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岁未详,主诉咳血、痰腥浓、气忿后吐血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属血证,证型为肝火上炎,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致肝火亢盛。舌红苔少,脉弦急不敛。症状包括心跃怕烦、掌中汗出、舌指震颤、头晕火升、口燥作麻。
咳血肝火冲激头晕火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女性。左侧胁下隐痛、腰痛3月余,加重1周。头晕,面色苍黄,口干,不思饮水,血压160/96毫米汞柱。舌红少苔,脉沉细数。中医病名为多囊肾,证型为肝肾阴虚,兼有瘀血。胁肋胀痛,腰痛不能屈伸,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,阴虚津液不足。面色苍黄,舌红少苔,脉沉细数。
多囊肾多囊肝肝肾阴虚瘀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,主诉下嘴唇糜烂反复发作2年,复发2个月。中医病名口藓/口破,证型湿热上蒸,邪毒蓄积,气阴两伤。面色正常,舌质偏红苔薄黄,脉细弦。症状包括下嘴唇糜烂、灼热疼痛、口干、疲乏、自汗。病程2年,复发2个月。
口腔扁平苔藓湿热上蒸气阴两伤舌红苔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腰部疼痛病程2年,坐时需两手撑腿。中医诊断为脊柱结核。病因病机属肾阳亏虚,精血不足,痰瘀阻络。望诊未提。闻诊未提。问诊示腰部疼痛,病程较长。切诊未提。
脊柱结核肾阳虚血沉异常骨质密度增高
查看详情 →
女,76岁,腰痛月余,伴右大腿阵发性疼痛6天。腰痛,劳累后加重,右大腿阵发性疼痛,如火烧感,夜间加重。肝肾亏虚,正气亏虚,热毒乘虚而入阻闭经络。舌脉为征象。腰椎MRI示L3~5椎间盘膨出,L3向后轻度滑脱。腰痛(肝肾亏虚)。
腰痛肝肾亏虚夜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43岁,胃痛3年余,大便色黑如柏油。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病史。胃痛如刀割,不能进食,泛吐酸水,头晕肢冷,面色不华,神疲懒言,四肢欠温。舌质澹,有瘀点,苔厚,脉细涩。中医诊断胃痛(脾胃虚寒,胃失温养),便血(瘀阻胃络,血溢脉外)。
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2岁,女性。主诉左下肢疼痛、发凉4个月余。左足踝浮肿,左小腿踝上10cm至足大拇指处疼痛。舌澹红,苔薄白。脉弱。中医诊断阴疽,证型为气化不足阳虚兼寒,痰瘀互结气机阻滞。舌象澹红,苔薄白。脉象弱。病程4个月。
阴疽气化不足阳虚寒盛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寒热肢厥,脉沉细,舌黑面红,奄奄欲脱,阴虚阳亢,正气欲脱,病起寒热,病程较长,体虚感邪,兼挟内伤,邪乘虚陷,夏伤于暑,秋发痃疟,邪伏于阴,寒热夜作,脉转浮大,舌枯津涸,心烦内热,溲溺淋漓,面青形倦,寝食俱废,目中时见红光。
少阴下亏阴虚阳亢正气欲脱气血大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二十余岁,主诉头痛,位于左太阳穴处。痛时颜面苍白,多汗,数小时后痛渐消失,伴眩晕、耳鸣、眼华闪发及精神倦怠。面色苍白,舌象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。脉象未提及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
头痛眩晕耳鸣眼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1岁,男性。主诉胸膺部作痛6年,左小指麻木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胸痹心痛,证型属心阳不振。病因病机为心气气血大虚,心阳不振。望诊见面色白,舌澹白不华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精神萎靡,周身乏力,动则出虚汗,心中悸惕不安,心中恶寒不足之感。切诊脉沉细,偶有结脉。
胸痹心痛心气虚心阳不振周身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男性,主诉阳痿三月余,伴遗精、全身疲乏无力、腰腿酸软、小便淋沥不尽、尿中混有白浊、经常失眠。脉象两尺无力,两寸浮大。舌苔灰厚。脉气缓静,舌色正常。中医病名阳痿,证型肾气不充,病因病机肾气不充,湿热下注,脾虚下陷,心肾不交。望诊舌苔灰厚,舌色正常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阳痿、遗精、疲乏、腰腿酸软、小便异常、失眠。切诊脉象两尺无力,两寸浮大,脉气缓静,来去均匀。
阳痿遗精肾气不充湿浊下注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9岁,全身皮肤反复瘙痒,口干苦,视物不清,心烦易怒,情绪低落。面色少华,唇白色淡,舌淡苔薄白略有齿痕,脉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风疹,证属肝郁血虚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
风疹肝郁血虚舌薄白脉沉弦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胃痛9年。消瘦,纳差,口苦咽干,口干而不欲饮,胁痛,时齿衄,大便干结,手、脚心扪之灼热。舌质红少津、体瘦,脉细数。诊断为肝胃阴虚证。病机为肝胃阴虚,虚热内生。
肝胃阴虚证胃痛口苦咽干舌红少津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4岁,主诉周身皮肤风疙瘩,色红痒甚,遇风冷加重,病程一月,近七天加重。皮疹为澹红色扁平斑疹,压之退色,痒感明显,部分融合成片,伴有搔痕血痂。中医诊断为风寒㾦癗。证型为素体虚弱,兼感风寒。望诊见皮肤疹斑,舌苔薄白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胃纳不甘,月经后错而量少。切诊脉象沉缓。
风寒癗血虚风盛风寒束表风邪外袭
查看详情 →
11岁男性患者,左眼被空竹击中,病程月余。左眼视力眼前手动,前房混浊,不见瞳孔,眼底不能窥入。眼部外伤,脉络受损。前房透明,眼底朦胧可见,视力0.2;后视力提升至1.2,眼底基本正常。黄斑区残留少量色素。眼底玻璃体混浊明显吸收,周围有轻微放射样皱褶。
左眼钝挫伤前房积血玻璃体出血黄斑区损伤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极度疲乏,气短心慌,面色不华,嗜睡,畏寒,四肢不温,面浮肢肿,腰酸,发色不泽,性欲冷澹。虚劳,脾肾受损,气血阴阳俱虚,脾肾阳气不足,水气不化。面色不华,舌淡,脉沉迟。气短,畏寒,四肢不温,腰酸,发色不泽,性欲冷澹,面浮肢肿。脉沉迟。
虚劳脾肾亏虚气血不足阳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双膝疼痛,每年冬春加重,病程近5年。中医病名属痹证,证型为寒湿痹阻,病机为寒湿之邪内侵,郁结半表半里。望诊见舌质澹红,舌苔白腻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双下肢沉重疼痛,畏寒怕冷,阴雨天加重,夏季仍感寒冷。切诊见脉沉弦而细。
顽固性痹证寒湿痹阻上热下寒双腿寒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,面部麻木4年,伴头痛、心烦,情志刺激诱发。舌诊无异常,脉沉濡,后转沉弱,左尺尤弱。辨证属肝气郁结,肝木克土,阳明气郁经络不畅。
面部麻木肝气郁结阳明气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。颈前肿痛20天,伴发热咽痛,近5天加重。主症为颈前肿痛,放射至下颌、咽喉、耳后,咀嚼吞咽时加剧,伴胸闷、心悸、烦躁易怒、消谷善饥。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。辨证为外感风热、肝胃郁热。双侧甲状腺肿大,压痛明显,血沉70mm/h,血清T4降低,TSH降低。二诊后颈前肿痛减轻,心率下降,舌红苔薄黄,脉弦细数。三诊后颈前疼痛减轻,心悸消失,舌淡红苔薄黄,脉弦细。四诊后疼痛消失,血沉、T3、T4、TSH正常,舌淡红苔薄略腻。
亚急性甲状腺炎风热外袭肝胃郁热心悸
查看详情 →
18岁女性,经行小腹剧痛3年余。经前1天感小腹疼痛,经潮加重,小腹胀满冷痛,经色暗红,淋漓不畅,呈腐豆片样物下之则痛减,痛时恶心呕吐,乳房胀痛。面色晦黯,口唇发紫,舌澹暗有瘀斑,脉弦细涩。膜样痛经(寒凝气滞血瘀)。
痛经寒凝气滞血瘀小腹胀满经色暗红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