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0岁,女性。主诉心慌、烘热汗出4月余,伴视力模煳、手心潮红、汗多、怕热、腰酸。中医病名围绝经期综合征。证型肾气渐衰,真阴亏虚。病因病机肾气渐衰,天癸将竭,真阴亏虚。望诊舌正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心慌、烘热汗出、视力模煳、手心潮红、汗多、怕热、腰酸。切诊脉弦滑数略大,后诊脉沉洪数。
心慌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肝郁化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女性,主诉阵发烘热汗出,病程3年余,伴头晕、心慌、左半身无力且麻。中医诊断自汗,证属肾水亏,肝木失涵,肝风内炫。舌红少苔而干,舌中赤,舌红苔少而斑驳。脉弦且劲,尺不足。
心慌自汗肾水亏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男,52岁,主诉睡眠不佳,头额及后脑作胀微痛,偶有头晕,夜寐多梦,腹中胀气,腰及下肢寒冷,背部轰热,躁热不安,肘膝关节酸楚,大便1日两行,面色暗滞。中医病名:眩晕,证型:肾阳不足,脾胃运化不健,肝肾阴血亦亏,肝阳上扰。望诊:面色暗滞。舌象:舌质澹,苔白腻。脉沉细。病程长短:未明确提及。
心慌神经衰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。主诉咳嗽、气喘、胸闷、咯痰质粘色黄、口干多饮、纳差、唇甲澹紫、颊粘膜溃疡。病程2周。中医病名肺胀。证型痰热久郁,心血瘀阻,气阴两伤。病因病机肺心同病,痰热瘀阻。舌质暗红,苔黄腻。脉弦滑数。听诊两下肺干湿罗音。复诊后舌紫尖红,苔薄黄,脉弦滑不静、时有歇止。三诊后舌紫尖红,苔薄黄,脉弦滑不静。听诊左下肺少量湿罗音。
心慌肺胀肺心病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,主诉胸痛10天,加剧2天。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剧烈、坐卧不宁、活动加剧、心慌、微咳、胸部胀闷、四肢乏力厥冷、纳呆。辨证为胸阳不振,络脉失荣,拘急而疼痛。舌质澹红,苔白,脉缓和。
心慌胸痛胸阳不振络脉失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全身不适6年余,肩背痛,乏力,动则心慌,多噩梦,易生气,大便干,月经调。舌红,苔白,后转为舌尖红,苔薄,舌暗,苔薄白。脉沉。证属五脏失和,魂魄飞扬。病程长达6年,症状涉及心、肝、脾功能失调,表现为情志不畅、睡眠障碍及消化功能异常。
心慌五脏失和魂魄飞扬肩背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女性,反复牙龈出血3年,加重伴四肢皮肤瘀斑1周。精神倦怠,四肢散在瘀点瘀斑,牙龈出血明显,大便黑色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血象示血小板5×10°/L。诊断为血证-紫斑,证属阴虚内热。病因病机为阴精亏虚,虚火内炽,迫血妄行。
心慌血小板减少阴虚内热虚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性急,咽物阻,腰酸腿软,纳便眠可。舌淡红,苔少裂纹,脉细。舌暗裂纹,苔黄腻,脉弦滑。舌嫩红裂纹,苔白腻,脉细滑。舌淡嫩裂纹,苔白腻,脉细滑。舌淡红胖苔薄白,脉细。舌淡暗苔裂纹,脉细滑。舌淡苔薄白,脉细滑。舌淡胖苔心黄,脉细弦。舌暗苔薄白有裂纹,脉弦数。舌红苔白剥不均,脉弦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
心慌咽物阻肝气郁结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。主诉不寐反复数年,加重4日。伴眩晕,不思食,大便每日6~7次,烦躁,不能安静。舌苔白,脉沉细滑数、右尺弱。证属肝阳亢奋,心神不守,脾肾两虚。面色萎黄,舌苔白,脉沉细滑数、右尺弱。心慌,大便溏泄,眩晕,不思食。脉沉细滑数、右尺弱。
心慌不寐脾肾两虚肝阳亢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,20岁。主诉恶寒发热、咳嗽、咳痰、咽痛、头痛、四肢酸痛,后出现心悸、胸闷、寐差、纳食减少,症状加重伴发热、倦怠乏力、气短。中医诊断心悸,病机为温热邪毒未清,气阴两虚。舌红苔少,脉细弱。
心慌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湿热邪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8岁,男性。主诉包括头昏、肢软、行走恍惚、气短、动则出汗、失眠、怕冷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虚劳,证型气血亏虚。病因病机为失血导致气血两虚。望诊面色不华,舌苔薄白,质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头昏、心慌、体力恢复、自汗。切诊脉沉细,二诊脉和缓有力。
心慌失血性贫血气血亏虚体力虚
查看详情 →
苏某,46岁,月经量少,时间延后伴经行时间延长6个月,手足心热,脱发,白发,头晕,心烦,心慌,纳差,大便溏,眠差。舌暗红、苔薄白,脉右细、左滑缓。绝经前后诸证,脾肾亏虚、心神失养证。
心慌绝经前后诸证脾肾亏虚心神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女性。腹胀纳呆,恶心呕吐,两肋胁疼痛,心慌气短,脱肛,自汗,面黄形瘦,腹围80cm。鼓胀(早期肝硬化)。属脾虚湿困型兼气血双虚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。脉沉细无力。腹水(++),肝脾肿大。
心慌肝硬化脾虚湿困气血双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失眠、多梦、梦呓、心慌、胸闷、乏力、精神疲意、烦躁、易于激动、两眼干涩、视物模煳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时稀。面色白,少华,舌质澹红,舌苔白厚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心肾阴虚,肝阳偏盛,脾胃失和。
心慌神经衰弱心肾阴虚肝阳偏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5岁,病程2年。主诉反复失眠,伴心慌、神疲乏力、面色少华、腹胀、便溏、月经量多、头疼。舌象微红苔薄白,脉象细弱。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心脾功能失调,气血不足,影响睡眠。
心慌不寐心脾两虚神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4岁。主要症状为浮肿、头痛、食欲差、尿量减少。病程较长,有慢性肾炎病史。面色黄黯,舌苔白略厚,脉虚弱。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,心气不足,肝气不舒。病因病机为脾肾虚弱,气血不足,肝气郁结。浮肿、腹水、胸水、蛋白尿、血压偏高。血浆总蛋白降低,白蛋白减少。
心慌慢性肾炎脾肾两虚心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1岁。主诉咳嗽有痰,痰中夹血,痰色暗红,不易咯出。伴随症状包括心慌少眠,胃纳减少,颧部殷红。舌质绛,苔薄,脉浮大。中医诊断为肝火射肺,肺阴被灼,阴虚火旺,络伤出血。病程6年。面色颧红,舌绛,脉浮大。问诊提示咳嗽带血,反复发作。切诊见脉浮大。
心慌支气管扩张症咳血肝火射肺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49岁。乏力感明显,纳差,胃脘疼痛,轻度腹胀,心慌,头发麻,口苦。中医诊断为瘀积,证属气虚血瘀。舌质黯,苔薄黄,脉细。脾肋下4cm,质硬。血小板增高,骨髓象增生活跃,三系比值均增高。
心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气虚血瘀证舌质黯
查看详情 →
17岁女性,行经时头痛头晕3年,经期腹痛少许,腰膝酸软,心烦易怒,耳鸣,心慌,夜睡梦多,四肢欠温,神疲乏力,大便干。舌质淡,苔薄黄而微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经行头痛,辨证为冲督亏虚,肝阳上扰。
心慌经行头痛冲督亏虚肝阳上扰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6岁,双侧甲状腺疼痛10余日,夜间发热,口干咽燥,肌肉酸痛,腰背痛,消瘦,便秘,舌红苔白,脉弦细。甲状腺炎,风热痰凝、阴虚血瘀证。舌红苔白,脉弦细。病情变化中仍有发热、肌肉酸痛、汗出、便秘、舌红苔白、脉细。甲状腺功能异常,血沉升高。诊断为瘿痈,后转为风热痰凝、阴虚气滞,最终为气阴两虚。
心慌甲状腺炎阴虚血瘀风热痰凝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