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八月流产,胞衣不下,经手术取下后出现云目暗、耳不聪、昏沉症状,病程数秒,脉弦急,左脉尤甚,舌红。体虚流产,用力取胞,伤及元气,厥阳上旋,深恐脱竭。神情疲倦。
体虚流产元气受损厥阳上旋安神行瘀
查看详情 →
48岁女性,主诉夜间失眠、心慌气短、下肢肿胀、胃部隆起、舌麻木、口干不欲饮、头晕疲乏、个性急躁。面色黄,舌质深暗,苔黄腻乏津,脉寸尺沉细,两关弦大而急。病程长,有风湿性心脏病、二尖瓣狭窄、慢性心力衰竭、肺炎病史。现症见胃气阴两虚,肝胃火盛,痰瘀互结,水湿内停。
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肝大慢性心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妊娠5个月,主要症状为下腹部隐痛、子宫收缩频繁、心律增快,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、频发室性早搏、ST-T段改变。舌澹红,苔白厚腻,脉数结代。病程涉及妊娠期胎动不安,病因病机涉及心脉不宁、气血不和。
胎动不安心阳不足心气虚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女性。间断乏力2个月,加重伴胸闷5天。高血压病史8年。慢性病容,血红蛋白83g/L,尿蛋白(±),潜血(+),白细胞(+++),葡萄糖(+++),肌酐715μmol/L,尿素氮22.7mmol/L,双肾萎缩。中医诊断为慢性肾衰,证属脾肾阳虚,浊毒内蕴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沉缓有力。
慢性肾衰脾肾阳虚浊毒内蕴肾气受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6岁。主诉心慌心悸、失眠一年,加重三月。主要症状包括心慌心悸、失眠、出汗多、饮食异常、乏力、头痛、心情郁闷、纳差、恶心、口干喜饮冷水、后背冷。中医病名瘿瘤,证型为气阴两虚,气滞痰凝血瘀。舌质紫暗、舌边紫斑、有齿痕,脉三部极细、数、弱,脉率120次/分。面色略红,形体消瘦,手心热。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,痰气郁积,郁久化火,火旺阴伤。
甲减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朱妻,经事淋漓,带下,耳鸣,心悸,自汗多,四肢欠暖,气升及脘,气怯,眩晕,便下艰涩,入夜未能安寐,目视时或带花。脉细滑而弦,舌澹红,苔中脱,边部薄黄。病因阴血内亏,风阳偏旺。病机心肝血虚,络燥生风,君相火旺,风阳浮越。
经事淋漓带下耳鸣心悸
查看详情 →
男,35岁。失眠多梦,遗精早泄,头晕目眩,身体无力,口干欲呕,不欲饮食。病程2个月余。梦遗失眠,心神衰弱。心肾不交。君火妄动,心火亢盛,肾阴不足,热扰脾胃。舌苔微黄,脉虚沉。
梦遗失眠心神衰弱心肾不交君火妄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,乙肝病史20余年。精神疲乏,肝区不适,腹胀,纳差。舌淡紫,苔黄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肝瘀脾虚,瘀毒内结。病程中出现黄疸、腹水、双下肢水肿,舌红,苔黄腻,脉细滑。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肝癌术后复发,伴肝动脉门静脉瘘可能。
肝癌术后复发肝瘀脾虚瘀毒内结湿热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失眠、头晕、胸闷、心慌、尿频,病程20余年。中医诊断为不寐,证属肝阳上亢,瘀阻心脉,肾虚不固。舌质紫暗,苔根微白,脉微弦。
失眠症肝阳上亢肾虚不固瘀阻心脉
查看详情 →
徐某,73岁,主诉心烦、烘热、夜寐差、口干。中医病名属肝郁化火,湿浊内蕴。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,湿浊内蕴,虚热未清,阴虚化火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弦滑。后期出现舌红少苔,脉弦细。
抑郁症肝郁化火阴虚化火夜寐差
查看详情 →
产后月事不来,血虚火炽,呕吐味酸苦,口渴咽燥,气从上升,少腹先满,中脘气冲。脉细弦少力。血不养肝,冲气肝阳逆上。冲阳上逆,阴分未复,肺失降令。面色苍白,舌红少苔,脉细弦。
产后血虚肝阳上逆胃纳不足冲气上冲
查看详情 →
男,22个月,五迟、五软,行走和动作倒退。脑功能发育不良。肾虚肝风内动。肾虚,肝风内动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问诊提示先天发育不全,肝肾不足,阴液不足。
脑功能发育不良肝肾不足肝风内动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1岁。主诉周身畏寒,多汗5年。畏寒不已,衣着厚重不解,畏风,出汗多,纳稍差,眠差,易感风寒,大便间日一行。舌象澹,苔白腻,脉象沉。中医诊断汗证,证型为阴阳失调,营卫不和。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,营卫不和,营阴不固,卫气不能固表。望诊见舌澹,苔白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畏寒、多汗、纳差、眠差、易感风寒、大便情况。切诊脉象沉。
汗证营卫不和阴阳失调心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41岁男性,脘堵胁胀,两胁刺疼,食欲不振,便溏乏力,低热,齿衄,皮下瘀斑,肝脾肿大,转氨酶升高,血小板减少,黄疸,尿色黄,舌苔薄白,脉弦滑,肝肾不足,气滞血瘀,湿热余邪未尽,肝炎后肝硬变,门静脉高压症,脾功能亢进,食道静脉曲张,高血压病。
慢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
查看详情 →
51岁男性,主诉肢体麻木、目昏头晕、舌强言謇、手足抽搐、遍体发热、神昏不知人事。肝肾阴虚,心阳不足,内风袭络,风痰凝结。面色晦暗,舌强,舌苔黄厚,脉短数。痰声辘辘,神昏,动作即感气紧心累。
肝肾阴虚心阳不足内风袭络风痰凝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主诉夜眠不安,通宵不寐,心烦,头晕,记忆力思考力减退,精神不振,消化不良。脉象沉伏弱涩。中医病名不寐。证型心肾不交,肝气郁结。病因病机肾阴不足,心阳不交,肝气不舒。面色无华,舌象未提及。声音低微,气味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心烦、头晕、睡眠障碍、记忆力减退、精神不振、消化不良。脉象沉伏弱涩,转弦急,气沉取稍弱,中取缓和。
不寐心肾不交肝气郁结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66岁,右肘关节疼痛伴指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2个月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痹证,证型气阴两虚,风湿痹阻。病因为风寒湿邪侵袭,正气不足,气血凝滞,经络痹阻。
痹证气阴两虚风湿痹阻手足心热
查看详情 →
男,40岁,肝区不适,口干,夜寐欠安,大便干燥,2日1次。舌红,苔黄腻,脉滑。肝著,湿热内蕴型。肝区光点较密,增粗,脾不大。HBsAg(+),HBcAb(+),ALT 45u/L,AST 18u/L,γ-GT 65u/L。
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肝区不适口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咳嗽1个月,伴咯痰量多色黄白,胸闷,出虚汗,全身乏力,畏寒怕冷,鼻出热气。舌质红,苔根部厚,脉沉。中医诊断为感冒,证属外寒内热,痰湿蕴肺。病史提示平素经常感冒、咳嗽,平均2~3月发作1次。胸片示支气管炎。二诊时见入睡困难,多梦,手足凉,舌质澹,苔薄,脉沉弱。
感冒外寒内热痰湿蕴肺肺气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十余龄,呆病,不言不饥,大便旬日一解,小溲少,行步蹇滞,眼目不灵活,脉缓,舌揹,九窍窒塞,痰湿弥漫,痰由咳出,神志转灵活,脉转起,舌苔化转黄,寅时不寐,头昏肢弱,胃钝大好,鼻渊,头昏少寐,舌黄减,质绛,痰浊已化,木火未靖
呆病痰湿弥漫九窍窒塞木火未靖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