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男性,58岁。主诉大便带血数年,血附于大便表面,无疼痛及下坠感,便质不结燥,便结则出血增多。肛镜检查见距肛门口约5cm处有紫红色息肉,触之易出血。诊断为多发性直肠息肉。
直肠息肉血热便血阴虚
查看详情 →
6岁女性患者,反复便血3年,3天前感冒后便血加重,咳嗽时便血不止。面色少华,烦躁,干咳无痰,腹软无压痛,脉浮数,舌澹红,苔薄白。证属风邪内传,化热伤络。
直肠息肉肠风风热肺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反复腹泻5年余,疲乏无力,腰膝酸冷,双腿发软,腹部饱满,大便溏泄,排出黏液样便,偶带脓血,日行2~3次。舌苔灰腻,舌质红绛,边有瘀点,脉沉弦而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,痰瘀阻络。病程长,情绪变化或饮食不节为诱因。体征见腹部饱满,左下腹压痛,血压升高,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,大便常规示潜血弱阳性。
直肠息肉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慢性结肠炎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神倦乏力,大便艰涩如枣样,肛门下坠,食不知味,寐差。舌暗红少苔,左脉缓弱,右脉沉弦。中医诊断湿浊夹瘀,壅阻肠间。
直肠息肉痔疮湿浊夹瘀瘀阻肠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,主诉腹泻伴便血3年。大便每日3~4次,带血和脓液,质稀,腹胀腹痛,左侧头痛,月经量少。上腹及下腹叩击痛阳性,直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、直肠息肉,病理示幼年性息肉。脉弦,舌质澹红,苔白或薄黄。
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便血腹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女性,主诉反复便后肛门剧痛4年,病程较长。舌质澹红,苔黄,脉弦涩。中医诊断为肛门痛,证型为肝气郁结、湿热下注、气滞血瘀。专科检查示肛管紧缩、进指困难,触痛明显。患者曾行直肠息肉术、肝消融术、肝切除术(类癌)等手术,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、便后肛门剧烈疼痛,大便干结难排,4~5天1行,需用开塞露辅助。
肛门痛肝气郁结湿热下注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0岁。主诉大便艰涩,三五日一行,便细如笔管,矢气不畅,伴食欲不振、腹痛、腰嵴痛。中医病名属便秘,证型为脾肾阳虚、气津两虚。病因病机为肾虚失于蒸化,脾虚津滞不行,致大肠气津两虚。舌苔糙厚,脉沉细弦。问诊见食欲不振、腹痛、腰嵴痛。切诊脉象沉细弦。
风心病糖尿病脾肾阳虚津液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胃脘胀闷5年,加重半年。胃脘胀闷,肠鸣矢气,矢气后舒,口苦不干,寐欠佳,不易入睡,寐欠易醒,小便色黄,大便日解。舌质澹红边有齿印,苔稍厚微黄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胃痞,证型肝胃不和,病因病机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脾失健运。望诊舌质澹红边有齿印,苔稍厚微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胃脘胀闷、口苦、寐欠佳、小便黄。切诊脉弦滑。
胃痞肝气郁结脾虚痰湿
查看详情 →
85岁男性,纳差伴恶心20余天。现症见纳差不能食,频频呕恶,胃脘喜暖,口苦心烦,咳吐白痰,腹胀便秘,心慌胸闷气短,失眠头晕,精神疲惫,无力行走。舌质暗澹,苔厚腻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纳差,证属脾胃气虚,胃气上逆。病因病机为药物伤脾,胃失和降,气虚痰湿内阻,痰郁化热。
脾胃气虚胃气上逆痰湿化热中气亏虚
查看详情 →
80岁女性,右侧面肌阵发性抽搐2年余,纳食可,二便调,睡眠欠佳。舌澹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面风,证型为阴血不足、虚风内动。病因为肝肾已虚,气血亏少,复感外邪,经脉阻滞,气血运行不畅,病久邪郁化热,煎熬阴血,经脉失养,虚风内动。面色澹,舌澹,脉细数。
面肌痉挛虚风内动肝肾阴虚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慢性痢疾,伴有血便。痔疮引起血便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,苔薄白。大便中经常杂有血液,有后重感。脉细弱。
慢性痢疾痔疮血便后重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男性,病程经年不愈,主要症状为痢疾、呕逆、痢下日夜无度、体重锐减、形瘦颧红、膝冷、口舌糜烂、喘汗、躁扰不宁。脉浮洪,重按如游丝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中提及寒湿郁久化热,外感夹湿,表邪内陷,误治坏病。中医病名疑为痢疾,证型为外感夹湿、表邪内陷,病因病机为寒湿郁久化热、误用苦寒攻下、正气受损。
重症痢疾寒湿化热阴阳离决宗气外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主诉肛门坠胀,大便不调,日行三四次,时软时硬,夹白色黏液。形体壮实,舌边尖红,苔黄腻。中医诊断湿热下注之痢证。
肛门坠胀大便不调湿热下注痢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左右,男性。反复大便出血,色鲜红,病程3年余。面色偏白,舌象偏淡,脉象平缓。按压腹有不适感。病因病机为风热损伤肠络,出血日久,气虚不固。诊断近似“肠风便血”。
便血风热伤络气虚不固肠风便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6岁。主诉便血七、八年之久。中医诊断珊瑚痔、樱桃痔。体征见肛门指诊多发性肿块,质地较软,表面有黏液及出血,直肠镜检查见多发性肿块,表面充血、水肿,黏膜有澹黄色黏液,部分肿块有出血现象。病理活检为炎性息肉。
便血肠风珊瑚痔樱桃痔
查看详情 →