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两虚+气血不足+头晕

女,46岁。夜寐盗汗六年,高血压两年,头晕目眩、面色萎黄、心悸、失眠多梦、周身倦怠、纳谷不香。舌质暗、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细小数。中医诊断心脾交损,气血两虚。
气血两虚高血压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双下肢结节性红斑,持续2月余。症状包括双下肢红斑、紫红斑、皮下结节、月经量多、疲乏。舌澹红略紫,苔薄黄,脉细滑。辨证为气虚血瘀,后转为气血两虚。舌澹,苔薄白,脉细。
气血两虚结节性红斑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女,27岁。月经周期提前,血量多,周期7天/20天,小腹痛,发凉。舌质淡红胖嫩,舌苔薄白,脉沉小。中医诊断崩漏,辨证气血两虚,冲任不固。舌质澹黯,脉沉细。舌质澹,脉沉细。舌澹苔白腻,脉细小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舌质淡嫩,少苔,脉沉小。
气血两虚崩漏冲任不固血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气短欲脱,四肢乏力,懒言怕动,头昏头晕,不耐烦劳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属气血不足,证型为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两虚。面色少华,舌质澹苔薄白,脉细。夜寐不安。
头昏头晕气血不足气短乏力四肢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9岁,女性。主诉双眼能远怯近,不耐久视,持续1年。病史显示视近模糊,伴眼疲劳、心悸头晕、经迟量少、气短神疲。面色少华,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诊断为老花眼,辨证为气血两虚证。
气血两虚老花眼面色少华舌淡红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下血不止,色暗挟块,少腹痛,喜按,怕冷,头晕,心悸,腰酸,乏力,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:崩漏,证型:冲任虚寒,瘀血阻滞。面色㿠白,舌质淡,舌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
气血不足冲任虚寒瘀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产后身痛,气血两虚,风寒入络。年龄31岁,产后2周受风,后背部及四肢关节疼痛,头晕乏力,自汗,纳差,畏寒,夜寐欠安,面色苍白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病程迁延月余,症状持续未愈。
气血两虚头晕乏力产后身痛风寒入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主诉发作性头晕、心慌、失眠多梦2个月余,加重10天。刻下症状包括头晕耳鸣、心慌乏力、胸闷气短、失眠多梦、双手麻木、纳差嗳气。舌质暗红,舌体适中,舌苔薄白,脉弦细。辨证为气血不足,肝郁气滞。
气血不足头晕耳鸣高血压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女性,停经6个月。神疲乏力,面色萎黄,头晕,活动后胸闷气短,注意力不集中,晚上怕冷。舌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闭经,证属冲任气血衰少,血海空虚,无血可下。面色萎黄,舌澹苔薄白,脉沉细。
气血不足闭经阳虚冲任衰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停经50余天,阴道少量下血,小腹坠痛。面色胱白,语声低微,倦怠乏力,头晕,厌食,时有恶心、呕吐。舌淡润,苔白滑,脉滑而无力。中医诊断为气血虚弱,中气下陷,冲任不固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胞脉失养,致小腹坠痛,反复流产。病程为停经50余天,既往有4次自然流产史。
停经出血气血虚弱中气下陷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女性,产后失血过多,出现头目眩晕、心悸气短、多汗、昏迷。面色苍白,言语微弱,周身疲倦乏力,畏冷,恶露点滴不断,足麻、手指尖麻。脉象细微,舌淡少苔。辨证为气血不足,病机为产期失血过多,气血未能荣养周身。
气血两虚头晕乏力产后血晕畏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女性,主诉心悸气短、动则加剧40余天,加重3天。症状包括心悸气短、身困乏力、头晕目眩、胸闷叹息、纳少多梦、大便难排、矢气较多、面色不华、唇甲苍白。舌红苔薄黄,脉结代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气阴两虚兼气滞。病机为心脾气阴两虚,兼气滞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不华、唇甲苍白、舌红苔薄黄、脉结代。
心悸气阴两虚气滞脉结代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神疲倦怠,头晕心悸,动则气急,口淡食少,病程三个月。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。精神萎顿,声息低微,唇白面苍,舌淡胖、苔薄白,脉细欲绝。血红蛋白6.5%,白细胞4800/立方毫米。
气血不足十二指肠溃疡心脾两虚血红蛋白低
查看详情 →
41岁女性,阴道不规则出血一个月,伴腰酸腹痛、盗汗、胃纳欠佳、夜寐差。气血两虚,劳倦伤脾,脾气亏虚,统摄失司,冲任不固,阴血不能内守。舌质澹红,苔薄,脉弦。子宫内膜5mm,血红蛋白76g/L。
气血两虚头晕乏力崩漏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5岁。主诉乏力、头晕、腿软、齿龈出血,病程半年。面色苍白,手指甲床无血色,眼睑及面部浮肿,时有齿龈出血。舌苔薄白,舌质淡红。脉细数。中医诊断髓劳,证属肾阴肾阳两虚,阳虚为主。病因为外感风热,继发气血不足,肾虚失摄。
气血不足头晕腿软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阴肾阳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。头晕、头痛,血压波动在210/120mmHg左右,病程自1973年开始。中医诊断为高血压病,辨证为肝肾阴虚,气血两虚。望诊未明确描述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悸、气短、失眠、多梦、左侧手足麻木、肢冷怯寒、夜间尿频。切诊见血压220/126mmHg,眼底小动脉硬化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,阴不制阳,肝阳上逆,气血不足,心神失养。
气血两虚高血压肝肾阴虚肝陽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女性。突发头晕目眩10余天,站立不稳,撞在窗台上。舌质红,少苔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眩晕,辨证气虚血瘀证。病程10余天。查体血压146/70mmHg,舌质红,少苔,脉细弱。颈椎CT提示C4/5、C5/6椎间盘突出,颈椎骨质增生。病机为气虚血瘀。
后循环缺血气虚血瘀肝火偏旺肾气虚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女性。主诉婚后3年不孕,月经后期。现病史示月经量少,色澹,面色萎黄,头晕心悸,舌澹苔少,脉迟而细。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,冲任虚损,血不养胞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澹苔少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示月经后期、量少、乏力、自汗、胸闷、乳胀。切诊示脉迟而细。二诊脉濡缓,舌澹白,有薄苔。三诊舌质澹红,脉缓弦。
气血不足头晕不孕症冲任虚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男性。主诉阵发性胸闷、胸痛2年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属气血亏虚,脉痉生风。望诊舌淡黯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倦怠乏力,头晕耳鸣,纳呆,寐差。切诊脉沉而涩滞无力。
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气血亏虚脉痉生风
查看详情 →
6岁女性患者,主诉眩晕、头晕耳鸣、神疲纳呆、体困懒言、心悸少寐、头发细黄不润、唇甲不华、色泽苍澹。面色白,舌淡苔白薄,脉沉细无力。证型为心脾不足,气血两虚。病因病机为心脾亏损,气血不足,导致面色白、发黄不润、唇甲不华、气虚体弱、心悸失眠、脾失健运、食积内停。
气血两虚眩晕心脾不足体困懒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