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主诉左邪伏三阴,多为大疟,邪出未清,遍体浮肿,寒重热轻,有转疟之势,三阴虽亏,伏邪不化。脉形细数,两尺无神,舌苔白腻,根色微黄。症见气逆、脘痞、溲多、腹满、便溏。邪湿郁于太阴,湿热郁肺脾,余湿痰热未尽化。
疟疾湿热郁肺脾虚气阴两伤
查看详情 →
男,38岁,间日疟,病程多年,自幼生长云南,1946年来京后未再发作,1960年下放河南后复发,发作日恶寒战慄,高热,自汗,体乏无力,纳差,溲赤,便少,间歇日如常,舌苔稍黄,脉弦,查血找到疟原虫,确诊为间日疟。
间日疟寒热失调舌苔黄脉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男性。主诉温疟,发作时微恶寒,继发高热,头痛面赤,身痛,呕吐,持续约8小时,大汗后热退,口渴喜冷饮,小便短赤,舌红无苔,脉弦大而数。中医病名为温疟,证型为阳气独盛,阴气偏虚。望诊见舌红无苔,闻诊未见明显异常,问诊见恶寒、高热、头痛、身痛、呕吐、口渴、小便短赤,切诊见脉弦大而数。
温疟阳气独盛阴气偏虚热多寒少
查看详情 →
疟邪止而复来,寒热均重,头疼无汗。伏邪未化,营卫未和。面色淡白,舌苔薄白,脉弦细。
疟疾伏邪未化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二十岁男性,体质清瘦,偶患疟疾,出现不饥不寐、胸膈阻塞、汤水不能下咽、壮热神疲、汗出不解、二便秘涩、舌绛龈痛、齿缝流血、凝结于腭。脉细而数,有下厥上竭之势。肺未清,属阴虚之体,外感误用辛温发散,致津液耗伤,虚火上炎,出现上逆之症。
疟疾阴虚虚火上炎津伤气耗
查看详情 →
60余岁男性,寒热往来,头昏呕吐,胸闷四肢无力,不思饮食。暑湿相搏,瘅疟,病程较长。面色萎黄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腹部左侧膨胀不软,胸中闷满,善呕恶,日夜不安。寒热往来不清,胁下坚硬,腹胀渐松。病机为暑湿内蕴,气血积聚,疟母形成。
瘅malaria脾肿大寒热往来胸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孕九月,寒少热多,间日而作,脘满烦闷,口渴溲多,误服鳝鱼、桃子致热势益剧。右脉滑大,舌质薄黄。三诊见头面烘热,无汗口腻,大便十五日不更衣,小溲频多,夜不安寐。左脉细弦无力,右脉数大而滑。四诊见身热多汗,舌白口燥,脘气犹满,纳食不多。五诊见脉象平均,舌苔薄腻,胃不加纳,便不复通,肠燥胃干,口中腻浊,脘宇窒滞。中医病名未明,证型属热邪郁肺胃,气分热盛,津液耗伤,阴虚内热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邪热,内伤饮食,致气机壅滞,津液受损。望诊见舌质薄黄、舌苔薄腻,舌白口燥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口渴、溲多、大便不通、夜寐不安。切诊见脉滑大、数大而滑、细数。
疟疾胃热阴液不足津液耗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,主诉急性血吸虫病,畏寒发热,咳嗽20多天。体温39.2℃,壮热,多汗,微恶寒,发无定时,头眩,口苦,不作渴,呕恶不欲食,咳嗽吐白痰。面色萎黄,舌白中黄,脉弦数。辨证为病在太阴兼少阳。
急性血吸虫病少阳痰热太阴脾湿脉弦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14岁,定时往来寒热3天,发病时间4月15日。全身肌肉酸软作痛,左侧颈项胸胁部尤甚,口澹无味,纳差乏力,舌尖红,苔薄白,脉弦细微数。血中发现有疟原虫。疟疾。病因病机为疟邪侵袭,伏于半表半里,正邪相争则病作,正邪相离则病止。外邪阻滞少阳经脉,邪气在半表半里,少阳郁热。
疟疾少阳郁热半表半里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午后低热3月余,伴胸部微痛、手足心烦热、心悸、气短乏力、口苦。体质偏瘦,面色苍暗少华。舌澹苔白润,脉细弱。诊断为气虚发热,阴火不敛。
低热气虚发热阴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面黄肌瘦,唇澹,口和。发作时间不定,间日一发,或二日一发,甚或一日一发,寒热交替,有阴阳分离之象,口渴饮水,面赤如朱,虚阳外浮。脉弦大。辨证为似疟非疟,病因病机为阴阳不协,亢龙有悔。病程自秋徂冬,持续数月,百治不效。
似疟非疟阴阳不协虚阳外浮脉弦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有腹满、呕吐、恶心、面目皆黄、恶寒发热、鼻衄、腹痛、大便黑如墨、吐黑血等症状。病程急骤。中医病名属黄疸,证型为痰饮瘀血,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怒则伤肝,瘀于经络,痰饮内生。望诊见面目皆黄,舌象未详。闻诊有鼻衄、吐血气味。问诊提示有与人争哄、饮酒史。切诊脉象未详。
肝气郁结痰饮瘀血呕血便血
查看详情 →
中年患者齿痛,肝血不足,肝风内动,耳下筋痛。舌黄,味苦,体质多湿多痰。面色正常,脉象未提。主诉齿痛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牙痛,证型肝血不足兼肝风内动,病因病机为肝血不足生风,湿痰内蕴。舌象舌黄,症状味苦,体质多湿多痰。
牙痛肝血不足肝风内动痰湿内盛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4岁。主要症状为汗出不止、面黄气弱、自汗出、倦怠肢酸、不思饮食。病程较长,因疟疾住院治疗后出现持续汗出。中医诊断为脾阳大虚。望诊见面色萎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自汗、倦怠、肢酸、不思饮食。切诊脉象右虚大而不耐寻按,左细涩。病因病机为病久正虚,风邪乘虚而入,兼跌仆伤络,导致经脉失养,气血瘀阻。
疟疾后遗症脾阳大虚气血亏虚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李某某,男,37岁,寒热往来,先寒后热,寒少热多,汗出热退,隔日发作,活动后每日发作,病程3个月,面色黧黑,乏力,体温38℃~40℃,舌红、苔白,脉数,诊断为疟疾,证属外感疟邪,邪正相争。
疟疾寒热往來舌红苔白脉数
查看详情 →
28岁,妊娠8月,疟疾间日发作,产后身体虚弱,谷物摄入不多,突发手足抽搐,人事不知,口吐涎沫,双目无光。六脉弦数。神志不清,四肢抽搐。产后阴血大虚,肝失荣养,风木妄动。面色苍白,舌象未提及,声音低微,气味未提及,症状描述包括神志不清、四肢抽搐,脉象弦数。
妊娠疟疾产后血虚肝风内动痰浊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杨女士 下利 腹中雷鸣 不痛 困顿 汗出黏冷 脉滑 舌微黄湿重 下利止 腹中雷鸣 腰重脚酸 晨胸微满 口渴 吐沫 脉细 舌苔平 中医病名:下利 证型:胃中不和 病因病机:胃中不和 客气上逆 望诊:舌微黄湿重 舌苔平 闻诊:无特殊描述 问诊:下利 腹中雷鸣 不痛 困顿 汗出黏冷 腰重脚酸 晨胸微满 口渴 吐沫 切诊:脉滑 脉细
胃中不和心下痞硬胃炎雷鸣下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女性。主诉为浮肿、呼吸气促、头晕,病程5天。中医病名为水肿,证型为脾肾失守,阳气衰弱,水气泛滥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眼睑及两下肢浮肿,手压凹陷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口不渴,小便短,食欲不振,月经不规则。切诊脉搏84次/分,血压210/116mmHg。体检见咽喉轻度充血,扁桃体肿大。实验室检查示蛋白尿、血红蛋白降低、肌酐升高、尿素氮升高。
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两虚水气泛滥阳气衰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发热不凉、痰嗽、烦闷、口渴、不食。气口脉虚,左三部微涩而数。面色晦暗,舌苔薄白,脉弦数。病因病机为兼痧之症。中医病名为疟疾。
疟疾痰嗽脉虚脉弦数
查看详情 →
久疟腹胀,脉微弦,重取涩,皆无力。血气两虚。
久疟腹胀血气两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