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岁男性,双目失明,病程疟疾后三年,双目失明两个月。疟疾后遗症,脾胃虚弱,元气大虚,不能运精上濡于目。脉虚而无力,重按有弦象。辨证为少阳半表半里,疟邪留于募原。面色萎黄,舌淡,脉虚弦。
疟疾后遗症脾胃虚弱元气大虚少阳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。主诉头痛耳鸣,心悸少寐,病程年余。面色泛红,神情欠舒展,口舌作干,饮食尚可,大便偏结。脉细弦略数,舌嫩少苔。中医诊断为头痛耳鸣,心悸少寐。证属阴虚阳浮,心肝肾俱病。
头痛耳鸣心悸少寐阴虚阳浮心肝肾俱病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42岁。主诉睡眠不好,鼻孔干燥流血,眼结膜充血,腰嵴酸痛,头目昏胀。脉弦数而细,舌干白不泽。中医诊断为阴虚肝旺。病因病机为肝经郁热,热甚伤阴,阴虚阳旺。望诊见舌干白不泽,眼结膜充血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睡眠障碍、鼻出血、腰嵴酸痛、头目昏胀。切诊脉弦数而细。
睡眠不好肝经郁热阴虚伤津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4岁。主诉右下肢胀痛半年余。舌体澹,苔薄白,脉弦细。腰肌紧张,右直腿抬高30°(+),后伸时有下肢放射痛。CT示腰4~5及骶1椎间盘突出8mm伴椎管狭窄。中医诊断痹证,证型为寒湿瘀阻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腰腿痛麻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主诉咳喘3个多月,昼轻夜重,痰多,鼻塞,大便秘结。中医病名哮病,证型为痰饮内郁、肝木失达、风邪外束。舌苔薄白,脉象弦紧。病程较长,属久病咳喘。病因病机涉及痰饮、肝木失达、风邪外束。
哮病痰饮内郁肝木失达风邪外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,主诉左眼睑下垂伴吞咽咀嚼无力3个月。左眼睑明显下垂,眼裂显著变小,睡眠不实、多梦,情绪与生气、心情抑郁有关。舌质稍红,苔薄白,脉弦长有力,沉取尤甚,右大于左。中医辨证为病在肝脾,证属气郁血虚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、肝血不足、肝旺犯脾,导致脾运失职,出现功能障碍。
重症肌无力气郁血虚肝脾失调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男性。主诉鼻腔灼热5年,加重1年。鼻腔灼热,头晕,头胀,心烦,耳鸣,耳痒,耳闷,视物模糊,喜食凉食,眠差,口干,项强,大便稀。舌苔薄白,脉弦紧。辨证为肝气不舒,上火下寒,后改为肝火郁结,风邪壅郁。
鼻腔灼热肝气不舒肝火郁结风邪壅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丁年,症状头大如斗,不见项,唇重及乳,色如紫肝,昏愦不知人事。脉象浮弦而数,辨证属大头瘟,邪在少阳,继而传入阳明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紫肝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程未明确记载。
大头瘟少阳证阳明热寒热往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男性。主诉腹胀乏力1年余。面色黄,小便色黄,大便干燥,烦躁易怒,胸中时堵,神疲纳差,睡眠欠佳。气血不足,肝郁痰凝,脾虚气滞。舌苔黄腻,脉弦。
血小板减少症气血不足肝郁痰凝
查看详情 →
80岁男性,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天,头昏沉,咽干口苦,不欲饮食,大便秘结三日未行。舌红暗,苔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中风,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。舌象红暗、苔黄腻,脉弦滑。头昏沉,咽干口苦,不欲饮食,大便秘结。
中风少阳阳明合病大便秘结头昏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4岁,女性。主诉左腰骤然疼痛,触摸发现左腰肿物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脂肪瘤,证型为脾不健运,肺气不宣。病因病机为食欲偏嗜,伤及太阴。望诊面色微黄,眼窝塌陷,舌质澹、苔灰裂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大便秘结,小便短清。切诊脉数短。
脂肪瘤脾不健运肺气不宣舌苔灰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2岁。主诉慢性副鼻窦炎。病程三年,因外感诱发急性发作。症状包括鼻塞声重、黄脓浊涕、前额沉闷疼痛、两眼胀困、口苦而干、喜凉畏热、小便黄赤。舌边略红,苔薄黄。脉浮弦。中医诊断为鼻渊,病机为外风内热相搏,塞闭清窍,熏蒸化毒。
慢性副鼻窦炎外风内热塞闭清窍熏蒸化毒
查看详情 →
女,31岁,下颌后张口困难半年多。张口困难,不能咀嚼,只能进流质饮食,头晕头胀,心烦失眠,恶心呕吐,口苦咽干,背困而痛。舌苔薄白,脉弦紧而数。肝郁气结,水湿不化,着于筋脉。
下颌张口困难肝郁气结水湿不化筋脉受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脾胃久衰,视听半失,气短,精神不足,体重,肢痛,大便泄,小便秘涩,脉弦。阳气衰弱,不能舒伸,伏匿于阴中。淫雨阴寒,湿多成五泄。清阳下陷,内湿留滞,致体重、肢痛、泄泻、便秘。病机为阳气衰弱,清阳不升,湿阻气机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。
脾胃久衰清阳下陷寒湿困脾湿盛伤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男性,主诉间断性大便次数增多,便溏、腹坠、便后滴血,伴牙疼、口疮、纳减、眠易醒。病程约2年。中医诊断为下痢、腹泻。证属脾肾不足,湿热内蕴,肝木侮土。望诊见舌大、色泽鲜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纳减、眠易醒,切诊见脉弦。
溃疡性结肠炎肝木侮土脾肾不足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,主诉为视听半失、气短、精神不足、体重肢痛、大便泄利、小便秘涩,病程未提及。中医病名为阴盛乘阳,证型为阳气衰弱、阴盛乘阳,病因病机为阴盛乘阳、寒湿外侵、阳气衰弱、清阳下陷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视听半失、气短、精神不足、体重肢痛、大便泄利、小便秘涩,切诊提及弦脉。
脾胃衰弱阴盛乘阳湿困泄利气短精神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2岁,女性。主诉突发右手脚麻痹、口㖞流口水、吞咽不便、言语不流利。病程为急性发作。中医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,辨证为气虚血瘀。面色灰暗,精神不振,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病因病机为年高体弱,气血流通缓慢,天气寒冷,血压偏低。
腔隙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舌质澹红苔薄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,主诉胸闷憋气间作1年余,劳累及睡眠不足时加重,时头晕头胀,时口干口苦。舌暗红,苔白腻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,证型为脾肾亏虚、阴虚火旺证。病机为脾阳亏虚,运化失职,湿浊内阻,气郁不舒;肾阳不足,水不涵木,肝肾阴亏,肝阳上扰,致头晕头胀,脉弦,寐差易醒,口干口苦。
胸痹心痛病脾肾亏虚阴虚火旺肝阳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3岁。阵发腹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,排便不畅4个月。面色黯红无泽,痛苦面容,舌红苔白,语声低微,呼吸急促,口气臭哕,呕吐物酸臭,脉弦。病因饮酒过度,嗜食肥甘厚味,致脾失健运,湿浊内停,气机阻滞。病机腹部手术损伤导致气滞,气滞肠腑气机痞塞,肠道不通。中医病名肠梗阻,证型肠腑痞结型。
弦脉肠梗阻肠腑痞结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。主诉高血压病史,右眼视力下降。高血压病程约1年,眼底出血,右眼视力0.2,左眼视力0.4。体丰,精神萎软。脉弦而兼革,搏指有力。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动脉变细呈铜丝状,动静脉比例1:2,动脉反光增强,动静脉交叉压迫,右眼黄斑出血。中医辨证为体丰气虚,气虚摄血无力,属本虚标实证。
高血压眼底出血气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