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滞+血瘀+气血不足

患者59岁,男性。右胁时痛,两目干涩,头昏,失眠,恶梦。舌质紫暗,苔色微黑,脉细弱。中医病名为臌胀,证型为肝脾气滞血瘀,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寒热虚实错杂。望诊见舌质紫暗,苔色微黑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右胁痛、两目干涩、头昏、失眠、恶梦。切诊见脉细弱。
肝脾气滞气血不足血瘀慢性肝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男性,腰背部跌伤疼痛,活动受限5天。腰背部肿胀,第1腰椎棘突轻度后凸,压痛明显,椎旁肌紧张,不能竖立。X线片示第1腰椎呈楔形改变,压缩约1/3,椎间隙前宽后窄,生理曲度后凸。诊断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。
气滞血瘀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,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3年,加重10天。刻下症见心前区剧烈疼痛,每日发作3次,伴心慌、胸闷、气短、乏力、烦躁失眠、两胁胀满、纳差嗳气。面色晦黄,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证属气虚血瘀,寒凝血脉,胃失和降。
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寒凝血脉
查看详情 →
女,26岁,经闭载余,胃纳不馨,神困肢软,脉沉细,舌苔薄白,病因肝脾气郁,中医病名闭经,证型肝脾气郁型,望诊舌苔薄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经闭载余,胃纳不馨,神困肢软,切诊脉沉细
气滞血瘀气血不足闭经肝脾气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女性。月经后错半年余,周期28-60天,带经7天,血量偏少,色鲜红,有血块,伴腰酸乏力、汗出较多。舌红苔白,脉沉细。B超示子宫内膜0.8cm,双卵巢多囊样改变。辩证为痰湿血瘀。
痰湿血瘀月经后错肾虚证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主诉吐血、腹痛、里急后重、肛门疼痛、小便短涩、腰腹热痛、经闭、白带多、口渴、不寐、不思饮食、多怒、面与手足虚浮、喉中梗梗有疾、肌肉半消。中医病名郁证,证型上焦气血不足,中焦有疾,下焦气凝血滞,郁而为火。望诊面与手足虚浮,舌象未提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有吐血、腹痛、经闭、白带多、口渴、不寐、不思饮食、多怒。切诊脉四至,两寸软弱,右关滑,左关弦,两尺涩。病因病机为七情所伤,肝气郁结,肝热与脾湿结,相火妄动,肾阴不濡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郁证肝火上炎脾虚
查看详情 →
罗某,39岁,女性。主诉颈部疼痛,活动受限两小时。病程短。中医病名为落枕,证型为瘀血阻滞。病因病机为筋脉肌肉受压,复感风寒,气血运行不畅,瘀滞不通。望诊见舌紫暗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颈项不能自由旋转后顾,疼痛向肩背部放散。切诊见脉弦紧。
落枕瘀血阻滞气血凝滞风寒侵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经行第二日出现头痛、鼻塞、流清涕、咽痛、乳胀胁痛、小腹胀痛,经量少不畅,色暗。舌稍红,苔薄白,脉细弦略数。平素经量不多,不畅,色暗,临经腹痛。半年来每于经前1~2日出现头痛、鼻塞、咽痛、乳胀胁痛、烦躁等症状。经行感冒。肝郁气滞型。舌质稍红,苔薄白,脉细。
肝郁气滞气血不足经行感冒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44岁女性,主诉发作性心慌、头晕5年余,加重2个月。心慌、失眠、头晕头胀、眼胀耳鸣、大便干结。面色晦暗,舌质暗澹,舌苔薄腻,脉象沉细结。中医诊断胸痹心悸,眩晕,证属气血不足,肝郁气滞型。病因病机为劳倦伤脾,情志不遂,肝郁气滞,气血不畅。
气血不足肝郁气滞心悸心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下血不止,色暗挟块,少腹痛,喜按,怕冷,头晕,心悸,腰酸,乏力,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:崩漏,证型:冲任虚寒,瘀血阻滞。面色㿠白,舌质淡,舌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
气血不足冲任虚寒瘀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4岁。主诉反复手脚趾麻木、冷痛、紫肿、苍白8年,加重2年,再发2周。病程8年,冬季遇寒加重,夏季劳累或情绪波动亦可诱发。体征见颜面发青,自汗,头晕,饮食差,表情澹漠。舌苔薄白,脉沉细。局部表现手脚紫肿冰冷,麻木疼痛,僵直不能曲。中医辨证为脾肾阳不足、气血虚寒凝经脉。
气滞血瘀雷诺氏症脾肾阳虚气血虚寒
查看详情 →
38岁女性,主诉术后上腹部痛,病程3年,疼痛如针刺,入夜加重。神倦乏力,心烦不寐,形体消瘦,面色黯晦。舌质暗红,苔薄黄,脉细涩。辨证为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气血不足术后痛证心烦不寐
查看详情 →
68岁男性,阵发性胸闷痛12年余,劳累后加重,伴左肩背疼痛、头晕、心悸、疲乏无力、少气微言、面色萎黄、动则汗出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型为气血不足,淤血阻滞。舌淡红、苔薄白,脉沉涩。
气血不足胸痹淤血阻滞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经量多,月经8天仍淋漓不尽。面色澹白,舌苔薄白、质澹红,脉细。血红蛋白70克/升,精神萎靡,四肢乏力,气短,语声低。中医病名崩漏,证型气血两亏,中气不足。辨证分析为气血不足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澹白、舌苔薄白、脉细。
气滞血瘀崩漏气血两亏中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面色萎黄,神疲,舌红苔少,脉弦小,病程10余年,反复呕血,腹水中等,白细胞减少,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,血小板减少,脾肾亏虚,气血不足,气不摄血,血溢脉外,肝络壅阻,气滞血瘀,水湿停聚,病位在肝,与脾、肾相关。
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肝硬化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58岁,腰痛反复发作,腰部酸痛牵及两髋腿膝,俯仰转侧不便,不能久坐多行。腰椎4~5椎间盘突出。舌苔薄质澹色暗。肝肾气血不足,肾气亏损,痰湿互阻。脉象未提及。
气血不足腰痛反复肾气亏损腰椎突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失眠1个月。症状包括寐差早醒,凌晨2—3点醒后不能复睡,神疲乏力。舌胖、多齿印、色黯,舌下青筋稍显,苔薄白。脉细。辨证为气血不足,血行失畅,心神失宁。舌象示舌胖、齿印、色黯,舌下青筋稍显。脉象细。病程1个月。
气血不足失眠心神失宁痰瘀交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心悸5年余,近1个月加重,伴失眠、耳鸣、纳可、二便调。舌苔薄,边有齿痕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怔忡,证属肝肾阴虚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,心失所养,虚阳上浮,睡眠不安。
气血不足心悸肝肾阴虚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3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停止半年。形体丰满,纳食佳,无腹胀,心烦易怒,潮热,大便日一行,白带增多伴阴痒。舌澹,苔白腻,脉沉。中医诊断闭经,证型痰瘀内停。病因病机为痰浊内阻,气血运行受阻。四诊信息包括形体丰满、舌澹苔白腻、脉沉,症状包括心烦易怒、潮热、白带增多、阴痒。
气血不足闭经痰瘀内停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头痛18年,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重,经期前后诱发,经色不鲜,量不畅,伴腹痛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,冲任不调,内风旋扰清空。望诊见舌紫苔薄,切诊见脉沉涩。问诊提示经期症状明显,病程较长。
气滞血瘀头痛冲任不调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