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牛膝+血虚+气血不足

38岁女性,产后腰痛1年,腰痛隐隐,劳累后头昏,睡眠不宁,全身疲劳。面色不华,唇色澹白,舌质偏澹,苔薄白,脉细少力。产后血虚,血虚腰痛。腰椎活动稍受限,腰骶部及腰椎3~5有叩击痛与压痛。
产后血虚血虚腰痛腰痛隐隐全身疲劳
查看详情 →
男,77岁,左臀腿痛,行走微跛,走200米即需休息,病程较长。腰椎管狭窄症,腰椎CT示L3~S1椎间盘膨出,X线片示胸椎、两膝骨质增生。左“4”字征(+),直腿抬高试验75°,左臀上部、委中压痛。左膝内侧痛,伸直受限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,声音正常,气味无特殊,脉象未提。
腰椎管狭窄症肾脾肾阳虚寒湿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8岁。左侧腰腿痛持续8个月,因受重、劳累引起。腰5棘突两侧及二臀上压痛,直腿抬高左35°,右80°。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。中医病名属腰痛、痹证。证型为脾肾亏虚,本虚标实。病因病机为脾肾不足,气血不荣,筋骨失养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及,声音正常,无特殊气味。问诊提示腰腿痛、活动受限。脉象未提及。
气血不足腰椎间盘突出症脾肾亏虚筋骨无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产后7个月出现全身关节冷痛,病程6个半月。主症为全身关节冷痛、麻木、酸楚,尤以双膝至足为重,足底疼痛呈针刺状,畏寒喜暖,遇寒及劳累时加重。舌质暗,苔薄白,脉沉细略弦。病史包括剖宫产术中出血较多,产后受寒,疲乏无力,颜面及双足微肿。中医病名为产后身痛,证型属气血虚弱、风寒侵袭。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,风寒外感,留滞筋脉关节,阻碍气血运行。
气血虚弱产后身痛风寒外袭关节冷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58岁,双下肢麻木乏力2个月余,双足下垂,不能独立行走,双手麻木,精细动作差,四肢末梢冷,双膝袜套感,纳差,大便溏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数。痿证,气血虚弱,寒湿阻滞证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数。面色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双下肢麻木乏力、双足下垂、双手麻木、四肢末梢冷、纳差、大便溏。切诊脉弦数。
气血虚弱痿证寒湿阻滞下肢麻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岁半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走路跌跤、不能站立、上肢不能抬举、不能坐。病程约1个月。中医病名为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,证型为风中经络,筋骨失养。病因病机为风邪乘虚而入,客于经络,阻塞气血,导致肌肤不仁、筋骨失养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显示病情发展过程,切诊显示脉缓,舌质正常,无垢苔。
气血虚痿证风邪入筋骨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。主诉腰痛3年,近期加重,仍可农作。腰椎间盘突出症。CT示L3/4、L4/5、L5/S1椎间盘突出。右大肠俞、秩边、承山压痛,直腿抬高左80°,右45°~60°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病程较长,属腰椎间盘突出症,病机涉及瘀血痹阻经脉,肝肾亏虚,气血不足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气血瘀滞肝肾亏虚筋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3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、心悸26天。病程26天。中医诊断心悸,证属脾肾阳虚,心脉失养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,舌苔薄白,脉虚弱无力。胸闷、心慌,疲乏无力,活动后喘气,两下肢肿胀、麻木发凉,纳食差。病史中有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关闭不全。
气血不足心悸脾肾阳虚心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,停经6个月伴腰膝酸困。形瘦,烦躁易郁,乏力倦怠,胸闷气短,腰困腿软,易掉发,纳差,寐差多梦,大便秘结不爽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辨证为气郁血滞。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,气血不足,肝郁血滞,经水不下。
气血不足闭经肝郁血滞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3岁,右侧肢体活动不利8天,舌强语謇,吞咽困难,夜眠欠安,心烦急躁,五心烦热。舌红,苔薄黄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属中风,证型为气血亏虚,痰热阻络。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,肝肾不足,痰热内生,热扰心神。四诊信息包括肢体活动不利、失眠、心烦、舌红、苔薄黄、脉沉细。
中风气血亏虚痰热内生舌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5岁,女性。主诉言语不利,右侧肢体活动不利6天。现病史示头晕、头胀痛,纳食欠香,既往有高血压病史。舌质淡,舌尖红,苔薄黄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为血虚风热、肝肾不足证。病机为气血亏虚,脉络空虚,外邪入中,风痰上扰。
血虚风热中风肝肾不足风痰上扰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心悸5年余,近1个月加重,伴失眠、耳鸣、纳可、二便调。舌苔薄,边有齿痕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怔忡,证属肝肾阴虚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,心失所养,虚阳上浮,睡眠不安。
气血不足心悸肝肾阴虚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量少3年余。月经周期正常,行经期短,甚或点滴即净。伴随症状包括乳房胀痛及性情急躁。舌象暗红苔薄黄,脉象弦细。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,辨证为肝郁血虚。舌象暗红苔薄黄,脉象弦细。
肝郁血虚气血不足月经过少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4岁。主诉腰痛1年,左臀腿痛半年,行走困难。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糖尿病病史。查体示腰5棘突左侧及左臀上压痛,直腿抬高及“4”字试验阴性。腰椎CT示L45椎间盘突出。中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。病机属脾肾亏虚,经脉痹阻,筋脉失养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气血不足腰痛腰腿痛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3岁。左半身麻木无力3个月,伴疲乏无力、气短、健忘、无精神。舌质澹,苔白。脉弦缓。辨证为气虚血瘀,风中经络。
脑梗塞气虚血瘀风中经络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28岁女性,月经未来半年,工作压力大,情绪易激动,手足不温,眠差。形体偏瘦,面色无华,舌体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诊为气血不足,肾虚血瘀之经闭。舌体澹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
气血不足闭经肾虚血瘀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。主诉两手颤抖一个多月。症状包括两手颤抖无法持物、头目眩晕、下肢痠软、入睡盗汗透衣。现病史显示咳嗽、痰白量多、气短声低、形体瘦弱、眼眶凹陷。舌质淡紫,尖二部左侧有瘀斑,苔薄白,脉细数无力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、血瘀阻络、筋脉失养。病因病机包括气阴亏虚、血瘀阻络、筋脉失养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淡紫有瘀斑、脉细数无力。
手颤肝风内动血瘀阻络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足外踝筋膜损伤,病程月余,肿胀不消,步履酸痛。舌苔薄质干,脉细软。体质血虚气弱,肝阴不足。气血两亏,肝阴不足,脾运失健,瘀凝气滞。头晕畏寒,浮肿,气血未复。肝阳上扰,头晕脑胀,泛恶肢楚。
血虚肝阳上扰气血不足外踝损伤肝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岁半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不能站立、不能坐、上肢不能抬举。病程约一个月。中医病名痿症,证型风中经络,筋骨失养。病因病机风邪侵袭,气血不足,经络阻塞。望诊舌无垢苔,舌质正常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未提及。切诊脉微数,后诊脉缓,三诊脉沉缓。
气血虚痿症风邪入筋骨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,病程旬前,因跌倒致左侧头面青紫肿痛,血不循经,气血阻滞。中医病名为头痛,证型为瘀血证。病因病机为瘀血为病,气血阻滞,脉络失养。望诊见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,脉象细。问诊提示旧有头痛病史,跌仆外伤致血溢脉外。切诊脉象细。
气血不足头痛瘀血头面损伤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