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28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过期、量少一年。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月经过期、量少。证型寒湿伤脾,脾运失司,血化不足,胞宫失养,经道失畅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苔白稍腻,舌质较淡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月经过期、量少、小腹冷痛、肠鸣便溏、头晕肢疲。切诊脉沉细缓。
月经过期量少寒湿伤脾脾运失司
查看详情 →
女,头胀痛,咳嗽,鼻塞,声重,咽痛,口渴,发热而微恶风,痰涎壅盛,大便秘,小便赤,舌苔黄腻,脉浮数,内蕴湿热,兼外邪客之,风热相搏,滞热未清,肺胃仍未清肃,舌苔垢腻,脉弦滑
头胀痛咳嗽鼻塞咽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。主诉胃下垂6年,钡餐造影示胃下垂7cm。胃中漉漉有水声,脘部痞满怕冷,食生冷或遇凉后胃脘闷胀,饮水多后干呕欲吐,精神萎靡,食欲不佳,口澹不渴。舌质澹红,苔白滑。脉沉细弱。中医诊断脾虚胃痞,痰饮内留。
胃下垂脾虚胃痞痰饮内留胃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畏冷、发热、头身痛3天。恶寒重,发热轻,鼻塞,流清涕,无汗,咳嗽吐白色清稀痰,口不渴。体温38.1℃。脉象浮紧,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中医诊断为着凉症,属风寒束表侵肺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,阳气不得伸,肺气失宣。症状包括恶寒、发热、头身痛、鼻塞、流清涕、咳嗽、吐清稀痰。脉浮紧,舌淡红,苔薄白。
风寒感冒风寒束表恶寒发热头身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3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便血、腹部疼痛,病程自1995年3月起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脾虚湿盛。望诊见舌淡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困倦、食少、胸脘痞闷、双下肢沉重、大便不成形。切诊见脉濡。
便血腹部疼痛脾虚湿盛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52岁,胸闷、胸痛6个月,加重4天。胸痹,胸阳痹阻型。胸闷气短,胸骨后疼痛,心悸,神疲,肢体恶寒,夜寐不宁,大便干,舌质暗、苔白腻,脉沉细。
胸痹胸阳痹阻痰湿阻络瘀血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部疼痛反复2个月,解黑色大便2天。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胃脘痛,证型肝火热邪犯胃。病因病机肝气不舒,郁而化火,伤脾害胃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,苔薄黄,脉细略弦。
胃络损伤肝火上炎脾虚胃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0岁。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、头部胀痛、右侧面部麻木紧束感、面部疼痛、言语不利、口角㖞斜、流涎、右眼开合失灵、流泪、视物模糊。病程3天。舌质澹红,苔白微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中经络。证型为肝风内动、风痰阻络。病因病机为素体肝阴不足,肝风内动,风痰相并阻于脉络。望诊见舌质澹红,苔白微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恶寒发热、头痛、面部症状等。切诊见脉弦滑。
中经络肝风内动痰湿阻络肝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2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额头、指蹼皮肤瘙痒,伴有鳞屑及痤疮,时有汗出、鼻塞流涕、打喷嚏、中脘痞胀、口干口苦不欲饮、月经量少。舌质澹紫,苔澹黄腻,脉细。中医病名湿疹,证型气虚风盛湿郁证。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燥,风盛湿郁,肺卫不固,脾虚湿阻,血虚生风,营卫不和。
过敏性皮炎气虚血燥风盛湿郁肺卫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湿热发黄病 脾脉滑数 肺脉亦然 母令子实之证 面色晦暗 舌苔黄腻 脉滑数 病程较短
湿热发黄脾脉滑数肺脉滑数证型母令子实
查看详情 →
三十五岁,黄疸,经数旬不愈,黑疸,湿郁血瘀,面臂黑,目黄,溲黄,性急嗜酒,便溏,沃酸,手掌风湿,脉软,苔白。
黄疸黑疸湿热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女性,主诉恶寒高热、头痛项强13天。恶寒体温达39℃以上,发热午后为重,头痛项强,腹胀满,恶心欲呕,大便7日未行。舌质红苔黄腻,脉弦紧。辨证为太阳、少阳、阳明并病。
恶寒高热头痛项强腹胀满恶心欲呕
查看详情 →
薛某,60岁,感冒两周,发烧,鼻塞流涕,咳嗽,咽痒且痛,大便干燥。脉浮微数,舌淡白,苔白黄腻。感冒夹湿。脉浮滑,舌秽苔未净。脉沉滑,舌秽苔未尽。
感冒夹湿湿滞未尽外邪未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。主诉吞咽困难,反复发作三年。中医病名结核性纵隔炎、纵隔结核性淋巴结炎。辨证气机受阻,痰湿内结。舌苔白腻,脉弦细。
结核性纵隔炎痰湿内结气机受阻津液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易饥,食则腹胀而作泻,两胁痛,舌绛黯,苔白稍满,舌质红,脉弦细滑,脾运不足,肝郁脾虚,肝火上炎,胆区疼痛,便稀,日行1次,苔黄厚而剥,脉关弦细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包括肝郁脾虚、肝火上炎,病因病机涉及肝郁、脾虚、湿热、胆热。望诊见舌绛黯、舌质红、苔白稍满、苔黄厚而剥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易饥、腹胀、作泻、两胁痛、便稀、胆区疼痛、恶心。切诊见脉弦细滑、脉关弦细。
肝郁脾虚湿热内蕴食积脾运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近花甲,主诉噎膈反胃,病程较长。胃失和降,脘中窒塞,纳食困难。面色萎黄,舌苔厚腻。脉象沉迟。中医诊断为噎膈,证属阳虚痰阻,气机不利。病因病机为年高阳微,酒湿厚味,酿痰阻气,胃阳衰微,清阳失旷,痰饮内阻,气火上郁。
噎膈反胃阳虚热邪伤津痰饮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9岁,主诉体弱多病,纳呆厌食,日渐消瘦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属积滞,证型为宿食积滞,病因病机为脾胃受伤。望诊见面色黄,舌红苔黄厚。闻诊见口臭。问诊见纳呆厌食,腹胀时痛,夜寐不安,多汗尿黄,大便干燥。切诊见脉细沉滑。
积滞脾胃受伤纳呆厌食腹胀如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0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不适,食后胃胀、胃痛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属胃痛,证型为外邪犯胃,胃失和降。舌红,苔白或黄厚,脉弦或沉。望诊见舌红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胃胀、胃痛及外感症状,切诊见脉弦或沉。
外感
查看详情 →
8岁女性患者,主诉夜间磨牙1年,声音渐大,影响他人休息,伴夜间肛门瘙痒,发现蛲虫活动。辨证为饮食不洁致胃中湿热生虫,痰热上扰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蛲虫症胃湿热痰热扰肝火旺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。口苦易怒,两胁胀痛,阵发性心胸刺痛,痛引肩背,胸闷气短。气滞血瘀,心络受阻。面色晦暗,舌质暗,舌边尖有瘀点,脉弦沉。
高血压冠心病气滞血瘀心络受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