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0岁,男性,主诉心悸、汗出、上吐下泻、昏倒。病程自1977年2月起。中医病名包括脑血管病、角回综合征。证型为劳损心肾,风痰上扰,病机为心肾不足,风痰上扰。望诊见表情澹漠,舌红舌边暗,舌苔薄澹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反应迟钝,失语,记忆力差,定向力正常。切诊脉缓,寸弱,右关弱。脑血管造影示颈动脉虹吸部钙化,脑电图左额部颞前病灶性改变。
心悸汗出上吐下泻昏倒反应迟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2岁,病程3月,主要症状为失眠伴消瘦。失眠表现为早醒、多梦、易受情绪及环境影响。舌淡胖有齿印,苔薄,脉左弦细、右弦弱。证属肝郁扰神,忧思过度,脾气虚,脾失健运。病机为肝气郁结,情志不遂,影响气血运行,扰动心神。
心悸汗出失眠症肝郁扰神脾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主诉左眼视力下降,视直为曲、视物变色近2个月。既往头部外伤失血较多。头晕耳鸣,失眠健忘,动则心悸汗出,腰腿酸软,形寒怕冷。舌苔薄白,脉细无力。中医辨证为气血双亏,心脾两虚。西医诊断左眼中浆病。
心悸汗出左眼中浆病气血双亏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75岁,头晕,频繁呕吐痰涎,口角左歪,面色苍白,心悸汗出,双下肢水肿,小便短少,大便干结,高血压病史17年,冠心病10年,血压22.7/12.7kPa,布鲁金斯基征阴性,巴彬斯基征左侧阳性,右侧阴性,头颅螺旋CT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,中医诊断中风之中经络,痰湿阻窍型,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心悸汗出中风之中经络痰湿阻窍头晕目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9岁,女性。主诉右侧甲状腺肿大,伴胸闷不舒、心悸汗出、口干喜饮、咽喉不适,似有物梗塞。病史提示平素性情急躁,遇事善怒。中医诊断为气滞痰结之气瘿。舌淡红、苔薄白,脉弦细略数。病因病机为气滞痰结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淡红、苔薄白,脉弦细略数。
心悸汗出气瘿气滞痰结胸闷不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25岁。心悸多汗,两手颤抖,颈前结块渐大,两眼微发胀,体质渐瘦,大便溏泄。甲状腺肿大Ⅱ度,局部听诊可闻血管杂音,基础代谢率升高,诊断为甲亢。中医诊断为气瘿,证型为肝郁化火,灼伤阴津,阴虚火旺,痰凝血瘀。舌红,苔薄白,脉沉细微数。
心悸汗出气瘿肝郁化火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,病程5年。主要症状为心悸气促、咳喘及咯痰血,近期出现动辄气急、咳吐血痰、端坐呼吸、汗出、浮肿。舌苔腻,脉细数。两颧潮红,口唇青紫,肢体面目浮肿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咳喘、咯痰血。病机为心阳不展,肺气壅塞,肾气不化。
心悸汗出风湿性心脏病心阳不振肺气壅塞
查看详情 →
70岁,咳嗽、咯痰、喘息反复发作30年,加重2天。支气管哮喘,痰气痹阻证。痰黄白相兼,不易咯出,胸胁满闷,喉间痰鸣,心悸汗出,不思纳谷,下肢浮肿。舌质澹紫,苔白腻,脉弦数。体位端坐呼吸,口唇紫绀,桶状胸,两肺痰鸣音,心尖搏动在剑突下,肝颈逆流征阳性,下肢浮肿。
心悸汗出支气管哮喘痰气痹阻胸胁满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男性。主诉便秘反复发作5年余,伴腹胀、郁闷、神烦、心悸、汗出、气短乏力、头晕、自汗、咽干。舌象澹而胖,脉象虚无力。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,升降失司。病因病机属中气不足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导致大便不通利。
心悸汗出便秘中气不足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主诉气喘八年,慢性咳嗽十余年,1953年起出现呼吸困难,近几日呼吸困难加剧,伴心悸、咳嗽,不能平卧。气往上冲,喘而不能卧,心悸汗出,肢冷且麻。脉虚细,苔薄腻。脉沉细,苔薄白。苔黄腻,脉细数。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肺原性心脏病。气短,咳呛,咯痰不利。两下肢轻度水肿。心音遥远。两肺高清音。
心悸汗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女性。主诉为不欲饮食、呕哕痰涎、心悸汗出、虚烦不寐、胸脘痞胀、按之停饮辘轳作响、胆怯、精神萎靡、四肢倦怠,病程旬余。脉弦虚而数,舌红,苔薄白。辨证为胆火郁遏,胃气不和,痰水中阻。
心悸汗出不寐胆火郁结胃气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主诉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近1年。症状包括动则心悸、汗出、目胀。两目外突,两侧甲状腺肿大,质地偏硬,两手震颤。舌红,中有裂纹,苔薄,脉细数。诊断为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。辨证为阴虚阳亢,痰瘀互结。
心悸汗出甲状腺功能亢进气阴两虚阴虚阳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女性。主诉频发胸前闷痛六年,心悸出汗肢冷、呕吐泛酸胃痛三小时。面色白,舌澹胖,苔薄腻,脉濡细偶有结代。中医诊断心脾阳虚,病因思虑过度,劳伤心脾,气血两亏,心失所养。病机心脾阳虚,饮食不化而为痰浊,阴邪内盛则阳气益虚。一般症状包括心中空虚,心前隐痛,心悸,胸闷,倦怠乏力,纳胀畏食,面色萎黄,舌澹而胖。
心悸汗出冠心病心脾阳虚痰浊内生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46岁。阵发性心悸伴汗出5年,加重月余。高血压病5年,冠心病,阵发性心动过速。舌暗红,苔干黄腻。脉沉弦数。肝郁气滞化火。肝郁化火兼有血瘀。湿热蕴蒸、走窜经络。肝郁血滞,痰火郁闭。面晦、唇发绀、舌暗红。脉沉弦数。
心悸汗出高血压冠心病肝郁化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6岁。主诉颈部肿大不适6个月,加重伴心悸、消瘦3个月。颈部肿大,心悸,乏力,怕热,汗出,眼球突出,手抖。舌红,苔白,脉弦数。甲状腺Ⅱ度肿大,无触痛,未闻及血管杂音。双眼睑颤动,睑裂增宽,轻度突眼,Stellwag征(+),Joffroy征(+),Mobius征(+)。双手指颤动,心率102次/分。中医诊断瘿病(肝郁化火)。病机为情志内伤,肝失疏泄,气机郁滞,津液输布失常,痰气交阻,血行不畅,聚于颈前而成瘿病。
心悸汗出瘿病肝郁化火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女,45岁,嗜睡、月经不调、形体发胖、周身酸沉、头晕乏力、心悸汗出、双下肢浮肿。气虚痰阻,经脉郁滞,清气不升。面色苍白,舌淡胖有齿痕,脉沉细。
心悸汗出月经不调气虚痰阻清气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女性,消谷善饥,明显消瘦,体重减轻20市斤,口苦而干,心悸,自汗,睡眠不安,大便溏薄,神疲乏力。形瘦面赤,肤热多汗,甲状腺双侧弥漫性肿大三度,举手细颤。舌较红,苔薄净,脉细弦。BMR+95%,吸碘131率24小时89.7%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。肝阳上亢,痰火互结。外感内伤,情志不遂,阴虚火旺,痰热壅阻。
心悸汗出甲状腺功能亢进口苦咽干形瘦面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23岁。病程半年。神疲乏力,口干欲饮,月经愆期量少,心悸汗出,两目外突,两手震颤,甲状腺弥漫性肿大。脉细数,舌质红,舌苔薄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气阴两虚,痰瘀凝滞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,郁久化热,热盛伤阴,气阴两虚。望诊见两目外突,舌质红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神疲乏力、口干、月经异常、心悸汗出。切诊见脉细数。
心悸汗出甲状腺功能亢进气阴两虚痰瘀凝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。主诉为心有余而力不足,近半月交合不排精液。病程10余年,有手淫过频史,后服中药缓解。面色萎黄,精神困倦,腰酸,语声无力,动则心悸汗出,夜寐不安。舌质澹,苔白,脉沉细尺弱。中医诊断为元气大伤,育阴增液。证属元气大伤,阴竭液绝。
心悸汗出无精液不育元气大伤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11岁女性患者,主诉心悸、自汗、气短神倦、口渴咽干,病程一年多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亏。证属病久气虚,汗多阴伤,气阴两亏,血少虚羸。望诊见面白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心悸、自汗、气短、口渴、咽干。切诊见心率100次/分,偶有停跳,脉象未明确描述。
心悸汗出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亏自汗出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