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主诉一个月前呕吐泄泻,其后身体不适至今,两天前外感鼽嚏,不纳。右脉寸关洪大,尺沉弱,左脉寸洪、关弱,尺沉弱。肺经、肝经左右侧数值偏高,三焦经、胆经数值失调,肝经、胆经、肾经、心经、脾经数值倒置。肺虚挟痰湿,脾有湿饮,心血虚,肾阴虚,肝阴虚气郁而化火。心肾不交,肝郁化火,脾有湿饮故不纳。复诊主诉食欲不振,咳逆。肺经、大肠经数值失调,脾胃虚而困湿,肾阴阳两虚,肝阴虚气郁。再诊主诉头晕、咳逆、心悸。大肠经数值失调,脾虚湿困,肾阴阳两虚,肝气虚,心阴虚、肾阳虚致心肾不交。
肺虚挟痰湿脾湿困肾阴阳两虚肝气郁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心悸胸闷20天,劳累后发作,休息后缓解,症状渐重,口干口苦,食欲不振,畏食生冷,舌红苔黄腻,脉缓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型为心胆火旺。舌象见舌红苔黄腻,脉象脉缓。二诊时舌暗红苔厚腻,脉数。病机为饮食劳倦致脾胃气虚,土不培木,肝胆枢机不利,郁滞化火生痰,痰火扰心,心血虚少,心失所养。
心血虚心悸肝胆火旺脾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精神恍惚,心悸怔忡,头晕烦躁,夜寐不宁,情绪反复,面容憔悴,骨蒸潮热,周身疼痛,引及两胁,胃纳呆钝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:郁证,证型:肝郁化火,心肾阴亏。望诊:面容憔悴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精神恍惚,心悸怔忡,头晕烦躁,夜寐不宁,情绪反复,骨蒸潮热,周身疼痛,胃纳呆钝。切诊:未提及。
肝郁化火心肾阴虚脏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头晕乏力,牙龈渗血1年余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髓劳,证型气血双亏,脾肾虚损。舌质澹而胖,舌苔黄白稍厚,脉沉细。病因为饮食失调,劳倦内伤,损及脾肾,生化气血功能衰退。
髓劳气血双亏脾肾虚损头晕乏力
查看详情 →
女,62岁,体弱,食欲不振,少腹悸动如小猪碰闯上冲胸部,日发3~5次,头汗出,四肢不温,口吐清水,惶惶不安,纳差,失眠。奔豚,肝肾虚寒,心神失守,肾水虚寒上冲,气机逆乱。颜面青白无华,舌质淡红,白苔,脉沉弦无力。
心血虚奔豚肝肾不足营卫失调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不寐反复10年,加重3个月。不寐,入睡难,多梦易醒,醒后难再睡,心烦,夜间因胸腹部肌肉弹动惊醒,两足抽筋。舌质淡红、苔薄白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不寐,证属心肝血虚证。病因病机为心血虚不能养神,肝血虚不能养筋。
不寐心肝血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岁,男,反复感冒、咳嗽、鼻塞流涕,喉中痰多,易感疲乏,气短懒言,纳谷欠馨,大便干硬,夜寐梦多。面色欠华,唇甲澹,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、贫血,证属肺脾不足,气血两虚。心尖区收缩期杂音2/6级,心率100次/分,双肺清,腹平软,心脏彩超及24小时holter未见异常。
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不足气血两虚贫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主诉近1年睡眠不佳,近3个月加重,彻夜不眠。面色晦暗,眼角有血丝,入夜即感心中有事不能放松。舌光紫无苔,脉弦滑稍数。诊断为心肝二经气滞血瘀之证。
失眠心肝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男性。主诉面色胱白,眩晕耳鸣,心悸气短,身倦乏力,腰膝酸软,食欲不振,便溏。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属虚劳。证型为肾精亏虚。病因病机为邪毒内侵,累伤肾脏,肾阳衰微,精亏髓枯。望诊面色胱白,舌淡红苔少。闻诊言语低微。问诊见心悸气短,身倦乏力,食欲不振,便溏。切诊脉沉细两尺无力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精亏虚脾虚血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64岁,胸闷痛7年,加重3天。胸闷痛、气短、心悸、乏力、善太息、口干、心烦、两胁胀、泛酸、纳呆、眠差。舌澹红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弦细弱。胸痹心痛,气血两虚,肝气郁结。心电图Ⅱ、Ⅲ、aVF导联ST段下移,T波倒置,心脏彩超左室壁节段运动障碍。
冠心病心绞痛气血两虚肝气郁结两胁胀
查看详情 →
76岁男性患者,眩晕不能站立,夜间尿失禁,颜面浮肿,失眠多梦,无汗,口干渴,食少纳呆。舌体胖,苔黄腻,脉弦而有力。血压230/120mmHg。心血虚不能养肝,致肝阳上亢。
眩晕尿失禁颜面浮肿失眠多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女性,主诉心慌气短,心悸自汗,大便干,六七日一行,下肢肿。舌质暗,舌有腻苔,脉象结代。辨证为心气心血不足,病因病机为心气虚、心血虚、气少、血虚、阳虚。
心血虚心气虚气少血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年龄未提及,主诉肾结石,病程未提及。中医病名肾结石,病因病机肾阴虚血瘀,三焦阴虚挟瘀湿,胆气郁,厥阴升不及,心血虚而瘀,脾胃阴虚挟湿,阳明降不及,太阴不能主开。望诊右手近心横曲纹末端申酉间有肾状阴影,左手掌根坎卦位有链状纹。闻诊未提及,问诊未提及,切诊井穴知热感度测定显示三焦经、胆经、胃经、脾经、心经、膀胱经、肾经左右侧数值失调及倒置。
肾结石肾阴虚血瘀膀胱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眼外眼角下睑皮胞轮振跳3个多月,伴有时头晕,食纳不佳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诊断为胞轮振跳,辨证为血虚生风证。
心血虚血虚生风证肝风内动脉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8岁。主诉心悸心慌伴气短乏力2年余。面色不华,舌质澹红,苔薄。脉细弦结代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血不足,病机心血不足,心失所养,气血不畅。望诊面色不华,舌质澹红,苔薄。闻诊未见异常。问诊心悸、心慌频作,胸闷善太息,气短乏力,头晕,纳差,夜寐梦多。切诊脉细弦结代。
心悸心慌气血不足心阳失振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童子,少寐、惊悸、怔忡、恶寒。心脾两虚,怔忡恶寒。心血虚、心神失养,脾气虚不能温分肉、充皮肤、肥腠理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。
心脾两虚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脾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8岁,高血压伴心前区发作性疼痛7年,病程自1985年起。主症为心前区疼痛,串及后背,伴胸闷憋气、心慌失眠、后背畏冷、双手发麻、腰痛膝软、口干不思饮、大便偏干。舌暗红,脉沉弦,脉律不整。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,心血瘀阻,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包括心气不足、血行不畅、阳气不足、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。
高血压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心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5岁,主诉睡眠困难、睡后多梦,病程半月余。失眠,心血虚、肝郁气滞证。思虑过多,损及阴血,致心血虚、肝气郁结,甚则肝郁化火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沉弦。
心血虚失眠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3岁,男性。主诉不寐10余年。主要症状包括夜晚难以入睡或时寐时醒,白天头昏、疲乏、心悸、纳差、大便干结、尿频、平素易感冒。舌胖嫩、苔白,脉细右关弱。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,脾气虚、心血虚。
不寐心脾两虚头昏疲乏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心悸气短伴乏力半年余,加重1周。心悸气短,乏力,头晕,精神倦怠,少气懒言,纳呆腹胀,寐欠佳,大便稍干。淡红舌,薄白苔,沉细无力,结代脉。心悸,血液不足。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。
心悸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心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