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某 男 24岁 发热、汗出、心悸、乏力、多食4年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舌淡红体胖大苔白 脉弦细数 瘿瘤 肝气郁结 痰火互结 甲亢病史 甲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体征显示甲状腺肿大 无压痛 随吞咽移动 可触及震颤 大便量多
瘿病气滞痰阻心气虚肝经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9岁,男性。主诉突发一过性言语不利,右下肢乏力,行走不能,右口角流涎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及脑出血颅内减压术后病史。症见言语不利,双下肢乏力,头晕反复,踩棉感,偶有天旋地转感,无恶心、呕吐,胃痛、反酸。舌暗红,苔中间剥脱,两侧黄腻。脉弦缓。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,阴虚风动证。
中风先兆阴虚风动肝阳上亢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2岁。高热、咳嗽咯痰、气急,病程约20天。中医病名属温病,证型为热邪疫毒,直犯肺胃,肺热壅盛。主要症状为面色正赤、微热、口渴、唇干、咳嗽气急、痰白黏、有汗、大便2次/日。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细弦。
肺热壅盛正气被遏邪气受挫恢复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女性,主诉神昏、高热、抽搐、痰鸣、小便自遗。病程初期为急性发作。中医病名神昏,证型热入心包,心血两燔。舌红绛,苔灰黑起芒刺,脉洪大而急。病情表现为意识不清、瞳孔对光反射存在、呼吸气粗、喉中痰鸣漉漉、大便不下、持续抽搐、高热41℃。后期病情渐缓解,神志逐渐恢复,但仍有舌红、脉数、汗多等表现。
乙型脑炎热入心包心血两燔高热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53岁。右侧第1跖趾关节、踝关节肿痛,反复发作2年余。右侧第1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剧烈,伴右侧踝关节轻度肿痛,局部皮肤暗红而热,膝关节轻度疼痛。头痛头晕、心胸烦闷、时有汗出、口渴喜冷饮,小便短黄。舌红暗、苔黄腻。脉弦滑细数。风湿痹阻、郁久化热之痹证。
痛风性关节炎风湿痹阻郁久化热心胸烦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。主诉近一年来脘闷腹胀,右胁肋部不适,乏力。中医诊断为痰涎肝,证型为痰湿内蕴。形体肥胖,舌淡胖,苔白,脉弦滑。病程一年。谷丙转氨酶升高,总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,腹部B超示轻-中度脂肪肝。
脂肪肝痰湿内蕴舌淡胖苔白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。下肢结节性红斑20天。下肢结节红斑,疼痛,发热,口干口渴,口腔溃疡,乏力,心烦,汗多,大便粘滞不爽,小便黄赤,纳食差,夜眠欠安。双下肢多发红斑结节,色红,触痛明显,局部皮肤温度高。舌暗红,苔黄,脉弦。中医诊断瓜藤缠,证属热毒内蕴,淤血阻络。病机为正气亏虚,复感风热毒邪,热毒蕴结于肌腠脉络,气滞血瘀,脉络阻塞。
结节性红斑热毒伤络气滞血瘀营卫失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岁,男性。发热20余天,持续高热,午后为甚,汗出热不退,伴畏寒、轻度腹胀痛,精神萎靡。体温39.5℃,脉搏每分钟108次,面色少华,口唇干,小便黄,大便稀溏,脐周疼痛。中医诊断为内伤发热,证属胃肠湿热积滞。舌淡红,苔薄白腻,脉濡滑。
耐药性肠伤寒胃肠湿热积滞湿郁化热精神萎靡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69岁,男。主诉突发言语不利、右下肢乏力、右口角流涎。高血压病史4年,脑出血术后4年。头晕、踩棉感、天旋地转感。舌暗红,苔中间剥脱,两侧黄腻。脉弦缓。中医诊断中风先兆,阴虚风动证。
中风先兆阴虚风动肝阳上亢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2岁。主诉两手第二三近端指关节梭形肿大、疼痛、活动不利已2年。四肢关节红肿疼痛,左踝关节外侧有暗红色质硬瘀瘢。咽喉疼痛充血,扁桃体Ⅱ度肿大,体温38℃以上。血沉100mm/h,抗链球菌溶血素“O”2500u。舌质红,苔黄,脉滑数。中医辨证为湿热阻滞经络。
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经络阻滞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29岁。壮热汗出,头痛如劈,面赤如朱,口苦目眩,呼吸粗促,口渴呕吐,小便短赤,小腹疼痛拒按。脉弦数,舌红无苔。中医诊断为热在少阳之经,邪热郁而难外达。病因病机为月经适来,面赤戴阳,邪热郁而难外达,恐乘血室空虚而内入。病程未明确。
瘅疟少阳经热热入血室肺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男性。主诉面部红热反复发作3年,遇冷、热、情绪激动时发作,伴灼热感,症状持续至次日晨起消失。全身皮肤干燥,足温低,无汗,饮食可,大小便正常。舌淡红苔薄,双侧脉浮。中医诊断为瘾疹,证型为风寒束表证。
颜面再发性皮炎风寒束表证面部发红灼热感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2岁。主诉头眩晕加重,头胀头痛,耳鸣,夜间失眠,心烦不安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为心肾阴亏,肝阳上亢。望诊见舌红少苔无津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情绪波动诱发症状加重。切诊脉弦劲带数。
高血压心肾阴亏肝阳上亢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感寒发热,恶寒头痛,体痛,病程七日转为温疟,发作时惊骇异常,日晡见鬼,缠绕腰间,恐惧至晚方散,发作五六次。六脉洪滑。诊断为痰疟,病因病机为肾水素亏,虚火煎熬精液成痰,攻冲经络。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未提及。脉象洪滑。
温疟肾水亏弱虚火独旺痰涎内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3岁,男性,主诉高热恶寒,体温39.5℃,神志模糊,下痢脓血,腹胀满,口噤不食,病程短。中医病名疫痢疟合病,证型外感时疫,湿热内蕴,郁久化热,内入募原,属少阳温疟。望诊舌质澹,苔白厚;闻诊无特殊;问诊有头晕目眩,胸胁苦满,口苦咽干,寒热往来,小便黄短,自汗盗汗;切诊脉浮滑有力。病因病机为外感天行疫疠之气,内为脏腑污秽蕴毒所结,湿热交蒸,邪入募原。
流感中毒性痢疾湿热内蕴脾胃损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2岁。主诉头晕、腰酸、尿有白沫沉淀、面部满月貌、带状疱疹。病程7年。中医诊断风毒痹阻、下焦湿热、肝肾亏虚。症状见苔薄黄、脉细。望诊面部满月貌。舌象苔薄黄、舌质红。脉象细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、风毒痹阻、湿热下注。
狼疮性肾炎肝肾亏虚湿热下注风毒痹阻
查看详情 →
十岁男童,寒热有时,甚于午后。脉弦大而数。邪伏阴分,属温疟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述,声音气味未详,病史未载。病名疟疾,证型温疟,病因病机为时感失疏,邪伏阴分。
温疟肝气郁结湿热内蕴阴分伏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男性。主诉温疟,发作时微恶寒,继发高热,头痛面赤,身痛,呕吐,持续约8小时,大汗后热退,口渴喜冷饮,小便短赤,舌红无苔,脉弦大而数。中医病名为温疟,证型为阳气独盛,阴气偏虚。望诊见舌红无苔,闻诊未见明显异常,问诊见恶寒、高热、头痛、身痛、呕吐、口渴、小便短赤,切诊见脉弦大而数。
温疟阳气独盛阴气偏虚热多寒少
查看详情 →
女,85岁,发热咽痛1周,病程1周。发热反复,午后体温升高,最高39.8℃,体胖腹大,面色偏黑,身热重恶寒轻,多汗,口苦且干,疲乏,腰腿疼痛,纳少,大便隔天1行,小便利,舌苔薄黄干,脉沉弦不虚。阳明热证。白虎加桂枝汤辨证。
温疟发热咽痛阳明热证体胖腹大
查看详情 →
31岁男性,骤起高热,伴荨麻疹样皮疹、关节酸痛,病程反复,既往有变应性亚败血症病史。中医诊断为温疟,辨证属下焦阳盛、元阳浮越,真寒假热。面色无华,舌质红,脉沉细。体温39.2°C,血白细胞升高,血沉加快,免疫球蛋白异常。
温疟真寒假热阳浮越元阳浮越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