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43岁,长期伏案工作,颈项僵硬疼痛,左上肢麻木发凉三年,劳累后加重。项痹病,肾阳虚证。舌淡苔少,尺脉沉弱。左手拇、食指麻木无力,肩背沉重酸胀,活动不适,左侧臂丛牵拉试验(+),颈椎CT示C4-5、C5-6椎间盘突出。眠可,记忆力下降,喜热饮,喜过夏天,乏力,不易上火,胃口尚可,二便调。
项痹病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4岁。小腹有包块,按之不坚,时作痛,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,胸闷不舒,经行愆期或经闭。舌澹边有瘀点,苔白腻,脉弦滑。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扪及鸡蛋大囊性包块,B型超声波示右侧卵巢囊肿。中医诊断肠覃,辨证气滞痰瘀证。
气滞痰瘀证卵巢囊肿小腹包块带下量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胃痛,病程较长。舌上白苔稍增,苔转黄腻而厚,舌红有小裂纹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虚寒胃痛,证型阴虚气滞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见舌象变化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胃痛、口干,切诊见脉弦细。
阴虚气滞虚寒胃痛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5个月。腹泻20余日,大便稀溏,每日5~7次,烦躁,哭闹,食欲不振,泻下水样便,泡沫多,有黏液,腹热作胀,小便黄少。精神差,面色无华,脘腹略胀满,舌质红、苔黄腻,指纹青紫。湿热夹食,湿热夹食,伤及脾胃。面色无华,舌质红、苔黄腻,指纹青紫,脉象未提及。
气滞腹泻湿热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,主诉右胁下胀痛不适2个月。右胁下胀痛,按之疼痛加重,拒按,入夜更甚,脘腹胀满,呃逆,纳呆,倦怠乏力,大便干,皮肤干燥,稍有黄染。舌质淡红,苔薄,脉沉。中医辨证为脾虚肝郁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肝硬化脾虚肝郁肝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。主诉两乳房胀痛3年,经前尤甚,经后减轻。现症乳房疼痛较剧,与月经无明显关系,月经愆期。舌红、边有瘀滞、苔薄白。脉濡。证属冲任失调,肝郁气滞。望诊见舌红、边有瘀滞、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乳房疼痛、月经愆期。切诊见脉濡。
肝郁气滞乳腺增生冲任失调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胃脘间歇性疼痛10余年,情志郁怒或劳累诱发加重,伴口苦、痞满、反酸、食欲减少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证属木郁不达、胃失和降。
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气郁结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,主诉下腹部胀痛,以脐周为甚,病程3个月。中医病名属腹痛,证型为湿热气滞。病因病机为湿热积滞,气机不畅。望诊见舌淡红,苔薄黄腻;舌象舌澹红,苔黄腻,苔黄滑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便溏,日解1次,口苦,头晕,头部痛而晕。切诊脉弦,脉滑。
湿热气滞慢性结肠炎口苦便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女性,主诉便秘2年余,大便球状,5~7日一行,伴腹胀痛、左下腹硬块、乏力、纳呆、头晕、口干苦、易烦躁、行经腹痛。舌澹红,苔白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便秘(气秘),证型为脾虚气滞。
脾虚气滞便秘气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女性。主诉双侧胁肋部疼痛1年,加重半月余。既往有胆囊炎病史。胁肋部胀痛,口苦,厌油腻,胃胀,腰酸,大便时干时稀,急躁易怒。舌质红,舌体胖、边有齿痕,舌中后部苔黄厚腻。双脉沉弦滑。中医诊断胁痛,辨证为湿热蕴脾,肝胆气滞。病因病机为中焦失和,湿热内蕴,熏蒸肝胆,肝郁气滞,瘀血阻络。
肝胆气滞胁痛湿热蕴脾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9岁。主诉左脚踝扭伤后出现双下肢剧痒,全身皮肤泛发风团,色潮红,有灼热感,伴有索条状抓痕及血痂。发热,颜面潮红,心烦易怒,口干喜冷饮,食纳欠佳,夜寐不安,小便短赤,大便较干。舌苔薄黄,舌质鲜红,脉沉而弦。中医诊断为湿热阻络,气滞血瘀型荨麻疹。
气滞血瘀急性荨麻疹湿热阻络发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男性。主诉阳事不举,胁下胀痛,情志抑郁,夜寐梦多,腹胀食少,睾丸坠胀,龟头紫暗,小便不畅。病程近半年。中医病名阳痿,证型肝郁气滞,肝脉瘀阻。舌质暗,有瘀点,苔白,脉沉弦尺弱。
肝郁气滞阳痿血瘀情志抑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主诉右下腹部局部疼痛剧烈,反复发作,曾便血,诊断为结肠炎。大便不成形,每日多次,血压高,眼底动脉血管变细。既往有阑尾手术史及美尼尔氏综合征病史。舌色发青,苔灰白,脉右手数急,左手沉伏。辨证属结肠炎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
气滞结肠炎湿阻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1岁,女性。主诉腹痛反复2年余,加重半年。现症腹痛多发于空腹饥饿时,位于剑突下或脐周,喜按,伴食欲欠佳、泛酸、大便干、四肢欠温、畏冷。舌苔薄白,脉沉缓。血查Hp抗体阳性。中医诊断胃痛,辨证脾胃虚寒,寒凝气滞。望诊见舌质澹,苔白滑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提示情绪及劳累诱发腹痛。切诊脉沉缓。
寒凝气滞胃痛脾胃虚寒食欲欠佳
查看详情 →
患儿2.5月,头向左侧倾斜,颜面右偏,左侧胸锁乳突肌中下部可触及条索状结节物,质地硬,无弹性。证型为气滞血瘀,经络不通。
气滞血瘀先天性肌性斜颈经络不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70岁。吞咽困难,伴胸骨后痛。病程自1981年11月至1994年1月,共12年又3个月。中医病名食道癌。证型脾虚失运,气滞、血瘀、痰凝。病因病机脾虚失运,气滞血瘀,痰凝结而成症,留阻胸膈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吞咽困难,胸骨后痛,乏力消瘦,呕血。切诊脉象小弦,舌苔薄润。
气滞血瘀食道癌脾虚失运痰凝成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0岁,主诉颈前肿胀不适4个月。舌象澹苔薄白,脉象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肉瘿,证型为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,脾伤气结,痰气交阻,血行不畅,气滞痰凝,血瘀壅结。
气滞血瘀肉瘿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65岁,胸闷不适、心悸烦热、口干咽燥、大便秘结,病程8年。心肾阴虚,气滞血瘀。面色晦暗,舌光绛无苔,脉沉细缓。胸闷,舌边有瘀点,大便干结,心悸烦热,口干咽燥。脉沉细缓。
气滞血瘀冠心病心肾阴虚口干咽燥
查看详情 →
女,27岁,月经50余天未行,妊娠试验阳性,腹中拘急隐痛,白带增多,足部微肿,脉滑。中医病名属妊娠,证型为血虚气滞,脾湿下陷。望诊未见明显异常,闻诊未见特殊,问诊见停经、腹痛、白带多,切诊脉滑。
血虚气滞妊娠腹痛脾湿下陷白带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男性。主诉右手颤抖,逐渐发展至右上肢、右下肢,走路不灵活,表情呆板,头昏,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属震颤麻痹,证型为肝郁气滞、肝肾亏虚、病久血瘀。望诊见表情呆板、紧张状态,舌绛色,苔薄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。切诊见四肢张力增高,右侧更明显,脉细数。
肝郁气滞震颤麻痹肝肾亏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