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60岁,主诉心悸、气短,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阵发性心动过速,证型未明确。面容痛苦,体位强迫,呼吸迫促,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疾。心率约180次/分钟。
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气虚瘀血本虚标实
查看详情 →
女,34岁。主诉心慌、后背痛、胸闷心烦两年,加重1周。病史提示心肌病、心肌劳损、供血不足、冠心病不能排除,心电图示后壁梗死图型。口唇紫,舌质紫暗,舌尖、舌边有紫色斑点,苔白腻,脉沉涩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属心阳不足,气滞血瘀,络脉痹阻,气机不畅。
心阳不足气滞血瘀胸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男性。主诉为房事时或房事后出现心悸不宁、倦怠乏力、心烦易惊、失眠健忘,病程两年多。中医病名为房事心悸症,证型为心血不足型。舌象唇舌色澹,苔薄白,脉细弱。
心悸不宁心血不足劳神过度倦怠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3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、胸痛5年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阳不振。面色无华,时有叹息,舌质绛有瘀点,脉沉迟。病程5年,心律失常,窦性心动过缓,血压偏低,眼底动脉三级硬化,脑血流图供血不足。
心悸心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心慌3年,伴背腰酸痛、怕冷、纳呆。初诊症状包括气促、胸闷、肢端青紫、失眠、头晕、健忘、纳呆、足面水肿。望诊见舌苔薄质澹,切诊见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心阳不足,水湿内停,心神受扰。病机为心阳不足,水湿内停,影响心神。
心悸心动过速心阳不足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头昏胀痛,持续5~6年,伴失眠,每晚仅睡2~3小时,心悸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,舌苔薄白。声音低弱,无特殊气味。头昏胀痛、失眠、心悸。脉弦细。
失眠心悸头昏头痛肝气郁结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心慌、失眠、多梦。病程5年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血虚津亏,心失所养。面色无华,舌质红、少津、苔薄黄,脉细数。精神萎靡,心悸频作。
心悸血虚津亏心失所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0岁,主诉间断性头痛4年余。头痛早轻暮重,遇劳则剧,身体瘦弱,神志憔悴,面色苍白,面容痛苦。舌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病因病机为失血导致血分不足,气血不足表现为身体瘦弱、神志憔悴、面色苍白、脉沉细无力。
头痛血虚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25岁女性,产后不寐数日,伴心悸不安,面色无华,神疲乏力,口唇爪甲苍白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证属血不养心。28岁女性,产后不寐多日,情绪不佳时加重,时时叹息,左胁下胀闷时痛,易于发怒。舌质及舌苔如常,脉弦。证属肝郁。
产后不寐心血不足心阴不足肝郁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7岁,男性。主诉心动过速2年,发作时心率超过180/min,伴心悸、胸闷、气短、头晕、夜寐不安、神倦乏力。脉象细数,舌苔薄根腻。证属气血不足。体征示胸椎1~7两侧条索及压痛,膻中穴压痛,心率178/min,血压128/80mmHg。
心悸心动过速气血不足胸闷
查看详情 →
唐某,53岁,女性。主诉绝经后阵发性烘热、汗出、心悸,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为更年期综合征,证型为心肾不足、气阴两虚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头晕耳鸣、心烦气短、夜间咽干、情绪不稳、睡眠欠佳。切诊脉象未提及。实验室检查示雌激素水平降低,促卵泡激素及黄体生成素升高。
更年期综合征心肾不足气阴两虚冲任虚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7岁,男性。主诉心前区阵发性闷痛,持续半月。病程半月。中医诊断胸痹症(厥心痛)。病因病机为劳累伤正,胸阳不展,气血运行不畅,外寒侵袭致阴寒凝滞,脉络痹阻。舌象红苔少,脉象沉缓。心音心尖区第1音减弱,主动脉第二音亢进,心率60次/分,血压120/70毫米汞柱,心电图ST段下降。
心悸怔忡胸痹症胸阳不展气血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0岁。主诉剧烈心悸约半小时。病程1年,曾有2次突发心悸。检查见痛苦面容,强迫体位,呼吸迫促,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疾,心率约180次/分。中医诊断怔忡(阵发性心动过速),证属瘀血阻络型。
阵发性心动过速瘀血阻络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43岁,男性。主诉失眠3年。病程3年,诱因突然受惊及平素思虑过度。主要症状为每夜仅睡2~3小时,心悸,夜寐易惊醒,伴遇事易惊、气短、健忘、神疲乏力、饮食减少。面色少华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不寐,证型为心脾两虚,心胆气虚型。
不寐心脾两虚心胆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。主诉心神不宁,精神不集中10年。现病史示失眠、多梦、精神不集中、健忘、心悸、头晕、性欲减退、抑郁澹漠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略数。中医诊断神志病(心肾双亏)。病因病机为心肾双亏,心神失养,肾阴不足,髓海失养。望诊见舌质澹,苔薄白。闻诊未见异常。问诊示病程10年,症状包括失眠、多梦、健忘、心悸、头晕、性欲减退、抑郁澹漠。切诊示脉沉细略数。
心神不宁心肾双亏心气不足肾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5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心慌7年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。望诊面色晦暗,舌象黯红,苔象薄白。闻诊未提。问诊有头晕、失眠、心悸自汗、胸闷憋气、乏力、畏寒肢冷、腰酸软。切诊脉象结。
心悸心肾阳虚头晕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男,50岁。咳嗽、气喘30余年,加重1个月。咳喘、胸闷痛,朝轻暮重,夜间不能平卧,动则喘促,气不能续,痰黏色白难咳,口干欲饮。舌质淡,苔白腻。脉细弦而滑。中医病名:哮喘。证型:风寒外袭,痰湿蕴肺。病因病机:肺、脾、肾三脏气虚,水液代谢不利,痰湿内生,风寒束肺,肺失宣肃。望诊:舌质淡,苔白腻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咳喘、胸闷痛、痰黏色白、口干欲饮。切诊:脉细弦而滑。
哮喘风寒束肺痰湿蕴肺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心悸、心情烦躁易怒、阵发性颜面潮红、手足心热、胸闷憋气。病程2年。中医诊断为郁证(阴虚火旺)。舌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血压150/90mmHg。
心悸郁证阴虚火旺更年期综合征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3岁。主诉失眠、头昏、心悸、胸闷、乏力自汗,病程3年余,近半年因情绪激动晕厥多次。舌质胖,尖赤,苔薄腻。脉有结代。证属心肾不足。
心悸失眠胸痛心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1岁。主诉夜间睡眠障碍3月余,入睡困难,睡而易醒,每晚睡眠2~3小时。现症见腰痛、浑身乏力、精神差、头晕、心悸、口干、面色无华。舌澹苔白,脉沉细。既往有痛经史,月经量少。中医诊断为不寐,证属心脾气虚。病因病机为气血渐亏,血不养心,肝气不舒,郁久化热,肾水不济心阳,阴阳失衡。望诊见面色无华,舌澹苔白。闻诊未见异常。问诊提示性格多疑,精神差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不寐心脾气虚肝气不舒血不养心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