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51岁,男性。主诉腰骶隐痛二周。病程二周。中医病名骶髂关节紊乱,证型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因外伤引起,损及筋骨,血离经脉,气机不畅。舌象暗红,脉象弦细。腰部僵硬,活动受限,双侧骶髂关节周围广泛压痛,床边试验(+),“4”字试验(+)。
骶髂关节紊乱气滞血瘀腰部刺痛
查看详情 →
2岁男童,主诉两腿逐渐变细,不会站立,右腿尤甚,病程1年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倦怠无力,两腿肌肉萎缩如麻杆,食欲缺乏,大便不利,舌质澹,苔白腻,脉细数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,阳气不振,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,肾虚骨软,肌肉萎缩而不用。
小儿麻痹症脾肾两虚阳气不振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癫痫大发作、剧烈头痛、失眠多梦、目眩、疲乏、不欲食恶心。病程三年。中医诊断为血瘀痰阻,肝肾亏损。望诊见舌质暗红,苔薄白,复诊见舌质淡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癫痫发作、头痛、失眠、疲乏、恶心等。切诊脉象弦细,复诊脉象沉弦。
颅脑外伤癫痫血瘀痰阻肝肾亏损
查看详情 →
男,25岁,主诉腰膝酸痛,病程较长。中医诊断为痹证,证型属湿热下注,病因病机为湿邪内蕴,阻滞经络。面色晦暗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问诊见腰膝酸痛,活动受限,病史较长。切诊脉象滑数。
肾虚湿热下注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,分娩后月余,恶露冲心。主诉腹中胀痛有块,恶露曾一度下行,量少夹紫块,近十余日胀痛复起,伴恶心呕吐。现病史见腹痛拒按,膨胀如鼓,呕恶碍食,心慌头晕,动则泛吐,面色萎黄夹瘀斑,身发热,小溲黄少,大便秘结,全身疲倦无力,言语声音低微。舌苔黄腻质紫暗,脉沉弦细数。中医病名恶露冲心,证型瘀浊停蓄,病因病机恶露不下,停蓄体内,冲心之象明显。望诊面色萎黄夹瘀斑,舌苔黄腻质紫暗。闻诊言语声音低微。问诊腹痛拒按,膨胀如鼓,呕恶碍食,心慌头晕,动则泛吐,身发热,小溲黄少,大便秘结,全身疲倦无力。切诊脉沉弦细数。
恶露不下血瘀停蓄心慌头晕腹中胀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,主诉胸闷、心悸反复发作年余,加重伴晕厥5天。舌质暗有瘀斑,脉迟结代。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,兼心阳不振。病程年余,症状包括胸闷胸痛、头晕心悸、短气懒言、身倦乏力、四肢麻木。心电图示窦房Ⅱ度传导阻滞,窦性停搏,阿托品试验阳性。
病窦综合征气虚血瘀心阳不振胸闷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男性。主诉右膝疼痛、肿胀三天。病程三天。中医病名右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伤。证型血瘀气滞。病因病机外伤导致筋肉损伤,络脉受伤,气血互阻,气机不利,血肿形成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右膝疼痛、肿胀,活动不利,寐差。切诊未提及。
膝关节损伤血瘀气滞筋脉受损活动不利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,月经突然中止四月,小腹胀疼,遇冷加重,周身不适,手足发冷。舌暗苔润,脉沉细涩。证型为气滞血瘀,胞脉闭阻。
经闭气滞血瘀胞脉闭阻小腹胀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58岁,持续性胸骨后疼痛、头晕,病程3个月。胸痹,气虚血瘀型,眩晕。面色微红,舌胖大有齿痕、舌质淡嫩苔黄腻,脉弦细。头晕,头目胀痛,口苦,唇暗,纳可,寐安,二便调。血压150/80mmHg,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梗,Ⅱ、Ⅲ、avF病理性Q波,窦性心律及过缓。
胸痹头晕气虚血瘀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主诉右侧上肢酸麻软弱,不能持重物,10天前出现右侧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饮水发呛,舌强,语言謇涩。脑动脉硬化病史。舌质红,无苔。脉弦滑。辨证气阴两虚,络脉瘀阻。
中风偏枯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肢体不遂
查看详情 →
12岁男性,自幼肥胖,形体臃肿,呆滞少言,困倦嗜睡,腹胀满,疲乏无力,精神不振,饭后倦怠思睡。舌质色暗,体胖,脉沉缓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津液化湿酿痰,壅塞气机,精微不布。望诊见舌体胖,舌质暗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困倦嗜睡、腹胀、疲乏、精神不振。切诊见脉沉缓。
肥胖症气虚证痰瘀阻三焦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5岁,主诉排尿困难加重、反复尿潴留、尿路感染。中医病名前列腺增生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舌质暗,边有瘀斑,苔薄中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未提及。切诊脉细弦。
前列腺增生湿热下注瘀血阻络气滞
查看详情 →
62岁男性,主诉腰部疱疹后皮肤灼痛持续1个月,伴呼吸困难、失眠。体征见疱疹皮肤灰黯、拒按,形体由胖转瘦,脉细缓,舌薄苔白。中医诊断为毒蕴皮肤,经脉不通则痛。病机为毒蕴皮肤,经脉不通。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灰黯、舌象薄苔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疼痛持续、呼吸困难、失眠,切诊脉细缓。
皮肤疱疹血瘀经脉痹阻不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2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气喘、咳嗽痰多20年,双下肢水肿3年。病程较长,长期受风寒侵袭,导致肺气上逆,痰浊内生。面色紫暗,口唇发绀,颈静脉怒张,桶状胸,双肺底湿啰音。中医诊断喘证、水肿。证型为脾肺气虚,痰浊不化,上犯于肺,肺失宣降。
喘证脾肺气虚痰浊不化肺失宣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女性。左下肢凉痛1年余,行走后加重,休息后缓解,左足及小腿疼痛、酸胀,静止时发凉,间歇性跛行距离约20m。舌质暗澹,苔薄白,脉沉缓而细。中医诊断脱疽(血脉瘀阻)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气虚血瘀,脉络滞塞。左下肢动脉内壁不光滑,腘动脉狭窄,胫前动脉见斑块,血流速度减慢。左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,胫后动脉搏动弱,肢体位置试验阳性。右下肢动脉搏动正常,肢体位置试验阴性。
脱疽血脉瘀阻气血两虚肢端闭塞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右下肢肿胀不消,皮肤粗糙,按之凹陷,无弹性。舌质紫瘀,苔薄腻,脉濡。病程自1985年手术后持续存在。中医病名属水肿,证型为痰瘀互结,病机为湿热下注,痰瘀阻络。舌紫暗,苔灰腻,脉细濡。
右下肢肿胀湿热下注痰瘀阻络舌紫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8岁,右肘部疼痛、肿胀、活动受限3天。右肱骨下端髁上骨折移位,筋骨软组织俱伤,瘀血凝聚,漫肿疼痛,不能动弹,关节畸形。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骨折气滞血瘀瘀血凝聚肿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9岁。大便秘结10余年,量少不畅,中脘隐痛,倦怠乏力,畏寒怕冷,手足欠温,汗多,头晕耳鸣,腰酸膝软,健忘,易感冒。中医诊断为便秘。辨证为脾肾两虚,肝木乘土,湿热内蕴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,切诊未提及。
便秘脾肾两虚肝木乘土肾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叶某,34岁,湖南人。面目及足部轻度浮肿,腹胀,小腹疼痛,小便常见乳白色,月经量少。舌质澹,边尖有片状瘀斑,脉弦细涩。子宫体增大。证属气血瘀阻,脾胃虚弱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气血瘀阻,脾胃虚弱。望诊见舌质澹,边尖瘀斑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浮肿、腹胀、小腹疼痛、小便异常、月经量少。切诊见脉弦细涩。
气血瘀阻脾胃虚弱浮肿腹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男性。阴囊湿疹作痒,病程较长。头面胸前丹毒,睾丸肿痛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舌苔黄腻。脉弦滑。病因病机为汗泄过度、冷饮过量,导致湿热内蕴,外发丹毒。中医病名为阴囊湿疹、丹毒,证型为湿热下注、热毒壅盛。
阴囊湿疹丹毒视力障碍汗泄过度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