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49岁,胸闷刺痛,日7~8次,病程十余天。胸阳痹阻,血瘀心脉。舌质黯红,舌苔黄白相间,脉沉弦滑。心电图示高侧壁及前外侧壁心肌供血不足。
动脉硬化高血压胸阳痹阻血瘀心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女性,颈部肿块质硬活动度差,情绪不佳时胀痛明显,伴焦虑失眠多梦、神疲乏力、胸胁胀闷、咽喉梗塞、咳白色黏痰、纳差、月经量少有血块。舌质暗苔薄腻,脉弦滑。中医辨病为石瘿,辨证为肝郁气滞兼痰瘀互结。病因病机为工作压力大,忧思郁虑致肝气失于疏泄,气机郁滞,痰瘀互结于颈前。
甲状腺癌肝郁气滞痰瘀互结颈部肿块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性,主诉哮喘6年,频繁发作,痰多胸憋,哮鸣气促,呼气延长,易罹感冒。症见咳逆倚息,痰涎上涌,哮鸣音清晰可闻,头重,面色黄白,纳差,鼻腔糜烂,时流浊涕。舌澹苔白,脉细弱。诊断为风痰浊邪内蕴,肃降失常,耗散肺气。二诊见苔薄黄,脉滑数,诊断肺热痰盛,肃降失司。三诊痰已殆尽,汗出减,胸闷渐舒,咳喘已平,苔薄黄,脉滑数。
痰浊上泛哮喘痰饮内蕴肺热痰盛
查看详情 →
23岁女性 主诉情绪异常,经前发作,神情呆滞,语多怪诞,怒目瞠视,自怒自责,多言兴奋,向隅独泣 舌苔白腻,舌边尖红 脉沉弦略滑 痰多口黏,不食不寐,惕然易惊,胸闷呕恶 中医诊断肝郁失志,心营暗耗,痰气互结,蒙蔽心窍
肝郁失志心营暗耗痰气互结经前发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为左乳房外侧肿物,不痛不痒,病程半年,产后出现红肿疼痛,发热,肿势增大。中医病名乳痈,证型肝脾两伤,气郁痰凝,日久化热,气血瘀滞。病因病机为肝脾两伤,气郁痰凝,日久化热,经络阻塞。望诊见左乳外侧肿硬,皮色暗红,舌苔薄黄,脉细数。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饮食欠佳,情志不畅。切诊见脉细数,后诊脉沉细缓,舌苔薄白。
乳岩气郁痰凝气血瘀滞肝脾两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,主诉食入即吐,持续半月。舌质淡,舌苔黄白厚,脉虚而弦滑。中医诊断为呕吐,病因病机为肝木伐土,脾虚气逆。望诊见舌质淡,舌苔黄白厚;闻诊未提及;问诊见食入即吐;切诊见脉虚而弦滑。
呕吐肝木伐土脾虚气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女性。主诉宿喘10年余,动则气促喘息,难以平卧,夜寐不宁,跗肿,入夏病甚。舌质暗澹,苔白,脉细微数。中医病名为喘证,证型属肾虚摄纳无权,气浮于上,上盛下虚。病因病机为肺病日久损及于肾,肾虚气浮,痰浊扰心或心肾不交。
痰浊慢性支气管炎肾虚夜寐不宁
查看详情 →
53岁女性,主诉心悸、气短一年半。症状包括少寐、肢体发麻、不欲食。舌红苔白腻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心悸,证属心胆气虚,痰浊扰神。病机为脾虚生痰,胆虚失清,痰浊内扰,心神不宁。
痰浊扰神心悸心胆气虚肝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9岁,男性,主诉心前区剧烈疼痛2日。中医病名真心痛,证型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心前区剧烈疼痛,病程2日。切诊未提及。
痰浊内阻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心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眼前常见禽虫飞走,捉之即无。肝胆经为疾。肝胆经火。肝叶渐薄,胆汁减少,目始不明。肝胆肾经虚。虚火旺,胆经痰浊上泛,肾经水湿上泛,气虚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胆经痰浊云雾移睛肝胆经火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左侧面部发麻、发凉10年,近半年加重,左胸胁不舒,头晕,胸闷,恶心。中风,证属肝郁气滞,痰瘀阻络。舌暗红,苔薄黄腻,脉弦滑。
中风肝郁气滞痰瘀阻络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头晕目眩,视物旋运,头重如蒙,耳鸣,胸闷,吐痰涎,痰多色白,咳嗽气促,纳食减少。眩晕,证属脾失健运、痰湿中阻、痰蒙清阳。面色萎黄,舌苔白腻,脉滑。
眩晕痰湿中阻清阳被蒙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足趾踝、膝关节疼痛2年多,左踝关节肿胀僵硬,活动疼痛剧烈,左足跖趾关节附近见皮下结节,左耳郭有痛风石,纳谷不振,大便溏软,舌苔白腻,脉弦滑,血尿酸1150μmol/L,血沉22mm/h,证属痰浊瘀阻,凝滞经隧。
痰浊瘀阻痛风石关节疼痛苔白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主诉哮喘病程8年,初因外感出现喉中作鸣、气短、咳嗽、喘促,动则加重,经常复发,症状较轻。婚后病情加重,1个月复发1~2次或5~6天1次,伴咳嗽、吐白痰,晚饭后加重,月经不调,白带多。舌质红、苔黄,脉沉弦、尺弱。二诊时哮喘症状消失,仍气短,咳嗽轻、吐白稠痰,脉沉细数。
痰浊哮喘肺热气短
查看详情 →
1岁7个月,反复咳嗽1月,加重1天。痰多色白,鼻塞流清涕,纳呆。舌淡红,苔白腻,指纹浮红达风关。咽无充血,双肺呼吸音粗。痰浊蕴肺,复感风寒。
咳嗽痰多风寒苔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61岁,主诉自卑自怜、惊恐胆怯、不愿外出、胃脘痞满,舌苔白薄腻,脉滑细弦。中医病名卑惵症,证型心血不足,痰浊内阻,心气失养,滞碍神机。望诊面色晦暗少泽,舌苔白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自卑自责、惊恐胆怯、心烦少寐。切诊脉滑细弦。患者性格内向,遇事犹豫不决,曾受惊吓。
痰浊内阻心血不足心胆气虚心神失守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主诉咳喘,病程自前年起,入冬发作,夜分加剧,咳痰色白泡沫,鼻塞声重,有过敏性鼻炎病史。中医病名咳喘,证型风寒束肺,痰浊伏肺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咳嗽、喘逆、鼻塞、眩晕、过敏性鼻炎,切诊脉滑小。
痰浊伏肺咳喘风寒束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男性,主诉多发性硬化1年余,间歇性头晕,左下肢活动无力,进食伴呃逆。舌苔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,痰浊内恋,风阳扰动,胃气上逆。病因为肝肾不足,肝风内动,痰邪内生,痰浊阻于膈间,致胃气上逆。
痰浊内生多发性硬化肝肾不足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7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胸痛、进食梗噎不畅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噎膈,证型为痰瘀互相搏结,阻塞食道胃口。病因病机为痰瘀互结,阻塞食道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吞咽困难、胸次痞闷疼痛、泛清水、喜热饮、咳痰白、便溏、怕冷等。切诊见舌苔黄、质偏红,脉细弦。三诊后舌苔薄白,脉细弦。
噎膈痰瘀阻膈胃失和降胸痛
查看详情 →
72岁女性患者,主诉频频呃逆3天,伴有呕吐痰涎。呃逆有力,连续不断,痛苦异常,脘腹胀满。舌质澹,苔白腻,脉弦滑。诊断为肝胃气逆,痰浊中阻,升降失司。
呃逆呕吐肝胃气逆痰湿中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