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80岁,男性。主诉发热、腹胀、吐泻1天,症状包括呕吐黄色水样物、腹泻水样便、腹胀、气短、胸闷、咳嗽。体征见右肺水泡音,肠鸣音亢进,叩鼓音。舌澹,苔薄,脉小滑。诊断为中虚痰饮,病机为中虚不能运化。
发热腹胀吐泻痰饮
查看详情 →
流注病,痰注不一,眼细中空,营卫受伤,寒热频仍,脉弦滑。腰肾俞流痰,蒸蒸已熟,纳呆肉削。流痰发于臂部,高肿色变。流注溃处不一,两眼未收,两足软弱,络脉拘孪。流注三处,曲池已溃,腋下臂上欲蒸脓。环跳流痰,高肿势潜滋,筋骨发赤。股阴毒,右面结核,步履不利,气痹凝痰,痰留于络。脉细弦,属虚痰从风发,络脉抽搐,心悸头眩,腰楚。
流痰营卫受损虚痰从风络脉拘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岁10月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上眼睑下垂、饮水呛咳。病程自2012年9月起。中医诊断为痿证,证型为脾胃气虚。望诊见舌质淡红,苔薄白。闻诊见语声低弱。问诊见不喜动。切诊见脉细数。
重症肌无力痿证脾胃气虚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四肢无力伴疼痛、触痛5月,面部皮肤蝶形红斑9年。颜面对称性红斑,四肢肌力减弱,下蹲起立无力,大腿肌肉疼痛,下楼困难,双大腿肌肉瘦削,四肢肌肉压痛,颈肌疼痛,低热,体重下降,舌嫩红、苔白厚,脉细稍数无力。血清抗核抗体阳性,补体C4降低,血沉增快,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。中医诊断为肌痹,证属气阴两虚,湿热郁结肌肤,痹阻经络。
皮肌炎肌痹气阴两虚湿热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主诉咽痛,脉象两寸脉大。舌上苔薄,不黄。小腹曾痛,活动较前好。时有鼻塞头痛,脘腹胀满,饮食欠佳,口中黏而干,舌苔厚腻。脉沉。病程较长,症状反复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见舌苔厚腻,舌上苔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咽痛、鼻塞头痛、脘腹胀满、饮食欠佳、口中黏而干。切诊见两寸脉大,脉沉。
咽痛风热犯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2岁。左侧腰腿疼痛3年,遇寒湿加重,得暖缓解,喜按,劳累加重,休息减轻,疼痛放射至足趾,伴酸胀痛麻。舌质澹,苔薄白。脉弦滑。辨证为风寒湿型骨痹证,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,肾气不足,感受风寒湿邪,留恋久而不愈,壅滞经络,气血凝滞,脉络痹阻。中医病名骨痹证,证型风寒湿型。
骨痹证风寒湿肾气不足腰腿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项强,发热,胸闷气憋,心悸气短,咳嗽,动则气喘,恶心欲呕。病程二十天。中医病名属心悸、胸痹证。证型为阳虚脾弱,水饮内停,心脉痹阻。病因病机为阳虚脾弱,水饮内停,心脉痹阻。望诊见面容憔悴、㿠白,目窠凹陷,口唇青紫,舌淡边有齿印,苔白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精神萎靡,少气懒言,形体消瘦。切诊脉沉细滑数。
肺结核心包积液心悸胸痹阳虚脾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女性。主诉时发作时好,默默不语,静不好动,时发热,自汗,月经有行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月经期并春令发陈之气,兼痰邪壅滞,肝阳内郁。脉象弦滑,饮食能食,尚发冷发热自汗。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、病史等四诊信息未详细描述。
癔病肝阳内郁痰邪壅滞月经期
查看详情 →
妊娠已5个月,阴道流血,色红质稠,心烦,齿衄,口干腥臭,尿少而黄,舌质红,舌苔薄黄,脉弦滑数,肝火内炽,热扰冲任。
妊娠出血肝火内炽冲任不固心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左少腹痛十余年,矢气则痛减,肠鸣便滞,日行3~4次,便后稍舒,大便夹有黄白粘液,情绪波动时加重。舌偏红,苔薄黄,脉弦。肝木偏旺,克分脾土。
泄泻肝气郁结脾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28岁,主诉失眠,新产后彻夜不寐。两脉小数无力,舌苔薄白。诊断为心肾不交,阳浮于上,不得下潜。病程新产后持续失眠。面色正常,无特殊舌象描述。声音、气味未提及。问诊显示饮食二便正常,病史中有服用安神丸、补心丹无效。切诊脉象小数无力。
失眠心肾不交阳浮不潜
查看详情 →
男,52岁,右侧肢体半身不遂,神识恍惚,病程6天。中风病(中脏腑)。神识恍惚,右半身不遂,口眼㖞斜,喉中痰鸣,饮食难进,嗜睡,大便稀,小便失禁,舌质红,苔黄厚腻,脉弦滑有力,血压20/13kPa,右上、下肢肌力0级,右侧膝反射亢进。
中风病中脏腑脑出血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腹痛,痛在脘腹之间,痛势猛烈,伴呕吐、气坠、欲便未解,发作频繁,持续三个月。中医病名属寒疝腹痛,证型为脾肾阳虚,寒凝气滞。病因病机为寒气凝滞,络脉急,阳气下陷。望诊见舌象胖苔水滑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腹痛发作规律及既往情绪因素。切诊脉象细紧弦。
腹痛寒凝气滞脾肾阳虚阳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主诉胃脘痛时作时止4年,多因酗酒诱发。主要症状为脘腹痞闷胀痛,呕恶吐黏液痰涎,吐后稍舒,口中无味,不思饮食,体倦乏力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型为痰浊中阻,气机失和。舌体胖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弦滑。
胃脘痛痰浊中阻气机失和脾阳被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上腭碎痛,咽饮不利,头眩屡发,胸闷气塞,夜不安寐。舌质红苔黄,脉象濡数。中医诊断为阴虚厥少之火上升,风燥之邪外乘,后转为燥邪外乘,肝火挟痰瘀蕴结阳明之络,心脾湿火上升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
上腭碎痛咽饮不利头眩胸闷气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脚肿痛7年,加重1月。舌质澹白,苔白,脉沉滞。诊断为热痹,属湿热下注,经络瘀阻之证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沉滞。
热痹湿热下注经络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儿3岁8月,反复咳嗽近2个月。面色晄白,精神疲惫,晨起及夜间咳嗽明显,活动后气促,伴有喷嚏、流清涕。舌淡苔滑腻,脉沉滑,指纹淡红。有过敏性鼻炎史,初起咽干,痰粘稠,食欲不振,大便溏,夜间遗尿。因过食寒凉,久治不愈,损及脾肾之阳气。
咳嗽脾肾阳虚痰阻气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,主诉下腹部疼痛10天,伴发热。右侧少腹疼痛,腰坠痛,白带较多。舌质红,苔黄厚,脉弦软。妇检右侧附件区可触及包块,压痛阳性。中医诊断癥瘕。病程10天。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,血虚血瘀。四诊信息包括舌红、苔黄厚、脉弦软,腹部压痛,包块存在。
癥瘕血瘀湿热少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主诉浅表性胃炎七八年,近半年加剧。症状包括胃痛下半夜明显、怯寒、神疲乏力、不饥乏味、纳呆、口臭、牙龈出血、习惯性便秘、尿频。舌苔薄白,脉象细数。中医病名为胃痛,证型为寒热错杂证。病因病机为寒热错杂。望诊见舌苔薄白。闻诊见口臭。问诊见怯寒、神疲乏力、不饥乏味、纳呆、口臭、牙龈出血、习惯性便秘、尿频。切诊见脉象细数。
浅表性胃炎寒热错杂胃纳呆口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未行,病程自2012年2月起。形体肥胖,面色面部色斑沉着,胃纳欠佳,喜食油腻,食后脘腹胀满,睡眠可,大小便正常。舌淡苔黄腻,脉滑。中医诊断为痰湿内盛,冲任阻滞。
月经不行痰湿内盛冲任阻滞形体肥胖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