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茱萸+血瘀+头晕
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、关节疼痛、肢体浮肿、脱发、溲黄便结、五心烦热、咽干口燥、腰膝酸软、低热、盗汗、头晕耳鸣、倦怠乏力、恶风易感冒、大便先干后稀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:狼疮性肾炎。证型:肝肾阴虚、热毒炽盛、气阴两虚、脾肾气(阳)虚。病因病机:肝肾阴虚、热毒瘀血、气阴两虚、脾肾阳虚。望诊:面色不华、舌红绛或紫暗、舌嫩红或光剥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关节疼痛、面部红斑、脱发、溲黄便结、五心烦热、咽干口燥、腰膝酸软、低热、盗汗、头晕耳鸣、倦怠乏力、恶风易感冒、大便先干后稀。切诊:脉弦数、脉细数、脉沉迟。
血瘀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,月经周期29天,经量少,经色浅澹,有块,经前乳房胀,白带不多,无鼻衄。脉细数,舌苔薄黄。辨证为肾虚血瘀。病史包括宫外孕手术,右侧输卵管切除,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,孕2次,流产2次。末次流产日期1998年6月30日,末次月经日期1998年12月27日。
肾虚血瘀气滞血瘀血瘀证胞宫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舌苔灰黄,脉象右小数左弦大,四肢及腹部作胀,饮食尚可,二便正常,病位在肝,痰注癫痫。舌苔灰黄,脉象右缓左沉弦,肝火上炎,横刑戊土,头晕耳鸣,两腿痠沉。舌苔心白厚,左弦少紧右缓寸大,肝脏素郁,兼感凉邪,两胁作痛,腰部痛,大便燥结,四肢痠胀。舌苔黄浊,弦劲右缓,肝经有热,便结舌麻,身痠腰痛,头晕不清。舌苔白有津,左细右缓,左胁作痛,行动较佳,休息尤甚。脉象缓和,肝脏久郁,缘肾不能上济,头闷耳闭,四肢作胀,饮食尚可。中医病名痰注癫痫,证型肝气郁结、肝火上炎、肝肾阴虚,病因病机肝经郁热、肝肾阴虚、痰湿内阻、肝脾不和。
肝经血瘀肝火上炎肝经有热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女,16岁,主诉下肢血性红点、瘀斑、头晕、鼻衄、月经量多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:再生障碍性贫血。证型:肝肾阴伤,营血伏热,血热妄行;肝肾阴虚,络热血瘀。望诊:面容增胖,口唇生长毛须,下肢肿胀发硬,皮肤粗糙长毛。舌黄薄腻,舌暗隐紫、暗淡、暗紫,有齿痕,苔淡黄薄腻。脉细数、细滑。病机:肝肾阴伤,营血伏热,血热妄行;肝肾阴虚,络热血瘀。
络热血瘀头晕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女性。月经紊乱,淋漓不止4年,量多,色澹或深紫,夹血块,周期不规律。脉迟而缓,尺无力,舌正无苔。冲任损伤,久则成漏。气阴两伤,气滞血瘀。主诉为月经异常,病程4年。舌正无苔,脉迟而缓。病机为冲任损伤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头晕崩漏气阴两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倦怠乏力,时有头晕5年,加重3个月。倦怠乏力,时咳白痰,心情忧虑,情绪低落,纳呆食少,体重减轻,眠差,夜尿3次,大便2日一行。面色萎黄少华,舌体胖大,舌质淡暗,边有齿痕,苔薄黄,脉沉滑。中医诊断为虚劳,辨证为气血不足、脾肾两虚、痰阻血瘀、脾胃失和。
痰阻血瘀头晕虚劳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第一日少腹疼痛6年,伴头晕、恶心、出冷汗。病程6年。中医病名痛经,证型寒凝血瘀。望诊舌澹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。问诊有月经周期异常、经量偏多或少、血块、腹痛。切诊脉细。
寒凝血瘀痛经月经量少经色暗黑
查看详情 →
女,58岁,胸闷、心悸、气短、喘促、不能平卧,头晕乏力、畏寒肢冷,面色苍白、唇甲淡白,纳呆、小便短少、肢体浮肿,舌淡白,脉沉细,证属心肾阳虚,瘀血内阻。
风心病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瘀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7岁,女性。反复胸闷、胸痛10余年,加重伴气促、汗出、肢凉3日。中医诊断心胀、心悸。病程长,属虚实夹杂之证,心气亏虚为本,气滞血瘀,心脉痹阻为标。舌紫暗,苔薄白,脉弦细。后续病情变化中舌暗红,苔薄黄,脉细数、沉弱无力。病机涉及心气亏虚、气滞血瘀、心脉痹阻。
气滞血瘀头晕扩张性心肌病心气亏虚
查看详情 →
66岁男性,消渴,尿频5年,下肢发凉疼痛2日,坏疽一周。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双目视物模糊,夜尿频多,手足发凉,右足趾发凉、麻木、剧烈疼痛,右足第二三趾颜色发黑,双下肢足背动脉、胫后动脉搏动消失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消渴脱疽(阳虚瘀阻)。
消渴脱疽阳虚瘀阻四肢发凉夜尿频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头晕3年,伴昏沉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失眠多梦、记忆力下降。舌澹苔白,脉沉细。血压150/100mmHg。中医诊断为头晕。病机为脑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,脑组织低灌注。舌澹苔白,脉沉细。
头晕血瘀脑供血不足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78岁,男性。右中上腹隐痛3个月,身目发黄,身痒,烦躁易怒,双下肢浮肿,小便黄,大便二日一行。神清,精神不振,形体消瘦,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,舌边有齿痕,舌红少苔,脉弦细数。肝区叩痛(+),移动性浊音(+)。胆总管中下段癌,症瘕(气阴两虚、气血瘀滞)。病机为正虚邪实,痰浊瘀毒内生,气血运行不畅,脏腑运化失常。
气血瘀滞胆总管癌气阴两虚肝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,77岁,主诉胸闷7个月,劳累后加重,伴乏力、心悸、左手尺侧酸胀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证属血瘀痰阻,病机为久病入络,痰瘀互结,脾虚湿阻,气机不畅。望诊见舌质偏黯,苔腻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示病程长,有糖尿病史。切诊脉弦滑。患者男,63岁,主诉口周麻木1个月,伴便溏,舌苔腻,脉沉滑。中医诊断中风病,证属风痰上扰,兼血瘀,病机为脾虚痰湿,肝风挟痰,阻滞经络。望诊见舌质黯,苔腻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示头颅MRI示右侧额颞叶缺血灶。切诊脉沉滑。
血瘀胸痹心痛痰浊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70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半年,因情志因素加重5天。现病史见胸闷、气短、乏力、手足心热、头晕、耳鸣、口干、眠差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证属气阴两虚夹痰瘀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症状及病史,切诊未提及。病程半年,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夹痰瘀,心脉痹阻。
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心脉痹阻胸痹心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女性。心悸、心慌、心前区闪电式刺痛,有濒死感,头晕,眼花,耳鸣,畏寒肢冷,乏力。形体瘦长,精神欠佳,面色苍暗少华,少气赖言。舌质淡苔白润。脉迟沉细涩而弱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阳虚气弱,兼寒凝血瘀。病因病机为阳虚气弱,寒凝血瘀。
寒凝血瘀头晕眼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气弱
查看详情 →
男,51岁,头晕一天,眩晕,肾精不足,舌暗红,苔黄薄,脉弦,耳鸣,听力下降,畏冷,口臭,内热,阳虚,血瘀,肝肾不足,清窍不荣,阴虚生内热,阴虚及阳。
血瘀眩晕肾精不足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9岁,女性,主诉皮肤反复出现暗红色紫癜4年余。面色无华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滑。血小板减少,诊断为肌衄(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)。辨证为气血两虚兼血瘀证。望诊见面色无华,舌质淡,苔薄白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见头晕乏力,易疲劳,饮食尚可,二便调。切诊见脉细滑。
血瘀证头晕乏力气血两虚面色无华
查看详情 →
卜某,17岁,女,反复发作无痛性肉眼血尿2年,伴咽干、乏力、头晕、手足心热。血压正常,双眼睑轻度浮肿,咽部充血,舌红苔白,脉沉细。尿蛋白(+)、潜血(+++)、红细胞满视野。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兼湿热。
血瘀证IgA肾病气阴两虚湿热证
查看详情 →
76岁男性,主诉头晕眩、颈项胀、下肢无力,病程两个月。阵发眩晕,颈胀,腰膝酸软,下肢无力,行走不稳,记忆力下降,口淡不干,夜尿频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辨证为髓海空虚,气虚血瘀。
气虚血瘀髓海空虚腰膝酸软下肢无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女性,主诉近半年胸闷短气、头晕加重。高血压病史3~4年,血压波动在180~190/100~110mmHg,曾行子宫切除术,有心肌缺血改变。诊断为胸痹、眩晕(冠心病),辨证为气虚气滞血瘀证。查体血压155/100mmHg,心率72~74次/分,律齐。心电图示ST段及T波压低或倒置,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轻度反流,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。舌质仍较红,少苔。
血瘀胸痹眩晕气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