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室肥大+冠心病

患者年龄61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下肢及全身性浮肿、腹胀、心慌气短、小便短少、大便数日不解。病程1年余。中医病名属心力衰竭。证型为阳气式微、气寒血瘀、浊水浸渍。病因病机为少阴寒化。望诊见面色晦滞黧暗,舌质胖大紫,舌下络脉怒张,苔白滑水湿。闻诊语音低微断续。问诊见体重80kg,曾有昏倒史。切诊见脉沉微而涩。
慢性心力衰竭脾肾阳虚心阳不足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,高血压病,大动脉炎,胸痛频发,眩晕头痛,左上肢凉、麻、痛感,舌质青暗有瘀斑,舌苔白滑,右脉弦紧,左手无脉,主动脉瓣区、心尖部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,腹部闻及血管杂音,血压右上肢180/70mmHg,左上肢测不到,胸透及摄片示主动脉延伸、增宽、钙化,左心室呈靴型,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、偶发室性早搏、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、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,胸痹,眩晕,脉痹,阳虚寒凝血滞
胸痹眩晕脉痹阳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、高血压病、大动脉炎,胸痛频发,头晕头痛,左上肢凉、麻、痛,舌质青暗有瘀斑,舌苔白滑,右脉弦紧,左手无脉,主动脉瓣区、心尖部Ⅲ°收缩期杂音,腹部血管杂音,血压右上肢24.0/9.3kPa,左上肢为0,胸透及摄片示主动脉延伸、增宽、钙化,左心室呈靴型,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、偶发室性早搏、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、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,胸痹(冠心病),眩晕(高血压病),脉痹(大动脉炎),病机为阳虚寒凝血滞。
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大动脉炎胸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血瘀。病因病机为发绀、杵状指(趾)、甲青紫等。面色青紫暗晦,口唇发绀,舌质紫暗乏津,指纹青滞粗达命关。脉象结代。症状包括气喘抬肩,胸骨突起呈鸡胸状,肌肉消瘦,杵状指(趾),爪甲青黑。听诊心率增快,呈奔马律,肝脾肿大。辅助检查示心电图右心室肥大,X线心影呈靴形。
法洛四联症心悸血瘀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心区窒闷不畅,刺痛,出汗,心悸气短,病程未明确。冠心病,心脉瘀阻,经脉痹闭,心阳失展,不通则痛。舌苔微腻,边有瘀斑,唇黯,脉细,间见结代。
冠心病心脉瘀阻气滞血瘀痰浊内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73岁,胸闷心悸,动则气急,背寒肢肿,纳呆便软,病程未明确。胸阳不振,心脉失养,兼脾虚湿阻。舌质淡,苔白腻,脉弦结代不匀。高血压史多年。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,左心室肥大劳损。
胸阳不振心脉失养脾虚湿阻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余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、心悸4年余。病程长。中医病名胸痹,证型气血双亏,心阳不振。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,气血生化乏源。舌体胖,边有齿痕,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沉迟,后转为沉细无力,再转为沉缓有力。现症包括胸闷、心慌、气短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,全身乏力,嗜睡。病史提示冠心病,心脏后壁供血不足,陈旧性梗死,窦性心动过缓,左室高电压,左心室肥大。
冠心病气血双亏心阳不振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73岁女性,发作性胸闷痛15年,加重伴两胁部胀痛10天。面色暗红,舌象暗红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属气滞血瘀。主诉胸闷痛,不欲饮食,眠差,心慌乏力,头晕头木。体格检查血压150/90mmHg,心界左下扩大,心音低钝。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,心肌缺血。
胸痹气滞血瘀肝阳上亢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心区窒闷刺痛,出汗,活动后心悸气短,病程两年。中医诊断为心脉瘀阻,经脉痹闭,心阳失展,不通则痛。舌苔微腻,边有瘀斑,唇黯,脉细,间见结代。
冠心病心脉瘀阻经脉痹闭心阳失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。主诉冠心病7年,心悸频发,伴胸闷、隐痛、精神委顿、四肢乏力、胃纳欠佳、夜寐不安、多梦。舌澹苔薄白,脉细沉而缓,有结、代脉。二诊脉象每分钟50动,尚有1~2次结脉,代脉不见。三诊脉象和缓,舌转红润,苔薄。四诊脉冲和,症状缓解,心电图大致正常。
冠心病心室肥大气血两虚右束支传导阻滞
查看详情 →
69岁男性,主诉发作性心悸、胸闷、下肢浮肿4年,加重1个月。高血压病史,常胸闷气喘,时有双下肢浮肿。面色青暗,手足爪甲淡紫,舌淡胖有紫气,边有齿印,苔薄白,脉微细而促代。心电图示房颤,冠脉供血不足,全胸片示左心室肥大。诊断为冠心病、心功能Ⅲ级、房颤。
心悸胸闷下肢浮肿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、气短、咳逆喘息、不能平卧、不能行走、头眩晕、自汗、浮肿、腹胀、口渴喜热饮、小便不利、大便溏薄。舌澹紫,苔白滑,舌下络脉青紫怒张。脉沉微而涩,脉势极弱,参伍不调。诊断为阴盛阳虚,格阳于外,水停血瘀之证。
冠心病全心衰竭阴盛阳虚水停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、心悸4年余。病程自1987年起,主要症状为胸闷、心慌、气短。舌体胖,边有齿痕,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沉迟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型为气血双亏,心阳不振。病机为心阳不振,心脾两虚。
胸痹气血双亏心阳不振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