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滞+血瘀+气滞血瘀+便秘

女,34岁。经行时小腹坠胀疼痛,伴腰痛、大便秘结,病程6年。痛经,气滞血瘀,郁久化热伤阴。脉弦,舌胖质暗苔白。月经量多色暗红有块。
气滞血瘀血瘀痛经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下腹疼痛反复发作半年,加重1个月。人工流产术后出现少腹疼痛,逐渐波及整个下腹及腰骶部,劳累及性交后加重。舌质暗红,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妇人腹痛,证型为气滞血瘀。病机为人工流产术后余血未净,感受外邪,与血相搏结,导致冲任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便秘盆腔炎下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,53岁。每日腹泻10余次,便下大量黏液脓血,厌食纳呆,倦怠乏力,畏寒喜暖。舌质紫,苔白厚,脉沉迟。溃疡性结肠炎。脾肾阳虚,湿瘀交阻。面色萎黄,舌质紫,苔白厚,脉沉迟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湿瘀交阻腹泻频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女性,主诉大便6日未行。病程较长,既往直肠癌术后,大便规律紊乱,便质先干硬后转为细软便。舌澹红,舌质偏暗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便秘,证型为脾肾阳虚、肝郁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肾阳虚无力排便,肝郁气滞,气血不畅。
便秘脾肾阳虚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主要症状为右侧胸闷气憋3月,痰中带血10余天,疲倦乏力,咳嗽痰白,痰中带血丝,黏稠泡沫状,呛咳,大便秘结。舌质暗红,舌边有齿印,苔薄白稍厚腻。脉沉滑稍弦。中医诊断为肺积,气血瘀滞,气滞血瘀,痰浊积聚瘀滞。病机为气血瘀滞,痰浊内蕴。
气血瘀滞大便秘结肺积痰浊积聚
查看详情 →
男,31岁。两眼干涩、异物感半年。分泌物如泡沫样,白睛细小赤丝迂曲,睑结膜乳头增生,舌苔薄黄,脉平。肺经余邪未尽,气滞血瘀,气机升降受遏。
气滞血瘀急性红眼肺经余邪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20岁,经行腹痛7年,渐进加重4个月,经行第1~2天下腹胀痛,右侧尤甚,伴腰痛、肛门下坠感,经前心烦易怒,大便干燥,月经规律,色暗红,夹血块,舌暗红,苔薄黄,脉细弦,B超提示子宫内肌瘤、左附件炎、子宫内膜异位症,痛经,症瘕,气滞血瘀,胞脉阻滞,不通则痛,瘀久成症。
气滞血瘀便秘痛经症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,主诉胸骨后剧痛,伴全身冷汗、面色苍白、昏倒。病程较短,入院时烦躁,胸痛持续。入院后出现面红目赤,口干溲黄,失眠便秘,舌苔黄燥,舌质干红,脉弦。辨证为阴虚阳亢型。望诊见舌质干红,苔黄燥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胸痛、失眠、便秘。切诊见脉弦。
气滞血瘀急性后壁心梗房性早搏两肺肺炎
查看详情 →
唐某,女,45岁。胸背部疼痛,活动受限4天。胸10椎压缩性骨折。气滞血瘀型。舌质红,苔黄,脉数。
气滞血瘀大便秘结胸椎压缩性骨折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女性。主诉胃痛5年,加重半年,伴饱胀、嗳气、便秘、身困乏力、畏寒肢冷、痛经、崩漏、白带多。中医病名包括胃脘痛、痛经、崩漏、带证。证型为脾胃虚寒、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、湿浊下注、气滞血瘀。望诊见舌质澹红、薄白苔、体胖、齿痕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胃痛、痛经、崩漏、白带多、畏寒肢冷、便秘等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气滞血瘀胃痛痛经崩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,主诉便秘、腹胀、腹痛,伴恶心呕吐,病程3天。腹部高度胀气,肠鸣音亢进,舌红少津、苔厚黄,脉滑数。中医诊断证属瘀热内结、腑气不通。
便秘腹胀腹痛急性肠梗阻瘀热内结腑气不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经行不畅,癸水后期,食后腹胀,头晕失眠。脉弦滑而数大。湿热相郁,肝家亦盛。情志内伤,郁怒伤肝,肝失条达,气滞血瘀,横克脾胃,胃气上逆。面色无华,舌质红,苔黄腻。声音低微,气味无特殊。问诊提示经行不畅,色紫瘀块,少腹胀痛,胸脘满闷,食欲不振,胁肋窜痛,大便秘结。脉弦滑而数大。
气滞血瘀大便秘结经行不畅头晕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2岁,女性。主诉右下腹疼痛5天,加剧4小时。既往有高血压史30余年,1967年行急性阑尾炎手术。症状包括右下腹阵发性绞痛或刺痛,腹胀,恶心呕吐,大便数日未解,小便短赤。痛苦病容,腹部稍隆起,右下腹压痛,可见手术刀痕。舌苔黄腻,舌质红绛,边有瘀斑,脉弦滑而涩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,中焦阻滞。
气滞血瘀便秘肠梗阻腹胀
查看详情 →
12岁男性患者,皮肤逐渐变黑,口角流涎,双手不自主抖动,伸直不利,书写抖栗,言语含煳,泛恶流涎,便秘纳呆,病程2年。K-F环阳性,面具脸,“O”形腿,四肢肌张力铅管样增高,血清铜氧化酶降低。辨证为气滞血瘀,肌肤不润,见皮肤黧黑,舌质紫,肢节屈伸不利,震颤。
气滞血瘀肝豆状核变性肌肤不润四肢震颤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小腹胀痛,按之有块,月经先期量多,黄带秽臭,口渴,失眠多梦,大便秘结。子宫生瘤。脉沉数,舌红苔白微黄。湿热内遏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大便秘结小腹胀痛湿热内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女性。主诉右腿麻木疼痛70天,天阴加重,手术刀口部位疼痛,大便秘结。舌质淡,苔白腻,脉沉。中医诊断为痹证,证型为脾肾不足,气滞血瘀。病机为脾肾不足,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血瘀,不通则痛。
气滞血瘀大便秘结右腿麻木脾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。上腹部胀痛拒按,疲倦乏力,口干口苦,纳呆,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。舌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肝积,证属肝郁脾虚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调,饮食失节,肝气不舒,郁久化热,气滞血瘀,痰瘀凝结,脾气亏虚,水湿内停,聚而成痰。
气滞血瘀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男性,主诉渐进性四肢抖动、肢体僵直、动作缓慢6年。主要症状包括右手抖动、静止时明显、持物不灵,逐渐发展至双侧肢体,动作缓慢,肢体僵直。临床表现有表情呆板、面色晦暗、言语含煳、行动困难、四肢静止性震颤、肌张力齿轮样增高、怕热多汗、心烦口干咽燥、大便干结。舌质暗红,脉弦细数。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,兼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便秘帕金森病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9岁女性患者,左下肢皮肤变硬3年余,右下肢皮肤变硬,呈暗褐色,无弹性,毛孔消失,无汗,色素沉着,皮肤蜡样光滑,皮革样硬度,足掌外侧翻,行走不畅。舌红苔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皮痹,证属脾肾阳虚。病程较长,气血不足,卫外不固,外邪侵袭,阻于肌肤经脉,致肌肤失养。
气滞血瘀硬皮病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4岁,男性,主要症状为颈部淋巴结肿大、腹部包块、面色黧黑、神疲乏力、声低气怯、口干咽燥、食欲欠佳、大便秘结,病程自2006年1月起。中医诊断为恶核、石疽、失荣、痰核。证型为阴血亏虚、瘀毒内结。望诊见舌红绛少津、苔光剥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精神体力差、食欲减退。切诊见脉细弱。
气滞血瘀恶核石疽失荣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