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阴阳俱虚
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包括疡肿溃而不敛、脓水多、肌肉瘦削、便泄无度、四肢温和而恶寒、口渴不欲饮、舌苔糜腐、质澹白、小溲带黑、痰气上升、胸次窒闷、知味不能食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气血阴阳俱虚,病因病机为湿热之盛、湿痰留恋于胃之上口。望诊见舌苔糜腐、质澹白;闻诊未提及;问诊见便泄、恶寒、口渴、痰气、胸闷;切诊见脉象左寸细数、关弦搏、尺细涩,右部濡弱、重按微滑、尺细沉。二诊见舌质干光少津,小溲涩少,脉弦搏稍收而均带细数。
气血阴阳俱虚湿痰留恋湿热逗留津气遏伏
查看详情 →
男,59岁。头晕、心慌、耳鸣似蝉。病程约1个月。气血阴阳虚。辨证为气血阴阳虚。面色㿠白,舌红边齿印,薄白苔。脉沉迟。心率低,心音低钝,心电图示Ⅱ度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。
气血阴阳俱虚房室传导阻滞五心烦热头晕欲仆
查看详情 →
66岁男性,主诉原发性高血压近10年,近1年血压波动于180~170/100~95mmHg。头痛头晕、失眠多梦、腰酸怕冷、盗汗、神疲倦怠、小便频数。澹红舌,细脉。辨证为气血阴阳俱虚。
气血阴阳俱虚原发性高血压失眠多梦腰酸怕冷
查看详情 →
男,72岁。疲乏,偶有头晕,胁肋疼痛,腹胀,腹部肿块触之坚硬,纳可,眠差。原发性骨髓纤维化。气阴两虚,毒瘀互结。舌黯红,苔少,脉弦细。
气血阴阳俱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气阴两虚毒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59岁,腰膝酸痛,早起颜面浮肿,尿检异常,全身乏力,口干苦、黏,皮肤瘙痒,小便量少,大便干,眼睑、双下肢浮肿。面色灰暗,舌质暗红,苔薄腻,脉数。慢性肾炎,慢性肾功能衰竭,慢肾风,脾肾气阴两虚型,慢关格,气血阴阳俱虚,痰湿不化,浊毒内留。
气血阴阳俱虚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脾肾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,38岁。头昏乏力,腰府痠痛,苔色澹嫩,脉象细弦。血压170/100毫米汞柱。慢性肾炎,早期尿毒症。病程较长,既往有浮肿乏力、尿检异常史。中医病名属肾劳,证型为气血阴阳俱虚,脾肾功能衰退,肝阳上亢。舌象澹嫩,脉象细弦。面色红润,尿检蛋白、红细胞、白细胞、管型存在。病程中出现腹胀、便稀、纳少、肢麻抽搐、口干便难等症。血压偏高,血非蛋白氮升高,二氧化碳结合力异常。
气血阴阳俱虚慢性肾炎早期尿毒症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78岁女性患者,主诉摔伤致右侧臀部肿痛不能行走3天。既往有遗尿病史10年。查体见右侧臀部肿大、瘀紫,右下肢外旋内收位,股骨大转子压痛明显,舌光少苔,脉细涩。辅助检查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,远折端向内、向前移位。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,证属气血阴阳俱虚,肾失固摄(遗尿)。
气血阴阳俱虚股骨粗隆间骨折遗尿肾失固摄
查看详情 →
83岁男性,全身乏力,面色黄白无华,纳呆食少。再生障碍性贫血,虚劳,血极。阴阳气血俱虚。面色苍白,形体消瘦,舌质澹,舌苔薄黄,脉细数。
气血阴阳俱虚虚劳血极脾肾虚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9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、心慌、耳鸣似蝉,病程约1个月。中医病名属气血阴阳俱虚。证型为气血阴阳俱虚。病因病机为气血阴阳俱虚。面色光白,舌红边有齿印,苔薄白。脉沉迟。体征包括心音低钝,心率51次/分,气短促,动则甚,胸前涔涔汗出。神惫,五心烦热。
气血阴阳俱虚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五心烦热面色光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男性。主诉为红斑狼疮、狼疮肾病史5年,伴有脱发、尿色浊白。现症见困倦乏力、神疲、头沉、面色晦暗、鼻梁出血性皮疹、皮肤粗糙、食欲不振、稀便、尿浊、多梦、肢痛。舌质淡,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血痹虚劳,证型为气血阴阳俱虚。
气血阴阳俱虚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困倦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8岁,女性。反复发作胸闷、烧心、腹胀。病程40年,伴肾功能不全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。中医诊为消渴病之消瘅期,证型为气血阴阳俱虚,浊毒内停,气机逆乱。下肢浮肿,胸脘痞闷,烧心,餐后腹胀,大便不畅,后背酸痛,双目多泪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气血阴阳俱虚糖尿病消瘅期浊毒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主要症状包括产后无乳、头晕、乏力、嗜睡、厌食、怕冷、耳鸣、听力下降、闭经、乳房及生殖器萎缩、性欲下降、阴毛及腋毛脱落、头发稀疏发黄、心悸易惊。中医诊断为虚劳,辨证为气血阴阳俱虚,以阴虚为主。体征见面色苍白、精神萎靡、声低气怯、毛发稀疏、肌肤甲错、双乳萎缩、下肢微肿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气血阴阳俱虚产后无乳阴虚为主脾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眩晕,发时不能自主,曾跌倒多次,行动缓慢,动作稍快或急站即目黑头晕,疲乏无力,大便时结时溏,易感冒,形寒低热。舌嫩少苔,脉细缓。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,清阳不升所致之眩晕,气血阴阳俱虚。病本在中焦。望诊见舌嫩少苔,切诊见脉细缓。问诊见疲乏无力、大便异常、易感冒、形寒低热。闻诊未提。
气血阴阳俱虚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中潴留
查看详情 →
女,43岁,血糖升高14年,水肿反复5年,胸闷7天。面色白,舌澹胖、苔薄白,脉沉。消渴病肾病,消渴病心脏病,气血阴阳俱虚,浊毒内停。胸闷、憋气,活动后气短,乏力,视物模煳,皮肤瘙痒,尿少,下肢轻度水肿。尿蛋白(+),血肌酐469μmol/L,尿素氮19.14mmol/L。
气血阴阳俱虚消渴病心病浊毒内停心肺肾受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男性。主诉恶心呕吐不止,心悸胸闷。病程隐匿,已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。刻下症见恶心呕吐、心悸胸闷、气短不能平卧、胃脘胀满、腹痛、腹泻、周身瘙痒、双下肢浮肿、小便不利。舌质澹,苔浊腻水滑。脉弦细而数,无力。血压150/100mmHg,面色残黄,爪甲色澹,腹部冷凉。中医诊断为消渴病消瘅期,肾元虚衰,浊毒内停,五脏俱损,气血阴阳俱虚,寒热错杂,气机升降失司。
气血阴阳俱虚消渴病慢性肾衰尿毒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男性。主诉为脱发、尿色浊白,病程5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气血阴阳俱虚。病因病机为病程日久,气阴耗伤,阴损及阳,导致脾阳不足,运化无力,出现食欲不振、便溏、神疲乏力、面色晦暗、皮肤粗糙、尿浊、睡眠不安、多梦等症状。望诊见面色晦暗,舌质澹,边有齿痕,苔白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困倦乏力、头沉、食欲不振、肢痛、欲睡多梦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气血阴阳俱虚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