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盛家带,女性。主诉为崩中后月经异常,旬日一行,量多色鲜红,绵绵不断,伴头目昏晕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崩漏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冲任不固,气随血脱。望诊见舌干白,舌色澹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热在百度之间,带下颇多,八脉不得约束。切诊见脉涩滞极不流利,后脉得濡软。
崩漏冲任不固肝肾阴虚气血两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。经间期出血3个月,伴少腹、小腹疼痛,头晕,心烦,心悸,腰胀,纳寐可。形体消瘦,舌澹红,苔薄白,脉虚细略数。经间期出血,痛经。肝肾阴虚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虚细略数。
经间期出血肝肾阴虚痛经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
男,68岁,反复不寐3、4年,入睡困难,易早醒,每日仅眠3h—4h,心烦,情绪欠佳,手心热,纳可,二便调。舌淡红苔薄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不寐,证型肝血不足,病因病机肝血亏虚,心神失养。舌淡红苔薄,脉弦细。
不寐肝血虚心烦手心热
查看详情 →
年逾古稀,陡然跌仆成中,舌强不语,人事不省,左手足不用,舌质灰红,尺部沉弱,寸关弦滑而数,按之而劲。水亏不能涵木,内风上旋,挟痰热蒙蔽清窍,痰热阻于廉泉,风邪横窜经腧。高年荣阴亏耗,风自内起,风扰于胃,津液变为痰涎,上阻清窍,横窜经腧。证型为中经兼中腑之重症。
中风中脏腑肾阴虚肝阳上亢痰热阻窍
查看详情 →
59岁,心前区隐痛,头晕耳鸣,腹胀纳呆,腰膝痠软,大便溏泄,下肢浮肿。舌黯紫,苔薄黄,脉沉细。面色晦暗,形体肥胖,下肢凹陷性浮肿。胸痹心痛、胸痹心水。脾失健运,气虚夹瘀证。病位在心脾。病因病机为脾气不足,瘀阻心络。
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结喉旁及右手臂肿,溃而不敛,左脉细数,右寸关弦,不时汗出,形体怯弱。脉弦细数,阴火上升,齿痛,舌白少津。脉虚濡,舌滑白,湿热伤气,清窍不利。脉虚细,舌滑白,湿热犹存。脉虚细,疮口未敛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湿热伤气、阴火上升、营液大耗。
疮毒未敛湿热伤气胃气不足阴火上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头晕、头痛、气短、自汗。病程自1991年12月4日起。中医病名属颅脑损伤恢复期。证型为瘀血阻络,气阴耗伤,脑失濡养。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瘀血阻络,气阴受损,清窍失养。望诊见面色苍黄,舌质淡暗、苔白。切诊见脉沉细弦。
颅脑损伤瘀血阻络气阴耗伤脑失濡养
查看详情 →
26岁男性,全身散在风团,色鲜红,抓痕明显,瘙痒剧烈,夜间加重,身热出汗后加重,睡眠较差,口干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急性荨麻疹,风邪袭表,内有湿热。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提及食用海鲜后发病,病程1个月。
急性荨麻疹风邪袭表湿热内蕴心神不宁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主诉上腹隐痛、胁胀痰多、腹泻,病程半年。右侧乳房肿块。舌体胖,舌边有齿印,苔白腻,脉细滑。证属脾虚痰凝。
脾虚痰凝上腹隐痛胁胀
查看详情 →
女,28岁,主诉惊悸、恶梦、怔忡不宁,病程两月。中医病名惊悸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突然受惊致心神不宁。面色发白,舌淡苔薄,脉虚无力。
惊悸心虚胆怯心神不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8岁,女性。腰酸困,右侧少腹隐痛不适,阴道口少量出血,舌红,苔根部黄腻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症瘕(湿热毒夹瘀)。病因病机为湿热毒夹瘀。舌红偏暗,苔黄稍腻,脉细滑。舌红,苔黄厚。肝郁兼湿热下注。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,脉象为沉细、细滑、细。
宫颈癌湿热毒夹瘀肝胆郁热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60岁男性,颈部发现肿块,右甲状腺有1.5cm×2cm肿块,质中等硬,表面光滑,可随吞咽移动。咽红,脉弦大而缓。辨证为劳累后感风挟痰,瘿气内发。复诊见肿块缩小,左上肢作痛,夜寐不熟,小便较多,脉细缓。三诊时肿块明显缩小,血压升高,头微晕,脉细缓。五诊时肿块尚有残留,左臂及无名指发麻,头微晕,鼻出血,多梦眠差,风阳不清。六诊肿块基本消失,风阳已平。
甲状腺腺瘤风阳不清颈项肿块头晕
查看详情 →
4岁男童,低热年余,晨起体温上升,晚渐退,多在37℃以上,常感冒,呼吸困难,胸高气短抬肩,间有干咳。肺胀,病久属气分热,伏暑内蕴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数。呼吸急促,痰少或无痰,大便绿色未消化食物,气粗,体温波动。
肺胀低热气分热伏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,糖尿病病史15年余,水肿反复发作,近2个月加重。周身高度浮肿,身体困重,胸闷喘促,夜间难以平卧,腹部膨隆,食少纳呆,口渴尿少,大便秘结。舌质淡,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苔白厚,脉沉缓。体重90公斤,血压165/105mmHg,腹水征阳性,阴囊水肿,右侧肢体肿甚。尿蛋白3+,血总蛋白降低,白蛋白降低,血肌酐升高,尿素氮升高。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,二尖瓣关闭不全,主动脉瓣少量反流。眼底检查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。
糖尿病水肿脾肾虚损湿热壅塞
查看详情 →
4岁6个月男童,反复咳喘哮鸣2年,再发3天。咳嗽、喘促、哮鸣,清涕喷嚏,夜寐不安,纳食欠佳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浮数。中医诊断哮喘,辨证寒哮。外感风寒,触动伏痰。双肺呼吸音粗,可闻哮鸣音。咽部稍红。
哮喘寒哮肺肾不足卫外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。主诉突发昏迷,大汗淋漓,口微张,唇白舌澹而胖,体型肥胖,喉中痰声辘辘,呼吸微弱,肌肤稍凉。脉象细滑。中医病名中风脱证,兼证痰浊闭窍。望诊见唇白舌澹而胖,体型肥胖。闻诊见喉中痰声辘辘。问诊见昏迷、大汗、呼吸微弱。切诊见脉象细滑。
中风脱证阳气外脱痰浊闭窍舌胖苔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肝风眩晕3年,劳累或恼怒后加重。病史提示头部外伤后眩晕加重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发胀、眼前金花、左侧头部胀热、太阳及率谷穴压痛、心烦胸闷、急躁易怒、口苦。舌红边紫黯,苔薄黄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为肝经风火,上扰于头,夹有瘀热。
肝风眩晕肝经风火瘀热心神不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岁,女性,反复咳嗽2个月余,伴刺激性干咳、咳黄黏痰、咽痛。口唇红,咽部充血,双肺呼吸音粗。舌红,苔薄黄,脉滑数。中医辨证为哮咳,证属热证。病程中平素嗜好煎炸之品,既往有支原体肺炎病史。
反复咳嗽热证痰黄黏腻咽痛
查看详情 →
胡某,男,10岁,主诉心累心跳、睡眠不好、午后和晚上发低烧,病程自1974年12月起。主要症状包括午后低热、心跳过速、心部压痛、肩颈牵引痛、头昏眼胀、心中慌乱、睡眠差、周身发痒、小便发黄、进食及排便困难。脉象浮数,舌质红,苔黄腻。中医诊断为风湿热合邪,留连日久,化毒损阴,心阴受损,心阳易亢,阴液不足,筋脉失养,午后发热。
病毒性心包炎心阴受损心阳易亢阴液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咳嗽,少痰,神疲乏力,舌红有齿痕,脉细弱,气阴两虚,痰湿内结,右下肺腺癌,胸膜转移,右胸壁淋巴结转移,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,右肺块影,右下胸膜肥厚粘连,右侧横膈抬高,肿块与局部胸膜增厚粘连。
肺癌气阴两虚痰湿内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