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术+血瘀+气虚血瘀+气滞血瘀

患者年龄88岁,男性。主诉阵发心悸5年余,发作1周。现症包括心慌间作,夜间明显,乏力,动则尤甚,大便偏稀,日2行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,心血瘀阻心动悸。舌红,苔薄白,脉沉细结代。病程5年余,伴有冠心病、房颤、高血压病、2型糖尿病、良性前列腺增生、腔隙性脑梗死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心血瘀阻。
心血瘀阻心动气阴两虚心神失养乏力气短
查看详情 →
男,60岁,胃脘胀满,食少便秘,形体消瘦,病程10年。慢性萎缩性胃炎。脾胃虚弱,气阴营血俱亏。舌质偏红,苔薄腻,脉细弦。
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24岁,月经初潮16岁,经期延后,经色澹红,量少,经前少腹冷痛,畏寒乏力,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缓。证属脾肾阳虚,寒客胞宫,气滞血瘀,冲任虚损。面色苍白,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缓。少腹冷痛,手足欠温,畏寒,经色澹红,量少,无血块。
气滞血瘀不孕症脾肾阳虚寒客胞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反复全身肌肉震颤4年,又发1天。主症为肌肉震颤,以下肢为甚,疲劳后易发。病程4年。舌质淡,苔白。脉细弦。中医诊断痉搐(气虚血瘀)、血痹、泄泻(脾气虚弱)。病机为脾胃虚弱致津伤,筋脉失养,气滞血瘀,津血不充。
痉搐血痹泄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,主诉情绪低落4年余。情绪低落、急躁易怒、心烦、委屈、多虑、紧张、胆怯、自责、自卑、窒息感,右上肢疼痛伴右侧面部及右上肢麻木,疲乏无力、困倦、记忆力减退、眠差、腹胀、无饥饿感、咽痒作咳。舌淡暗,苔黄腻,脉沉。辨证为痰热内扰,气虚气滞血瘀。
气虚血瘀情绪低落痰热内扰脾胃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主诉不孕3年,病程3年。中医诊断不孕症,证型气虚血瘀。舌质澹红,少苔薄白,舌下络脉粗大青紫,脉沉细无力。月经周期28~32天,量中色正常,伴小腹胀、腰酸、经前乳胀。带下量少色黄,无明显气味。病史显示输卵管左侧梗阻,右侧不全通畅,伴局部炎症。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,气滞血瘀,胞络失养。
气虚血瘀血瘀不孕症脾肾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女性。主诉右半身活动不遂1年余。主要症状包括右手足肿胀、麻木、无力,活动不遂,不能行走,口干苦,言语不清,胸闷心慌,纳食不甘,大便干溏不一,双足发凉不温,经常抽筋。舌质红,苔白厚腻。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伤,气虚血瘀,络脉不活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血瘀不活。
血瘀糖尿病脑中风后遗症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1岁,男性。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、心慌,伴乏力4年余。现症见胸闷气短、心慌、全身乏力、时有腰痛、大便稀溏、面色晦暗、神志倦怠、舌质偏暗、苔薄腻、脉象弦滑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气虚血瘀,湿邪内阻型。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,气血乏源,血行迟滞,心脉瘀阻,湿邪内阻。
气虚血瘀胸痹心悸湿邪内阻
查看详情 →
赵某,男性,50岁。咳嗽半年,胁肋部疼痛二周。右肺癌伴肝转移,腹腔积液。咳嗽不畅,少痰,胸胁刺痛,牵引背部,胸闷气促,消瘦明显,大便秘结,小便短少。舌质红,苔薄黄有瘀斑,脉弦或弦细。病程日久,痰湿内蕴,气机不畅,气滞血瘀,痰湿互结。
气滞血瘀右肺癌肝转移痰湿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0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晕、胸闷痛、心悸乏力、上肢麻木、进食少、睡眠差、大便溏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心脾两虚,血脉瘀阻。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,气滞血瘀,血脉瘀阻。舌象为舌胖暗、苔白腻,脉象为脉细弦。体征包括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。
气滞血瘀头晕胸闷心悸乏力上肢麻木
查看详情 →
男,60岁,胃脘胀满,食少神疲,形体消瘦,病程较长。脾胃虚弱,气阴营血俱亏。舌质偏红,舌苔薄腻,脉细弦。病情演变中胃纳增进,气色好转,脉弦象略和,舌质偏红较淡。病位在脾胃,病机涉及脾虚失运,气阴两伤,气血不荣。
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气阴两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,主诉脾脏肿大,腿酸乏力,腹胀纳差,尿少色黄。黄疸日久,神疲低热,大腹膨胀,呕恶纳差,两胫肿胀,小溲不利。舌红边紫,苔黄腻,脉细弦,重取无力。肝硬化,脾功能亢进。两巩膜深度黄染,腹隆起,青筋暴露,有移动性浊音,肝脾肿大,两下肢凹陷性浮肿。病机为久病人络为瘀,湿热交蒸,运化失司,正虚邪实。
血瘀急性黄疸型肝炎脾功能亢进肝硬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3岁,主要症状为月经先后不定期、量多有块、少腹疼痛1年余,兼有失眠多梦、两胁胀痛、大便干、小便微黄。中医诊断为症癥瘕,证型为肝气郁结,冲任失调,气滞血瘀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与气味未提及,病史包括月经异常及伴随症状。
气滞血瘀症癥瘕冲任失调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,痛经2年,进行性加重,经前腹胀,月经当天腹痛加剧,月经量正常,色鲜红,有血块。舌澹黯,苔薄,脉弦涩。中医诊断症瘕(血瘕),辨证气滞血瘀证。子宫大小异常,宫内右前壁回声不均匀,成栅栏状。
气滞血瘀证痛经血瘕子宫腺肌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反复全身肌肉震颤4年,以下肢为甚,疲劳后易发,寐差,梦扰,平常易腹泻。舌质澹,苔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痉搐(气虚血瘀)、血痹、泄泻(脾气虚弱)。病机为脾胃虚弱致津伤不能濡养筋脉,疲劳骤耗气血,气滞血瘀,津血不能充养肌肤。
气虚血瘀痉搐血痹泄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9岁,男性。主诉肝硬化。病程长期,既往有乙肝及肝硬化病史。面色晦暗,肝掌,胸腹胀满,舌苔薄黄少津,脉缓。中医诊断气虚血瘀,痰浊凝聚。望诊面色晦暗,舌苔薄黄少津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胸腹胀满、肝掌、纳可。切诊脉缓。
气虚血瘀肝硬化痰浊凝聚脾虚湿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6岁,女性。胃胀1年。胃痛呕吐、反酸烧心、纳差消瘦、神疲乏力、口淡无味、大便时溏时干、夜眠不安。舌黯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胃痞,证型气虚血瘀。胃镜检查示食管憩室萎缩性胃炎伴肠化。病因病机为湿热困脾,日久入络,致气滞血瘀、胃络不通。
气虚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痞湿热困脾
查看详情 →
71岁男性,腹胀、不排气、不排便7天,舌质澹而胖大,边尖有齿痕及瘀点,苔白厚腻,脉数而芤,气虚血瘀,湿热阻滞,腹胀、无肠鸣音,舌象异常,脉数而芤,病程7天
气虚血瘀肠梗阻湿热阻滞正虚邪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女性。主诉胃痛5年,加重半年,伴饱胀、嗳气、便秘、身困乏力、畏寒肢冷、痛经、崩漏、白带多。中医病名包括胃脘痛、痛经、崩漏、带证。证型为脾胃虚寒、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、湿浊下注、气滞血瘀。望诊见舌质澹红、薄白苔、体胖、齿痕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胃痛、痛经、崩漏、白带多、畏寒肢冷、便秘等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气滞血瘀胃痛痛经崩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8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腹胀、尿少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水鼓,证型气虚血瘀水停。病因病机涉及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。望诊见面色灰暗,腹部膨隆如鼓,腹壁静脉隐约可见,舌稍红,苔薄白而润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腹胀尿少、肝肋下3cm质硬。切诊见脉数,后转沉细,苔黄腻,舌仍稍赤,苔白腻,脉弦细,脉沉细小弦。
脾虚血瘀肝硬化腹水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