者,主诉头晕目眩、天旋地转、头重头闷、胃脘痞满、食欲不振。舌澹暗,舌苔薄白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,痰浊阻滞,升降失调。
头晕目眩痰浊阻滞中气不足升降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3岁。主诉头重不欲举,眩晕耳鸣,心里难过,上气不接下气,口微干苦,不思饮食,大便溏日2~3次,时自汗出,精神委靡。舌苔中黑边黄,脉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阳气不足。病因病机为肺炎高热后气血两虚,性交受寒致阳气受损。
肺炎气血两虚阳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反复发作5年,近1周头重如裹,烦躁失眠,小便量少。中医诊断眩晕。证型为水湿内盛,上犯清窍。舌红黄苔,双脉沉,双尺尤甚。
眩晕头重如裹水湿内盛烦躁失眠
查看详情 →
女,46岁。发作性头晕、目眩3个月。头晕以头部转动时为重,伴耳鸣、恶心、夜寐梦扰、颈部酸胀、胸闷、纳呆。舌淡,苔薄白,脉细弦。证属气虚血瘀,气血不能畅行以滋养脑髓。
头晕头痛耳鸣恶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、目眩2年余。高血压病史15年,近2年出现头痛、头昏、眩晕、心悸心烦、失眠多梦、视物不清、黑花、头重脚轻、肢体麻木、胸闷脘胀、多尿、纳呆、大便干燥。形体肥胖,精神苦闷,面色烘热潮红。脉沉弦而数,舌质红薄白苔。血压32/14.7kPa (240/110mmHg),胆固醇8.06mmol/L。诊断为眩晕(高血压病),证属阴虚阳亢。
头痛头重高血压阴虚阳亢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男性。主诉形体肥胖,喜食油腻。刻下症见头晕时作,重则视物旋转,疲乏无力,胸闷,胃口不佳,四肢困重。舌质淡,苔白腻。脉弦滑有力。诊断为眩晕病,痰湿中阻证。病机为痰湿内盛,壅塞气机,浊阴不降,清阳不升。
眩晕病痰湿中阻证痰湿蕴脾体质量减轻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头晕,头目胀痛,头重如蒙,心烦口苦,胸闷嗳气,纳差脘痞,恶心欲吐,心悸失眠,口渴不欲饮,小便黄赤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滑稍数,血压160/96mmHg,证属痰阻气机,郁而化热型
原发性高血压痰阻气机郁而化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四旬以上,主诉少腹气冲咽喉,心下悸动,眩晕头重,耳鸣,口干欲饮而呕吐,腹胀噫气,皮肉瞤动,饮食无味,大便干结,小溲赤。舌质淡少苔,水滑欲滴,脉沉细滑,手足发凉。中医诊断奔豚证,证型属七情所伤,脾土虚运,水液滞留,肝气怫郁,气机逆乱,挟水气上冲。
奔豚证肝气郁结水气上冲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女性,主诉发热1年间断不退,全身肿胀,关节剧痛。发热、关节痛、全身肿胀、头面浮肿、目不能睁、关节烦痛、头重眩晕、恶心欲吐、神志朦胧、胸脘痞闷、食少纳呆、尿少短赤、舌体胖大、舌苔灰黄厚腻、两脉弦滑兼数而有力。中医病名湿热病,证型湿热胶结。病因病机为病前伤湿内伏,复感寒邪,湿邪与寒邪搏结,郁久化热,湿热留恋,蔓延三焦。望诊见头面浮肿、舌体胖大、舌苔灰黄厚腻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发热、关节痛、全身肿胀、恶心欲吐、胸脘痞闷、食少纳呆、尿少短赤。切诊见两脉弦滑兼数而有力。
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热病湿热胶结湿郁化热
查看详情 →
45岁女性,眩晕十年,每年发作数次,眩晕头重如蒙,如坐舟车,景物旋转,动则加剧,呕吐痰涎。舌苔白腻,脉滑。证属湿痰内盛,清阳被扰。
眩晕湿痰内盛呕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。高血压二年余,鼻衄半月,头晕沉,头痛,头重脚轻,步履蹒跚,鼻衄色鲜红量多,口唾血块,心烦急躁,寐多,纳差,恶心欲吐。舌澹红,苔白,脉弦细。血压200/120毫米汞柱。辨证为血虚肝旺,阴虚眩晕,兼血热上扰,胃气上逆。
高血压肝肾阴虚血热上扰痰热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2岁。反复胸闷、心慌、头晕5年,气候寒冷时明显。胸闷、心悸、眩晕、头重如裹、肢麻沉重、畏寒肢冷、倦怠乏力、口澹、脘腹作胀、食少、便溏、耳鸣、腰酸。舌暗澹胖大,苔白滑。脉沉迟。诊断为脾肾阳虚、痰瘀阻遏证。病机为阳气不足,浊阴凝聚,血行不畅,脉络瘀阻。
心悸脾肾阳虚痰瘀阻遏胸闷
查看详情 →
眩晕、肢麻头重、痉掣忡悸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属眩晕,证型为肝阳上亢、痰火扰肺。体质气弱痰壅,病机为内风易动,挟痰火助势。面色未述,舌象未明,声音气味未提,问诊示嘈杂梗逆,脉象未详。
眩晕头重肢麻痉掣
查看详情 →
52岁男性,反复头晕1个月余,头晕阵作,伴头部胀痛、颈项不适、枕部疼痛,头重脚轻、步履不稳,体位变化或行走时自觉身体及周围物体旋转。面色晦暗无华,舌暗红、苔白,脉细涩。中医辨证为肝气亢逆,脑络瘀阻证。
颈椎病性眩晕肝阳上亢脑络瘀阻
查看详情 →
眩晕 头重 胸脘痞闷 恶心 食少多寐 肢麻 舌暗淡 苔白或白腻 脉弦滑细或弦滑无力 气虚痰阻 上扰清窍 高血压 痰浊鬱阻 气虚不运 脾运失健 气机被阻 土壅木鬱 肝失条达 鬱火上泛 痰浊肝热 痰瘀互结 胸憋闷痛 脑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
眩晕头重高血压胸闷憋痛气虚痰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