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男,40岁。主诉摔伤左胸部疼痛,活动受限1天。症状包括痛苦面容,胸部转侧困难。检查显示左胸第7、8肋骨腋部骨质断裂、错位。局部压痛明显,翻身、咳嗽时疼痛明显。痰液较多。脉象未提及。舌象未提及。面色未提及。声音未提及。气味未提及。病程为1天至2月余。
气滞血瘀肋骨骨折瘀血未化筋骨疲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肝硬化、肝脾肿大、脾功能亢进,脾切除术后50天,伴腹胀、乏力、纳差。中医诊断臌胀,证型为气滞血瘀、湿热内蕴。病因病机为肝脾不和,气滞作胀,血行不畅,术后气血郁滞,水停湿阻,脾虚湿胜,精微无以生化,面色不华,少气倦怠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。
气滞血瘀肝硬化湿热内蕴脾功能亢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。肝脾肿大,肝功能异常,白、球蛋白倒置,血小板减少,腹痛腹泻,肛门坠胀,大便夹黏胨,舌质偏紫,舌苔糙白灰腻,脉弦细而数。湿淤气滞,肝脾两伤,湿浊留恋肠腑。舌质偏紫,舌苔糙白灰腻,脉弦细而数。肝区隐痛,苔薄白,舌心灰腻渐化,脉濡细,肝脾肿大不消,胁下隐痛,脉弦细,舌澹红,舌前嫩白,舌根黄腻,脉濡细。慢性肝炎、早期肝硬化病史,肝大,腰酸,足跟痛,睡眠有进步。肝病及脾,脾运不健,肝失条达,健运不力。
气滞血瘀肝硬化复合性溃疡肝脾肿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女性。反复头痛30余年,发作频繁10年。前额头痛,颈腰椎及背部酸胀不舒,右上腹部偶有隐痛,口苦、食少馨味。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头痛(阳明头痛)、眩晕(气滞血瘀)、心痹(心阳不足)、脘胁痛(肝气郁滞,肝胃失和)。证型为肝郁化火,热入阳明经络,久病气滞血瘀,累及脏腑经络。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,心脉痹阻,气血运行不畅。
气滞血瘀头痛眩晕心痹
查看详情 →
31岁女性,初潮19岁,月经周期28~30天,量中等色深红有血块,经期腰酸,末次月经1995年8月7日,5天净。近三月有中期出血,口干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沉小。月经中期出血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沉小。舌质红,苔根黄腻,脉沉弦。舌质暗,舌尖红,苔黄腻,脉沉小。舌质红,苔根微黄腻,脉沉小。舌红,苔薄白,脉滑数。舌红,苔黄,脉沉小。舌红苔黄腻,脉小滑。不孕症,肝肾阴虚,冲任不调。肝肾阴虚,冲任不调。湿热阻滞。气滞血瘀。湿热偏盛。肝郁及湿热。肾虚冲任失调。
不孕症肝肾阴虚冲任不调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,30岁。四肢末梢针刺感,晨起发红继发凉,肢端苍白疼痛麻木,手指僵硬,右足较重,桡骨动脉未扪及,遇冷痛甚。面色无华,四肢末端青紫,冷感麻木,舌质澹紫,苔薄白而润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,气滞血瘀,寒凝络阻。病程较长,症状随季节变化,表现为寒热错杂之象。
气滞血瘀雷诺氏病脾肾阳虚寒凝络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间断性下腰背僵痛3年,伴髋、膝关节疼痛,足跟疼痛,神疲乏力,大便溏薄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下腰背疼痛,僵硬,久坐久站加重,活动后减轻。双“4”字试验阳性,直腿抬高试验阳性,腰椎活动受限。中医诊断为痹病,阴阳失调,气滞血瘀,督脉瘀滞。
气滞血瘀痹病阴阳失调督脉瘀滞
查看详情 →
50岁男性,嗜酒史,主诉小便赤浊、咳嗽、腰痛,病程较长。酒精肝,脾肝肿大,左侧胸腔积液。面色黄晦,头额冒冷汗,疲乏神呆,张口呼吸,嗳呃,左脚盘肿溃,舌质澹紫,舌根苔浊腐,脉弱。气阴两虚,气弱血湿,浊毒下注,湿久癃闭。左脚盘药物性皮炎转蜂窝组织炎,左脚大趾脉管炎。
气滞血瘀酒精肝脾虚肝积浊毒下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,反复腰背痛5年,加重2天。腰椎生理曲度变直,压痛明显,双侧腰大肌紧张,直腿抬高试验阴性,腰椎活动受限,骨密度提示重度骨质疏松。舌紫暗,舌下脉络曲张,苔薄黄,脉弦。诊断为气滞血瘀之骨痿。
气滞血瘀骨痿骨质疏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3岁,男性。主诉双膝关节疼痛4年余。病程4年,晨起疼痛明显,活动后缓解,久走及上楼梯时加重。双膝关节肿胀变形,活动受限,压痛明显,骨擦感存在。舌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为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,证型为肝肾亏虚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,气滞血瘀,筋骨失养。舌象薄白,脉象弦细。
气滞血瘀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8岁。主诉腰痛4个月余,兼有两大腿外侧疼痛,遇寒加重。既往史提示三年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。舌淡苔薄白,舌下络脉(++)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腰痛,证型为脾肾亏虚,气血虚滞。
腰痛脾肾亏虚气血虚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病史3年前药物流产后行清宫术,诊断为子宫腺肌症。经行腹痛较剧,伴腰坠,经量中,色暗紫夹块,经前小腹胀坠,便意频,白带量中,CA125升高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妇科检查宫体前位偏左,活动,质中,无压痛,两侧附件无压痛。
气滞血瘀子宫腺肌症痛经腰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、全身无力、腹胀、肝区不适、轻微作痛、大便稀、失眠、烦躁、嗳气、口苦、体重下降。病程自三月份开始,持续数月。中医病名为传染性肝炎,证型为肝肾不足、气滞血痰、心脾虚弱。望诊见舌质绛红,苔白微厚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肝区不适、腹胀、失眠、烦躁、嗳气、口苦、体重下降。切诊见脉沉细而弦。
气滞血瘀肝肾不足心脾虚弱失眠
查看详情 →
65岁男性,反复头晕、心悸、胸闷2年余,再发伴加重1周。眩晕,心悸,阴阳两虚,气滞血瘀,心肾两虚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高血压动脉硬化,冠心病,心律失常,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眼底动脉硬化Ⅰ~Ⅱ°。
气滞血瘀眩晕心肾两虚动脉硬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,主诉胸闷、憋气、心窝痛、心悸、腹胀、烦躁、失眠。病程长达13年,有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史。中医诊断为心肾阴虚,气血瘀滞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沉涩略数。病机为心肾阴虚,气血瘀滞,导致心血痹阻,心脾失运。
心肾阴虚气血瘀滞心绞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漏下淋漓,量多色紫,少腹胀痛,乳房胀痛,腰背酸楚,食纳呆滞。中医病名为崩漏,证型为气滞血瘀,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,冲任不畅,血不循经。望诊见舌质暗红,薄澹黄苔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经期异常,有瘀血症状。切诊见脉沉细,右关滞象。
气滞血瘀崩漏宫内膜增殖症乳腺增生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女,32岁。阴道出血,经血量多色紫,少腹胀痛,乳房胀痛,腰背酸楚,食纳呆滞。子宫内膜增殖症,部分腺瘤样改变,乳腺增生。脉沉细,右关兼有滞象,左关已无滞象,细弦。舌质暗红,薄布澹黄苔,苔薄白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,冲任不畅,血不循经。
气滞血瘀崩漏冲任不畅血不循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主诉药流之后未避孕2年未孕。月经延后半月,经色红,无血块,偶有痛经,经前乳房胀痛,腰、腹胀。白带色黄,有异味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鞍形子宫,两侧输卵管伞端及伞周不全粘连,子宫偏小,月经稀发。妇科检查宫体前位,偏小,活动,压痛(+),左侧附件压痛(+)。
气滞血瘀继发不孕湿热下注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为胸闷、心慌、头晕、目眩、下肢浮肿。病程3年,现为亚急性后壁心肌梗死。中医病名属胸痹,证型为心肾两虚,血瘀痰浊阻闭经络。望诊面色红润,舌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胸闷、心慌、活动后下肢浮肿。切诊脉沉弱细涩。
高血压心肾两虚血瘀痰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,主诉结婚2年未孕,月经不调,愆期而至,甚则闭经半年以上,量较少,色暗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辨证为肾虚冲任失调,兼有痰瘀内结。病程较长,经检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。
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冲任失调痰瘀内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