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48岁,男性。主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,每日发作1~2次,与情绪不佳有关,伴心悸失眠、脉搏不齐。中医病名心绞痛,证型肝气不舒、心血瘀阻。病因病机情志不舒,肝气郁结,气机运行失常,气滞血瘀。望诊舌暗红,苔白。问诊心悸失眠,心前区疼痛,两胁胀满,善叹息。切诊脉弦不齐。
心绞痛肝气不舒心血瘀阻心悸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8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、胸闷1年余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气阴两虚。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,心阳亏虚,阴血不足,心失所养。舌象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象代数、细。
心悸气阴两虚心阳亏虚痰饮内停
查看详情 →
64岁女性,头痛头晕半年,伴视物模煳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细而数。中医诊断风眩,证属肝肾不足,阴虚阳亢。血压136~142/90~92mmHg,心律尚齐,偶发室早及室上速,血脂异常。
高血压肝肾不足阴虚阳亢
查看详情 →
15岁男性,主诉行走时怔忡、心慌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虚劳,证型脾肾阳虚,心脉不足。舌质淡,苔少,脉弦缓。
虚劳脾肾阳虚心脉不足
查看详情 →
27岁女性 持续低热 胸闷头痛 心悸气短 夜难入寐 面色潮红 舌绛红 脉数促 心悸 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外感风热 内伤正气 心阴不足 心脉失养 心神不宁
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悸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、胸闷反复发作6个月,加重1周。现症见心悸时作时止,心跳如击鼓震动,胸闷,头晕心烦,气短汗出,肢冷畏寒,食欲不振,恶心欲呕,双下肢轻度浮肿,小便短少,大便烂。舌淡苔薄腻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证属心肾阳气亏虚,风邪扰动心宫,湿阻心脉。
心悸不安心肾阳虚风邪扰心湿阻心脉
查看详情 →
男,37岁,主诉偶心慌不适,胸闷,大便溏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气阴两虚型。舌淡,苔白,脉沉。病程中舌象、脉象未见明显变化。
心悸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4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心慌、胸闷、心前区不适,夜间发作而惊醒,伴眠差、精神倦怠。病程自今年初以来,工作紧张、睡眠不足。舌红裂纹,少津。脉结代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气阴两虚,心神不宁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,血脉不畅,心神失养。
心律失常心悸气阴两虚心神不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1岁,男性,主诉反复胸闷胸痛、心悸气短半年,加重1月余。现症包括胸闷、胸痛、心悸、气短乏力、动则汗出、口苦咽干、微咳吐黄痰、睡眠欠安、大便干微结。面色微胖,面白颧澹红,唇色暗红,舌澹紫苔薄白干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瘀痰结胸,心神不宁,气阴不足,郁热未清。四诊信息包括舌澹紫、苔澹黄而干、脉细数。
病毒性心肌炎瘀痰结胸气阴不足郁热未清
查看详情 →
丛某,女,58岁。心悸、胸闷、气短、频发性室性早搏、头晕、腰酸痛、腰以下小腹及会阴部冷凉、外阴重坠疼痛、黎明时绕脐腹痛、腹泻、便后脱肛、神疲乏力、嗜睡。心悸。心肾阳虚,脾阳下陷。面色淡白,舌澹红、苔薄白,脉结代。
心律失常心肾阳虚脾阳下陷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主诉心悸胸闷胸痛夜间加重,性情急躁,病程3年。中医病名属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。证属肝郁血瘀,夹有痰火。舌红唇绀,苔黄腻,脉弦结。形体偏胖,双眉紧锁,小便不畅,淋漓不尽,胃纳一般,大便尚调。
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肝郁血瘀痰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78岁。阵发性心悸,心情紧张,焦虑恐惧,双手不自主颤抖,胸闷气短,疲倦乏力,自汗较重,入睡困难,后半夜易醒,纳食不馨。气阴两虚,心神不宁。舌质红、体瘦,少苔,脉弦细结。心电图示频发室早,心脏超声未见异常。高血压病30余年,血脂异常10年,2型糖尿病2年余。
心悸气阴两虚心神不宁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,食后显著1个月,伴眠差、胃不适。舌红尖赤,苔薄黄,脉弦滑而细。中医诊断心悸,属心热肝郁胃滞。病因病机为心火扰神,肝郁气滞,胃失和降。
心悸肝郁胃滞心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9岁,男性。主诉外感未愈,心悸,动则气短,胸痛明显,咳嗽有痰。舌暗红、苔黄,脉弦而结代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属气阴不足,痰瘀互结。舌澹红、苔黄,脉细,舌尖红、苔黄,舌红、苔白腻,脉弦。心电图示ST-T改变,室性早搏。
心律失常心悸气阴不足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76岁男性,反复胸闷气憋3年。胸闷气憋,脘腹疼痛,耳鸣,寐欠佳。舌质红,脉细。年事已高,劳倦内伤,气阴不足,精血暗耗,心肾亏虚,气滞血瘀。虚劳(心肾精血不足)。冠心病(心肌供血不足),胆囊炎胆石症,隐性糖尿病,慢性胃炎。
虚劳心肾亏虚气阴不足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77岁男性,乏力,气急,咳黄痰8天。肺积(元气亏虚,痰瘀毒结)。面色如常,舌胖,边有齿印,质红,苔黄腻,脉小弦。高血压病40余年,2型糖尿病,前列腺增生,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,心律失常,高脂血症。吸烟史40余年,饮酒史50余年。术后病理示鳞癌Ⅲa期。舌胖,边有齿印,质红,苔黄腻,脉小弦。
肺积元气亏虚痰瘀毒结肺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男性。主诉下利1月余,每日大便3~4次,便不成形。脉象结代而细弱,时有歇止,面色苍白,乏力,多汗,双手轻度振颤,自述心悸,心尖部明显搏动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脉结代。
心悸脉结代下利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胸痛、心悸频作3天。病程10余载。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,心阴亏损,络脉瘀阻。病因病机为久病必虚,久病入络。望诊见舌质黯红,苔薄白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胸闷、汗出溱溱、短气乏力、面红口干。切诊见脉弦细而结。
心气不足心阴亏损络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72岁女性,主诉胸闷、胸痛反复发作10年,加重1日。既往有高血压病、冠心病史。现症见胸闷、胸痛、气短、太息、乏力、心悸、心烦易怒、头痛、头晕、耳鸣、目干涩、口干口苦不欲饮、咳嗽有痰、打嗝。舌红少苔有裂纹,脉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心痛,证属阴虚气滞夹瘀。
冠心病心痛阴虚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、寐劣、纳呆、时头晕。病程近2月,有高血压病史。面色略黯,舌质红,苔黄。脉缓而结。中医诊断心悸(气阴不足,心神不宁),眩晕(肝郁气滞,肝火偏亢),少寐(肝脾不和,心脾两虚)。病机涉及气阴不足、肝郁气滞、肝火偏亢、肝脾不和、心脾两虚。
心悸气阴不足肝郁气滞肝火偏亢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