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6岁。反复头痛30余年,发作频繁10年。前额头痛,颈腰椎及背部酸胀,右上腹隐痛,口苦、食少。脉细数。肝郁化火,热入阳明经络,久病气滞血瘀,累及脏腑经络。心脉痹阻,胸闷气憋,气血不畅致晕厥。中医诊断为头痛(阳明头痛)、眩晕(气滞血瘀)、心痹(心阳不足)、脘胁痛(肝气郁滞,肝胃失和)。
眩晕头痛心痹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9岁,女性。主诉发作性眩晕10余年,近两月反复发作,伴乏力、消瘦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痰饮内阻,浊阴不降。望诊面色少华,舌质略澹,苔白中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眩晕、恶心呕吐、头痛、胸脘痞闷、乏力足冷、多汗。切诊脉沉细滑。
眩晕痰饮内阻脾胃阳虚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65岁男性,反复头晕、心悸、胸闷2年余,再发伴加重1周。眩晕,心悸,阴阳两虚,气滞血瘀,心肾两虚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高血压动脉硬化,冠心病,心律失常,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眼底动脉硬化Ⅰ~Ⅱ°。
眩晕心肾两虚气滞血瘀动脉硬化
查看详情 →
53岁男性,主诉头晕、眼胀痛、头部不能摇动、头皮面部麻木、颈部僵直、手指麻木、左耳鸣、浑身出汗、手脚冰凉、偶有恶心。中医病名属颈椎病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头晕、眼胀痛、麻木、耳鸣、出汗、恶心,切诊示左侧多处压痛,肌肉僵硬。
颈椎病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痰阻经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1岁,女性。主诉眩晕反复发作1年,加重1个月余。眩晕伴恶心呕吐,前胸后背发凉。舌体瘦,质暗红,苔少,脉沉细弦。诊断眩晕,证属肝肾不足,虚阳上扰。舌质紫暗,中有裂纹,无苔,脉虚弦。
眩晕肝肾不足虚阳上扰痰扰
查看详情 →
69岁女性,发作性眩晕10余年,近二月加重,伴乏力、消瘦。眩晕、恶心呕吐、头痛、胸脘痞闷、乏力足冷、多汗、面色少华。舌质略澹,苔白中腻,脉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痰饮为患。病因病机为痰饮内停,脾胃阳气不足,运化失常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眩晕高血压病痰饮内停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9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发作性眩晕10余年,近二月来反复发作,伴乏力、消瘦。中医病名为眩晕,证型为痰饮,病因病机为痰饮内停,脾虚失运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望诊见面色少华,舌质淡,苔白中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眩晕、恶心呕吐、头痛、胸脘痞闷、乏力足冷、多汗。切诊见脉细沉滑。
眩晕痰饮内停脾胃虚弱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6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反复发作6年,复作并加重半个月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阴虚风动证。舌质黯红,苔薄,脉细弦。病程6年,伴脑鸣、颈胀、左手麻、心烦、口干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,虚风内动,络脉阻滞。
眩晕肝肾阴虚阴虚风动颈胀
查看详情 →
65岁男性,反复头晕、心悸、胸闷2年余,伴眩晕、恶心、冷汗、大便失禁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眩晕(阴阳两虚、气滞血瘀),心悸(心肾两虚)。病程2年,血压偏高,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心电图示窦性停搏,长间歇停搏。眼底动脉硬化I°~Ⅱ°,肝多发性囊肿,胆囊炎,脾大,肾孤立性囊肿。
眩晕心肾两虚气滞血瘀动脉硬化
查看详情 →
男,46岁。头晕、下肢乏力3个月。低血压病史。面色暗,舌质暗,舌苔薄。脉沉细。中医诊断头晕。证型脾肾阳虚,气血不和。病程3个月。血压85/60mmHg,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颈椎病。心慌、气短,纳可眠差多梦,面部、口麻木。
低血压脾肾不足气血不和痰浊上扰
查看详情 →
女,43岁。眩晕2年余,伴头痛且胀,眼干涩。眩晕——肝血不足,肝阳上亢。面色晦暗,舌红少苔,脉弦细。眩晕伴头痛胀,眼干涩,病程较长。肝阳上亢,肝血不足,目失所养。
眩晕肝阳上亢肝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男性。主诉后颈部疼痛、头昏时作2个月。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头痛、眩晕。证型肝旺血滞、肝旺痰阻。病因病机为长期低头伏案致脉道不充,血不养肝、肝阳偏亢,痰浊内蕴,脾胃升降失司。舌象苔薄白,脉象脉弦滑。
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肝旺血滞肝旺痰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女性。眩晕反复发作2年,伴恶心欲吐、纳少、心悸失眠、颈项部酸胀痛、天旋地转、站立不稳、手足无力、麻木、言语不利。中医诊断为眩晕,证属脾虚血瘀。面色胱白,舌淡苔白腻,脉沉细无力。
眩晕脾虚血瘀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,66岁,长期头晕,左半边头部抽痛,胸闷,胃部不适,恶心,耳鸣,慢性咽炎,大便细而不畅,颈部不适。舌边齿痕苔薄腻,脉细弱,眠浅多梦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胃虚痰湿内阻,病因病机痰湿内阻,外感风寒或内伤七情。望诊舌边齿痕苔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有头晕、抽痛、胸闷、胃部不适、恶心、耳鸣、慢性咽炎、大便异常、颈部不适,切诊脉细弱。
眩晕症肝阳上亢胃虚痰湿胆经抽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耳鸣1年,加重10天。病程1年,因劳累及失眠诱发或加重,伴眩晕、精神昏愦、左上肢麻木无力。望诊见气短懒言,舌质淡红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上气不足,不能助血上升灌注于脑。
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晕耳鸣上气不足中风先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7岁。主诉头晕1周。病程1周。中医病名眩晕。证型气阴不足。病因病机气阴耗伤,水湿内停,气化不行。舌红苔薄白且干。脉弦。下肢乏力,下肢亦肿,两眼睑浮肿,口干,夜尿不多,大便尚畅,胃纳欠佳。舌红苔薄黄。脉细缓。
眩晕气阴不足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男,64岁。眩晕9个月余,视物目眩,行走不稳,口干,耳鸣,眠差,大便2~3天1次,夜尿频。舌质红嫩、苔少,脉细、尺脉沉。颈椎生理弧度变直,颈肌紧张,眼震(+),闭目难立征(+)。鼻咽癌放化疗病史8年,冠心病支架术后5年,颈4/5椎间盘术后10年。头颅MRI未见异常,TCD提示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颈动脉、椎动脉粥样硬化,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斑块形成。诊断为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。
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肾阴虚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9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眩晕,头向两侧转动时加重,伴恶心呕吐。病程两年。中医病名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。病因病机为久卧冷湿之地,风寒上受,入侵太阳之经,经脉凝滞。望诊面色红润,舌正脉平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眩晕、恶心呕吐及病史。切诊脉象平,血压正常。
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风寒侵袭经脉凝滞阴阳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4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头晕耳鸣,病程自1997年起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元气衰弱,虚风夹痰。病因病机为元气不足,痰浊内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望诊面色无华,舌质澹、苔白略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晕耳鸣、视物旋转、头痛恶心、神疲乏力、胸脘痞闷、纳差不香。切诊脉沉细。二诊舌澹红、苔白,脉细;三诊舌澹红、苔薄白,脉细。
眩晕元气不足痰浊内阻虚风夹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眩晕、目不能睁、旋转感、心烦、泛泛欲呕、肢指发麻、头项酸楚。脉细弦。中医诊断肝风内动。四诊信息包括眩晕、目不喜睁、肢指麻木、腰嵴疼痛、颈肩酸楚、脉濡弦。病机为肝风内动,湿邪内停,血脉痹阻,络气失和。
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肝风内动湿邪内停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