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为肢体皮下瘀斑、鼻衄齿衄、头晕乏力、月经量多挟瘀块。病程三年余。中医病名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证属脾虚气弱,兼有血瘀。面色萎黄,舌淡紫,脉细涩。血象示血小板减少。既往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,月经量多,伴有瘀血表现。
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气弱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女性。主诉产后20天全身关节疼痛,恶露未净,乳汁不多。病程20天。中医病名产后身痛,证型气血两虚。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,经络失养。望诊舌苔澹黄腻、边尖刺中微剥,后转为薄白腻、中微剥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关节疼痛、手麻、臂肘无力、乳汁不多、大便偏干、恶露未净、月经量多等。切诊脉象细软,后转为左细软、右细微滑。
产后身痛气血两虚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女性,主诉双下肢瘙痒,畏寒肢冷,休息时双腿酸软,似麻非麻,似痛非痛,如有蚁行感,病程一个半月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舌苔薄白,舌质淡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足悗气血两虚型。病因为手术伤及冲任,气血大伤,肾气受损。
不安腿综合征气血两虚肾气受损脉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5岁,胸闷2个月。心悸,气血两虚型。心电图、彩超证实频繁室性早搏,心率增快时减少,睡眠安静时加重。舌澹红,苔白,脉细结代。因感受风邪出现头痛,前额为甚,轻咳,打喷嚏,呕吐,纳呆,便干,舌尖红,苔白微厚,脉细结代。咽部红肿,扁桃体I度肿大。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。舌澹红,苔白,脉结代,较前有力。舌澹红,苔白,脉缓和有力,面色红润,体壮肌肥。
心悸气血两虚表证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主诉经行腹痛1年多。现症见小腹绵绵作痛喜按,腰酸痛,经色澹红,量偏多,头晕、心悸、少寐,食不甘味,面色萎黄有褐斑,大便二日一行。舌苔薄白,舌质澹胖有齿痕。脉弦细弱。辨证为气血不足,胞宫失养。
经行腹痛气血不足腰酸痛头晕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7岁,女性。颈肩部反复疼痛伴左上肢麻木4年,加重伴眩晕1个月。面色苍白,舌澹苔薄白,脉细弱。颈肩部压痛,肌张力增高,活动不利,左上肢麻木放射至指尖,左上肢肌力Ⅳ级。颈椎生理弧度变直,椎体骨质增生,椎间盘膨出,硬膜囊受压。中医诊断项痹,辨证气血两虚证。
颈椎病气血两虚颈肩痛头晕目眩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。主诉阴道出血20余天,发热2天。病程27年。再生障碍性贫血。气血两虚型发热。面色不华,爪甲色澹,舌苔薄白,舌质澹,脉细弱。阴道流血色鲜红,发热午后37.2~38.3℃,头晕,心悸,身倦,乏力,恶心纳呆。血常规示白细胞2.8×10⁹/L,红细胞2.4×10¹²/L,血红蛋白60g/L,血小板20×10⁹/L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阴虚血小板减少
查看详情 →
36岁男性,周身起风团样痉痒色红,反复发作近十年。主症为皮肤发痒,红色风团不退,伴食少纳呆,倦怠乏力,腰酸,下部寒凉感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瘾疹,证型为气血两虚型。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,气血不足,气虚卫外不固,风邪乘虚侵袭,闭塞腠理,导致营卫失和。
瘾疹气血两虚脾阳不振肾囊寒凉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;胃脘痞闷不舒5年,胃镜诊为萎缩性胃炎,伴贫血;胃脘痞满,食欲不振,食后腹胀,面色白,神疲乏力,口干思饮,口中乏味;胃阴不足,气血两虚;面色白,舌澹红少苔,脉沉细;胃脘痞满,食欲不振,神疲乏力,口干思饮,面色白,舌澹红少苔,脉沉细。
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气血两虚贫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1岁,女性。主诉走路不稳,四肢震颤半年余,加重2周。中医诊断颤证,证型为肝肾阴亏,气血两虚。面色黄白,舌质红干少苔,间有裂纹,脉沉细无力。神清,少气懒言,乏力。体征包括面具脸、路标现象阳性、慌张步态、双下肢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减低、Chaddock征阳性。辅助检查示脑桥、基底丘脑区、脑室多发腔隙灶及软化灶,脑白质脱髓鞘变,脑萎缩。
颤证肝肾阴亏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病史较长,自1958年起因冻伤出现下肢隐痛,1962年起出现间歇性跛行、足趾发紫发冷、动脉痉挛,1965年左足趾溃烂,近半年疼痛加剧。检查见两下肢肌肉萎缩、皮肤温度降低、汗毛脱落、趾甲变厚、动脉搏动消失,左足趾溃烂伴脓水,左手示指干性坏死。中医病名:脱疽。证型:寒湿郁久化热,火毒内蕴,气血凝滞。望诊:舌红,苔薄。闻诊:无描述。问诊:疼痛剧烈,夜不能寐,肢端麻木。切诊:脉细数。
脱疽寒湿化热火毒内盛气血凝滞
查看详情 →
21岁 女性 经行腹痛2年 月经周期30~45日 经量少 经色澹 头晕 面色萎黄 少气懒言 痛经 气血两虚 舌澹 苔薄白 脉细
痛经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17岁女性,全身皮肤反复起荨麻疹10余年,伴腹痛、奇痒、面部及脚背肿胀,遇风加重。舌苔薄白,脉弦细。辨证为表虚不固,风邪外袭。
荨麻疹表虚不固风邪外袭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量少,色淡,白带甚多,腿痛足肿,食欲不振,气短自汗。舌苔白,脉细弱。辨证为气血两虚,肾阳不振,水不化气,血不荣筋。中医病名属带下,证型为气血两虚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肾阳不振,水湿内停,经脉失养。
月经量少气短自汗白带过多腿痛足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量少一年余。既往有节食减肥史,导致月经紊乱,停经三月余,后月经复潮,经量明显减少,经色暗红,时有痛经,腰酸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,证属肾虚血瘀,气血两虚型。
月经过少肾虚血瘀气血两虚腰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7岁,男性。主诉周身酸软无力,两小腿以下至足麻木无力,走路如踩弹簧。病程自7月8日起,持续约20天。中医病名为痿躄证,证型为内热兼气血双虚。舌象淡,苔白,脉细数。
痿躄证内热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16岁男性,右小腿肿胀疼痛,病程2年,反复流脓。面色苍白,舌质澹红,苔白,脉细数。右小腿上段内侧窦口,流出脓液,窦道周围瘢痕肿硬。X线示右胫骨上段慢性骨髓炎,有小死骨块。诊断为右胫骨骨髓炎,辨证为虚寒肿痛型。
慢性骨髓炎虚寒肿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52岁,眩晕、少寐、怔忡无时,病程3年,入夏后心悸加重,伴口干、汗出、五心烦热、面赤火升。舌质红、无苔,脉细代而数。中医诊断心悸,证型气血两虚。病因为思虑过度,损伤心脾,气虚不能生血,气血双亏。
心悸气血两虚心脾两伤神志不安
查看详情 →
25岁女性 产后10日 乳汁不多色澹质稀 头晕乏力 自汗纳差 面色萎黄 两乳房柔软 舌澹苔薄白 脉细软 产后缺乳 气血两虚 气血生化不足 脾胃虚弱 阳气不足 气血亏虚 精气血不足 乳汁乏源
产后缺乳气血两虚脾胃虚弱头晕乏力
查看详情 →
常某,男,30岁。胸背部疼痛,活动受限2小时。胸4椎压缩性骨折。舌质红,苔黄,脉数。辨证为气滞血瘀型。症状包括纳少,伤后二便未行,夜寐欠佳。二诊后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三诊后舌质澹红,苔白,脉沉细。X线示T4椎轻度压缩性骨折,位线可。骨折愈合尚可,骨折线模煳。
气血两虚型胸椎压缩性骨折气滞血瘀型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