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岁女性,足月妊娠滞产,胎儿宫内窒息,子宫先兆破裂,术后高热,体温38.5°C~39.5°C,头晕目眩,心悸怔仲,烦躁不眠,自汗不止,食少纳呆,小便失禁。中医诊断心脾两虚,气虚发热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,面色未提,声音气味未提,病史无特殊。
气虚发热产后高热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发热持续约1个月,体温37.5~38.2℃,伴头晕乏力、纳差食少、自汗口干、眠差不实。面色失华,精神倦怠,舌红苔薄黄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少阳郁热,元气亏虚。病机为少阳郁热,伤阴耗气。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气虚发热不明原因发热少阳郁热元气亏虚
查看详情 →
57岁女性,主诉低热神疲3个月,体温正常,身热自汗,劳累后加重,神疲体倦,气短懒言,易感冒,纳呆便溏,面色苍白,四肢欠温,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弱。中医病名为气虚发热证,证型为气虚发热证,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,阴火内生,脾虚胃弱,清阳下陷,升降失调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质澹,苔薄白;闻诊未见明显异常;问诊见低热、自汗、神疲、气短、纳呆、便溏;切诊见脉细弱。
气虚发热证自汗脾胃气虚中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男,46岁,低热年余,气短乏力,食欲不振,腹胀便溏,隐痛,头晕胀,自汗畏风,咽干口燥,五心发热。舌淡,苔薄白,脉细弱,面色皖白,形瘦。气虚发热,气虚无以化生营血,阴血亦虚,无以滋养。
气虚发热脾阳不振脾虚湿困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女性。低热,体温38.1℃,神疲乏力,手足心烦热,自汗,盗汗,口干,便溏,纳食尚可。舌澹胖,苔白腻,脉细弱。中医病名内伤发热,证型气虚发热证。病因病机为气虚导致发热,伴脾虚湿盛。病程较长,劳累后易发热,易感冒。
气虚发热证自汗盗汗内伤发热舌澹胖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,产后发热1周,神疲乏力,短气懒言,自汗,食少,大便稀溏,小腹坠胀,恶露澹红。面色苍黄,舌质澹红,脉沉细弱。证属产后气虚发热。
产后发热气虚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,主诉发热10天,体温38℃左右,偶咳,倦怠乏力,少许畏寒。中医诊断气虚发热,证属肺脾气虚,阴阳失调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
气虚发热肺脾气虚阴阳失调
查看详情 →
62岁男性,低热自汗,头晕乏力,气短懒言,食少便溏,经常感冒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弱。脾虚下陷,清阳不达,中气不足,内陷不达。病位在中焦,证属脾胃虚弱,虚不达表。虚热,神经性发热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。
气虚自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虚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68岁,反复低热1月余,体温37.2~38.5℃,伴咳黄痰、自汗、口苦、头晕头痛、肢体乏力、恶心欲呕、纳差、尿频、大便偏干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发热,属柴胡桂枝汤证。
气虚发热发热待查气阴两虚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女,23岁,发热一年半,体温37.5℃~38℃,午后明显,伴头昏乏力、形瘦倦怠、少气懒言、恶风自汗,易感冒。舌淡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证属气虚发热,病因卫阳不固,营卫不和。
气虚发热自汗卫阳不固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男性。低热畏风半年余,自汗,疲乏无力,气短懒言,胃脘满闷,食少便溏,易感冒。气虚发热。脾阳外越,脾气虚弱,生化精微不足,脏腑失养,卫外不固,健运失常。舌淡苔薄,脉虚大无力。
气虚发热自汗出低热畏风疲乏无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男性,间断发热伴恶寒22天,右踝及足跟疼痛。发热37.5°C,伴恶寒,右踝及足跟疼痛。舌质淡暗,苔黄白相间,口中乏味,脉弦数,大便干。辨证为太阳少阳合病,气虚发热。
气虚发热发热恶寒太阳少阳合病
查看详情 →
71岁女性,胃脘嘈杂不适,嗳气,恶心欲呕,纳食欠佳,腹胀,大便时干时稀。舌淡苔薄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辨证为脾虚湿困,肝胃不和。后期出现午后发热,舌淡红苔薄白,脉细,辨证为中气不足,虚阳上浮。五诊见胃脘隐痛,乏力,头晕,面黄,虚烦不寐,自汗盗汗,舌淡少苔,脉沉细无力,辨证为气血两亏。
胃癌术后脾虚湿困肝胃不和中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6岁,女性。主诉为极易感冒,二十多天前因受寒再次感冒,低热不退。中医辨证为气虚发热。现病史见发热、自汗、畏风、气短懒言、纳食不振、口微渴而喜热饮、形体肥胖、面色㿠白、舌质淡、苔薄白、脉浮而中空。病机为气虚卫阳不固,脾胃气虚,中气下陷,虚热内生。
气虚发热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虚热内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个月,发热10余天,体弱易感,自汗,纳少,便溏。面色面白无华,舌澹红,苔薄白,脉澹红。主诉发热,病程10余天。中医诊断发热,辨证气虚发热。病因病机为脾肺气虚,正气亏虚,无力驱邪,致发热、纳少、便溏、自汗。
气虚发热自汗脾肺气虚正气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9岁。发热伴上腹部胀痛2周。发热,体温37~38.5℃,倦怠乏力,气短,自汗,口苦腹胀口干,夜间明显。面色萎黄,舌红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内伤发热,证属气虚发热。病程较长,既往有肝肠吻合术史,多次发热,诊断为胆管炎。病因病机为气虚阴火内生,少阳胆腑郁热,津液不足。
气虚发热内伤发热阴火内生少阳胆腑郁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女性,主要症状为低度发热1年余,伴自汗、疲乏、手足背发热、口干不思饮、食欲不振。血红蛋白降低,白细胞减少。舌质淡、苔白润,脉浮细缓。中医诊断为血虚气弱导致营卫不和。病因病机为营阴虚不能内守,卫气弱不能卫外,致营卫不和。舌象淡,脉浮细缓。
自汗不明原因发热血虚气弱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自汗如雨,身热口燥心烦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暑热伤气,证型暑热伤气,病因病机暑热伤气。望诊舌上见黄苔,舌象未明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自汗、口燥、心烦。切诊脉虚而洪数。
气虚发热暑热伤气阴竭阳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男性。主诉发热2月余,初起症状包括发热、头痛、身痛、周身不适,现症表现为体温37℃~38.4℃,气短,四肢乏力,食少,自汗,口微渴,面色皖白,舌质淡。中医诊断为气虚发热。病因病机为劳倦伤脾,谷气不盛,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。望诊见面色皖白,舌质淡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气短、自汗、口渴、食少。切诊未提及脉象。
气虚发热脾虚阳气下陷津液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岁,低热2个月,精神不振,面色㿠白,两目欠神,手足心热,胸腹干热,咽部微红,喉核肿大。气虚发热,病机为气虚卫阳不固,清阳不升,郁而发热。舌澹红苔白,脉略滑,后转为脉滑数。
气虚发热低热卫阳不固舌澹红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